師朝軍 嚴純順 周雪 陳越 張婧璐
摘 要 為探討大學生學業(yè)自我設限的一些影響因素,使用問卷測量573名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定和學業(yè)自我設限,結果表明:(1)學業(yè)自我設限與情感溫暖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呈顯著負相關,與拒絕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過度保護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呈顯著正相關;(2)學業(yè)自我設限與成績趨近目標相關不顯著,與掌握回避和成績回避目標呈顯著正相關,與掌握趨近目標呈顯著負相關;(3)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負相關,對其的預測力也最強。
關鍵詞 學業(yè)自我設限 大學生 自我效能感 父母教養(yǎng)方式 成就目標定向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86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som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using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573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parents' upbringing,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hievement go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emotional warmth type parents upbringing,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jection of the type of parents upbringing and excessive protection of parents upbringing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achievement approaching goal, bu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achievement avoiding goal,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achievement approaching goal. (3) Academic self-efficacy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has the strongest predictive power.
Keyword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parenting style;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0 前言
學業(yè)自我設限是指學生為了避免或減少因學業(yè)失敗而引起的他人對自己能力低下的消極評價,而采取一些將失敗原因外在化的行為,如故意拖延學習、減少努力程度等(Covington,1992)。已有研究表明,人們使用自我設限或是出于保護自身價值,或是維護自己的形象。在學校這樣典型的成就場景中,學生的能力和智力會通過他們作業(yè)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反映出來。由于老師和眾多同學在場,學生也傾向于使用自我設限來保護自身價值或維護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學校會有許多自我設限的情況發(fā)生。已有研究表明,某些自我設限的實際行為比如減少練習或服用藥物會真正損害學業(yè)成績,使自我設限者成功的可能性降低。學生過度使用自我設限,會嚴重影響個人的學習情況,阻礙個人的進一步發(fā)展。本研究為了亞牛學業(yè)自我設限的影響因素,以573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研究。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蘇州市某高校的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600份,獲得有效問卷573份,有效率為95.5%。其中,男生260人,占45.4%,女生313人,占54.6%;一至四年級學生占比分別為8.4%,21.8%,54.1%,9.9%;文科類專業(yè)286人,占49.9%,理工類專業(yè)234人,占40.8%,藝體類專業(yè)13人,占2.3%,其他專業(yè)40人,占7%。
1.2 研究工具
1.2.2.1.2.2.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采用蔣獎等(2010)編制的簡式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此問卷共42個題目,分父親和母親兩部分,每部分21題,題目一致,有拒絕、情感溫暖和過度保護三個維度。問卷采用四點計分,從1“從不”到4“總是”。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系數(shù)為0.80。
大學生學業(yè)自我設限問卷。采用王艷禎(2010)編制的大學生自我設限問卷。此問卷共19個題目,有推卸責任、輕視任務、拖延、逃避努力和假意自貶五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法,從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為系數(shù)0.82。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問卷。采用梁宇頌、周宗奎(2000)編制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問卷。此問卷共22個題目,有學業(yè)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學業(yè)行為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從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系數(shù)為0.85。
成就目標定向問卷。采用劉惠軍等(2006)編制的四分成就目標定向量表。此問卷共29個題目,分為成績趨近目標、成績回避目標、掌握趨近目標、掌握回避目標。采用5點計分,從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系數(shù)為0.83。
2研究結果
2.1 學業(yè)自我設限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之間的關系
從表1可以看出,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相關。其中情感溫暖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負相關,而其他類型則是正相關。
2.2 學業(yè)自我設限與成就目標定向之間的關系
從表2可以看出,除成績趨近目標與學業(yè)自我設限相關不顯著外,其他三種目標類型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及各維度都顯著相關。其中,掌握趨近目標是負相關,其他兩種是正相關。
2.3 學業(yè)自我設限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
從表3可以看出學業(yè)自我效能及其各維度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及其各維度都顯著負相關。
2.4學業(yè)自我設限的預測因素分析
以學業(yè)自我設限為因變量,以六種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成就目標類型以及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為預測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考察各個變量對學業(yè)自我設限的預測作用,結果如表4。
由表4可知,只有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成績回避、拒絕母、掌握回避、掌握趨近、過度保護父六個預測變量進入回歸方程,且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回歸方程的回歸方差都達到顯著程度,說明回歸方程有效。他們共同解釋了學業(yè)自我設限變異量的31.0%,成績回避、拒絕母、掌握回避、過度保護父正向預測了學業(yè)自我設限;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和掌握趨近負向預測了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其標準化回歸方程為:大學生學業(yè)自我設限=-0.297*學業(yè)自我效能感+0.191*成績回避+0.146*拒絕母+0.112*掌握回避-0.130*掌握趨近+0.076過度保護父。由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和△R2值可以看出,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對學業(yè)自我設限的預測力最強。
3結論與討論
3.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學業(yè)自我設限的影響
(1)情感溫暖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的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負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在這種方式的教養(yǎng)下,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對自己的價值是肯定的,實現(xiàn)了自我接受的需求,所以傾向于不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2)拒絕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的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在這種方式的教養(yǎng)下,孩子的要求總是被父母拒絕,幾乎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感覺是自己太差勁了才得不到父母的疼愛,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價值是否定的,實現(xiàn)不了自我接受的需求,所以會更傾向于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3)過度保護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的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在過度保護教養(yǎng)方式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或者是十分張揚的,有很強的自尊心,害怕自尊受到傷害,或者是較為懦弱的,對自身的價值持否定態(tài)度,不容易接受自己,所以傾向于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
3.2 成就目標定向對學業(yè)自我設限的影響
(1)成績趨近目標與學業(yè)自我設限的相關性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持成績趨近目標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關心如何超越他人,來表明自己是最聰明、最棒的,其中有些學生可能為了在自己考試失敗時保護自己的價值,維護自己的形象,可能會采取聲稱的學業(yè)自我設限(聲稱自己身體不適,有考試焦慮等)這種不會對學業(yè)成績產(chǎn)生太大不良影響的策略;而有的學生則認為自我設限策略會影響自己取得好的成績,而不會去采用。(2)掌握趨近目標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負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持掌握趨近目標的學生以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為學習目標,而使用自我設限策略會阻礙自己目標的實現(xiàn),所以他們更傾向于不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3)成績回避目標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持成績回避目標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關心的是如何不讓自己顯得比他人笨,所以他們可能會采取聲稱的自我設限來顯示自己正處于不利地位,這樣在將來失敗后就可以將失敗的原因歸結于此,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低,自己比別人差,以此來保護自我價值,維護自身形象,所以他們更傾向于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4)掌握回避目標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持掌握回避目標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力避免不能掌握、理解所學內容,避免不完成任務或避免失去已有的知識技能。他們在完成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一些學習任務,而逃避努力恰好是自我設限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持這種目標的學生會更傾向于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
3.3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對學業(yè)自我設限的影響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自我設限呈顯著負相關,對于學業(yè)自我設限的預測力最強。學業(yè)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程度。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對自己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更有信心,他們認為自己不太可能失敗,所以更傾向于不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策略;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他們對自己不自信,擔心自己會失敗,所以更傾向于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
綜上所述,為了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少的使用學業(yè)自我設限,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對自己的愛,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溫暖,既不能過度保護、溺愛孩子,也不能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嚴格,總是拒絕孩子的要求。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們建立掌握趨近型的學習目標,要注意幫助學生們樹立和提高對自己的信心,提高學生們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
參考文獻
[1] Midgley U C.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What We Know, What More There is to Lear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13(2):115-138.
[2] 蔣獎,魯崢嶸,蔣苾菁,許燕.簡式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訂[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26(01):94-99.
[3] 王艷禎.大學生學業(yè)自我設限問卷的編制與實測[D].西南大學,2010.
[4] 梁宇頌.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
[5] 劉惠軍,郭德俊,李宏利,高培霞.成就目標定向、測驗焦慮與工作記憶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6(02):254-261.
[6] 李曉東,林崇德,聶尤彥等.課堂目標結構、個人目標取向、自我效能感及價值與學業(yè)自我妨礙[J].心理科學,2003(4):590-594.
[7] 包海蘭,李敏.師范類女大學生的學業(yè)自我設限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