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提升全市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實施意見》《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及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qū)工作要求,從頂層設計、賽事組織、經費投入、師資培訓、足球文化建設和交流學習等方面全方位實施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工作,持續(xù)深化校園足球改革試驗成果,不斷提升全市校園足球運動發(fā)展水平,特制訂工作方案。
一、試驗基礎
西安是副省級省會城市,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中國西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yè)基地。下轄11區(qū)2縣并代管西咸新區(qū),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據《2017年西安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統(tǒng)計,全市學??倲?250所。其中,小學1125所,初中288所,高中160所,職業(yè)高中62所,特殊教育學校9所,幼兒園1605所,工讀學校1所。全市在校學生總數148萬人。
西安具有著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和良好的校園足球運動發(fā)展基礎。自2015年以來,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蓬勃發(fā)展,目前,全市已創(chuàng)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73所;2017年蓮湖區(qū)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qū);自2018年以來,西安市已建設區(qū)縣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運動員初中訓練基地15個,小學訓練基地16個,累計投入資金近3800萬元。目前,已成功舉辦四屆校園足球市級聯賽,并通過網絡平臺和西安教育電視臺等媒體全程直播,引起全省眾多學生和家長廣泛關注。全市現有十一人制校園足球場94塊,七人制399塊,五人制759塊,2016年以來,全市各區(qū)縣政府累計投入資金約3.92億元,用于新建和改擴建校園足球場地。2019年,西安市已將足球基地建設工作納入全市區(qū)縣目標考核之中。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以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為載體,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實施素質教育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全面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斷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提高校園足球運動水平,努力加強學生意志品質培養(yǎng),大力普及以校園足球運動為代表的青少年體育運動項目,推動全市學校體育工作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試驗思路
1.堅持普及為先,競技為輔
遵循足球運動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發(fā)揮足球運動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足球運動和體育鍛煉,促進全市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努力提升校園足球運動競技水平。
2.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以政府為主導,提供政策和經費保障,以學校為主體,廣泛開展校園足球運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輔助,協(xié)同推進校園足球工作開展,逐步健全西安市校園足球“教、訓、競”管理體系。
3.堅持點面結合,整體提升
充分發(fā)揮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和“一帶一路”樞紐城市的引領作用。積極拓展校園足球普及規(guī)模,重點做強本地校園足球品牌,在此基礎上輻射帶動周邊地市,促進地市區(qū)域內校園足球運動水平整體提升。
四、預期效果
到2020年,計劃建設中小學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基地48個,市級財政一次性給予每個基地25萬元左右建設經費,以后每年給每個基地5萬元運轉經費。目前,已建成區(qū)縣級初中、小學基地31個。2020年,將再建設區(qū)縣級高中基地16個,建設市級小學、初中、高中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基地3個,組建市級各年齡段高水平運動梯隊。到2020年,創(chuàng)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60所,為國內職業(yè)俱樂部和全國高等院校輸送一批高水平足球運動人才。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科學管理體系和競賽體系。
五、試驗內容
1.改革教育教學體系
嚴格按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結合本地實際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開足上好每周足球課,在條件允許的學校適當增加足球課程開設課時,積極舉辦各類足球教科研及競賽活動,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研討活動,不斷豐富校園足球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培養(yǎng)青少年足球興趣,努力營造校園足球運動氛圍。
2.完善課余訓練體系
在現有校內課余足球訓練活動的基礎上,加強與省市足協(xié)、西安體育學院足球學院、陜西中甲球隊大秦之水足球俱樂部等足球團體和單位合作,不斷完善校園足球課余訓練機制,將課余訓練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提升全市青少年的足球運動技能。對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基地實施動態(tài)管理和督導考核,切實提高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高水平訓練基地的教學、訓練和競技水平,為全省乃至全國選拔輸送高水平足球后備人才。
3.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
在繼續(xù)做好“班級、校級、區(qū)級、市級”四級聯賽的基礎上,依托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區(qū)縣級校園足球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基地,逐步建立健全分等級競賽體系,在全市舉辦甲、乙、丙三級高水平青少年校園足球年度聯賽,并采取升降級制度,形成校園足球良性競爭機制。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與西安體育學院足球學院等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對體育教師、足球教練員及校園足球管理人員進行分層次精準培訓,提升現有校園足球教師、教練員、裁判員隊伍的業(yè)務水平。優(yōu)化校園足球教師結構,拓寬教師隊伍擴充途徑,加大專職體育教師配備力度,采取聘任、購買服務等方式配齊專業(yè)足球教師,鼓勵具備專業(yè)能力的社會人士和高等院校專業(yè)教練員擔任校園足球兼職教練員。
5.開辟球員輸送綠色通道
完善全市校園足球特長生招生政策,制訂足球特長生招收標準和制度,逐步形成足球運動員培養(yǎng)輸送良性機制。健全學校足球運動員注冊制度,建立和完善全市學校足球運動員資源庫。積極和國內外優(yōu)秀高校、俱樂部、青訓基地等團體加強交流合作,探索校園足球運動員轉會方式,打通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的輸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