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階段在一個人的整個人生中起著起承轉合的關鍵性作用。藝術生在高中階段面臨著術科和文化課的雙重升學壓力,屬于高中生中的“特殊人群”。地理學科在文科教學中具有特殊的教學特點,它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體,需要學生同時具備相當的理學思維、空間構架能力和文史學科的統(tǒng)籌概括歸納提升的能力,這是任何一門學科教學都未曾面對的挑戰(zhàn)。而對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察成為當前高考的“新常態(tài)”,這對于藝術類班級的地理教師的高考備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鍵詞:高三藝術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考備考
當前隨著藝術學習熱潮的涌起以及國家對學校特色化教育的發(fā)展的支持,再加上部分文化課成績薄弱的學生“另謀出路”上高中,當前各地區(qū)的高中藝術生的規(guī)模迅速增加。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建校之初藝術生(主要包括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播音與主持藝術、編導等)的規(guī)模勉強夠組建一個班,人數大約在40人左右,到了2019年藝術生的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4個班,人數超過了140人。但是大多數藝術生的初中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在高中階段又往往將精力放在了專業(yè)課上,而地理學科“文科中的理科”的特殊性又給學生產生了巨大的障礙。因此如何高效地提升高三藝術學生的地理成績是每個地理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并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 高三藝術生地理教學現狀及問題
地理學科是一門需要相當理學思維和空間架構思維來做支撐的特殊學科,而傳統(tǒng)地理教學具有“難、煩、偏、舊”等問題,在當前高考重點考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下,本身就需要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這要求我們必須走出以前的“舒適區(qū)”,去探尋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同時藝術生普遍存在著文化課基礎薄弱的客觀事實。
(一)高三藝術生文化課基礎薄弱
藝術生文化課基礎薄弱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這體現在他們不夠理想的文化課成績和很多基礎性的錯誤上面。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綜合性的也是歷史性的。首先,藝術生文化課成績要求遠低于普通考生;其次,學生報考藝術類專業(yè)存在一定的“投機”心理,即該生因文化課一般,甚至差,為了上高中進而考大學才選擇成為藝術生;最后,藝術生的學習習慣往往比較差,這就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理想。
(二)高三藝術生的文化課學習面臨著任務重時間緊的突出問題
高三藝術生在學習文化課之前往往要面臨著長達6至8個月的專業(yè)課學習,在這段時間里絕大多數學生的文化課是呈擱置狀態(tài)的。所以從每年的3月份開始到6月份高考,排除一些節(jié)假日學習的時間在70天以內。在這段時間內要想完成學習任務往往面臨著“一輪沒學完,二輪趕不上,三輪學不會”的窘境,因此在學生規(guī)劃高考備考的過程中由于地理學科的特殊性,學生往往會選擇得分容易的政史和分值比重大的“三大科”,從而放棄地理學科。
(三)高三藝術生文化課學習心理壓力大
高三藝術生從進入緊張的文化課高考備考過程中本身就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首先,囿于固有的文化課薄弱基礎,高三藝術往往擔心文化課成績過低影響他們報考的院校,因此普遍存在較大的畏難情緒,學習不主動很盲目;其次,在文化課備考前期學生的??汲煽円矔懤m(xù)出爐,必然對學生心理上產生很大的沖擊;再次,在整個復習備考過程中由于各類模擬測試遠低于普通班的學生,往往會對高三藝術是造成很大的困擾;最后,有一部分專業(yè)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了便自暴自棄,對周邊的其他學生也會帶來較大的壓力和困擾。
二、 當前高考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察要求和方向
高中地理是一門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的領域的基礎性學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地理環(huán)境及人地間的相互關系。高中地理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公民具備應有的地理素養(yǎng)。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中將地理核心素養(yǎng)界定為“地理核心素養(yǎng)是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概括性、專業(yè)化表述,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與提煉,是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不難發(fā)現地理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經過地理學習的過程之后內化為已形成的具有地學特色的個人品質和具備的能力,這種品質和能力可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里,面對特定的境地中的地學問題時表現出某種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行為及表達的觀點和態(tài)度。
根據最新修訂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核心素養(yǎng)是由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構成。這四個方面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從而構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筆者通過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發(fā)現,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考察呈現這樣的特點:首先,人地協調觀的考察權重逐年提高,其考察方向主要以某類環(huán)境問題為主,側重于學生對于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應用;其次,綜合思維素養(yǎng)由之前的集中向離散方向過渡,并且以某個具象或虛擬的地域為載體,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且呈現出立體化、發(fā)散狀、多樣化發(fā)問;再次,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始終貫穿地理高考命題的始終,考察更加的全面化、系統(tǒng)化,同時也在規(guī)避一些所謂的“熱點地區(qū)”,往往是以小區(qū)域小切口入手,深層次挖掘全面疊合考核自然與人文要素知識點,以以前單一的圖像材料向圖文相結合的形式過渡;最后,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的考察更加的生活化、實用化,考察內容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并且問題更具有發(fā)散性和多樣性。
三、 高三藝術生的地理備考策略
在當前各省份的高考試題逐步回歸全國卷,并且日益強調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考察的大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必須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才能實現。筆者認為,在高三藝術生的高考備考方面應當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三藝術生的地理復習十分強調知識點傳授的精準性和高效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繁、拖、難”的現象。在教學中不妨以興趣教學為突破口,首先將學生的思維吸引在課堂上,然后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適當壓縮課堂容量,以圖代將,講練結合,并以課堂活動為契機,全面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夯實地理學科基礎
建筑設計經常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來強調基礎對于整個建筑的重要性,在高三藝術生的備考過程中學科基礎也同樣重要,在教學中不能因為時間緊張就弱化對基礎性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復習備考應當從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規(guī)律為突破口,重點強化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區(qū)域定位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知識遷移和運用能力,在這些基礎上才能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方法、角度以及專業(yè)術語的運用。
(三)注重備考策略的階段性調整
高三藝術生的復習備考時間從每年的2月底3月初開始到高考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不妨把它劃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備考方向和策略都是不同的。第一階段,從備考開始到5月10日前,這一階段重點在于強化對于知識點的識記和理解,強調知識的積累,在這個階段要切忌急躁,要循序漸進不因成績的不理想而喪失信心;第二階段,從5月10日開始的三個周,這個階段重點提升的是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應當利用10套左右的模擬試題全面解決學生在答題技巧、思路以及專業(yè)術語運用方面的問題;第三階段,高考前5天,這個階段屬于查漏補缺的階段,應當引導學生將復習備考以來所有的模擬試題中的錯題進行集中梳理,檢查自身存在的知識易錯點和盲區(qū)。
(四)高三藝術生高考備考要下“巧功夫”
高三藝術生高考備考十分的煩瑣和緊張,因此在備考過程中不妨多用用一些“巧方法”。首先,“巧”用順口溜。比如,在說到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時可以用“偉大的海洋人”(緯度、大氣環(huán)流、地形、海陸位置、洋流和人類活動)來高度概括;再比如說到河流水文特征描述類的問題時可以用“二流含沙結汛季”(流量、流速、含沙量、結冰期、汛期、凌汛和季節(jié)變化)來巧記等等。其次,固定問題解題模板化,盡管當前諸多人強調高考解題的“去模板化”,但是以高三藝術生的知識儲備而言,答題模板反而有助于他們迅速地理清問題,解答問題并且不會錯答、漏答,更容易得分。
(五)實現備考策略的生活化、鄉(xiāng)土化
地理學科是一門十分貼近生產生活的學科,那么以生產生活中的某類特殊活動為搭載課堂知識的平臺,讓學生在學習中體味生活,更能深化所學的知識,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這一點也是近些年高考的重點考察方向。首先,在備考過程中不妨將教學內容分為課內學習和課外地理實踐兩部分,同時以地理知識“生活化”為紐帶將兩者統(tǒng)一起來,如此既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核心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更能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促進教學內容的“鄉(xiāng)土化”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重要手段,試想以學生所在的區(qū)域為例,在這個區(qū)域之上加載對應的地理知識點,比如城郊農業(yè)、河流地貌、交通布局等等,便可以迅速地固化該知識點,在學生腦中形成具象的、“可編輯”的知識體系。
(六)高三藝術生高考備考心理疏導是關鍵
情感溝通是科學備考的有效抓手,在經過聯考和??己蟾呷囆g生往往會對學習文化課知識有很強的欲望,學習勁頭與以前相比較會有很大的提升,這是值得被調動的一點。但與此同時,他們面臨著極重的學業(yè)負擔,再加上文化課層次較低,基礎性的知識掌握不全面,非常容易導致浮躁心理和懈怠心理的出現。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加強感情溝通和心理疏導,要經常和他們進行談心談話,并以激勵為主,以周邊或者往屆生中的優(yōu)秀代表為榜樣,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化解不良情緒。
高三藝術生高考備考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一套科學合理的備考計劃需要既統(tǒng)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性和基礎性,又要彰顯藝術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和多樣性,如此才能保證在很短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迅速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最終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藝術人才和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王禛禛.高中藝術生地理教學的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8(27):59-6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魏旭,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福臺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