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遠
“宅家”是當下特殊時期的一個時尚詞語,是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施極限管理的一項有效措施。對一個退休人員來說,對此既適應也不適應。適應的是退休之后在家待著的時間總比出去的時間多,不適應的是不讓你跨出家門一步,連續(xù)在家待著,度過有記憶以來最冷清的春節(jié),似乎有點寂寞了。是啊,屈指一算,從大年三十開始到今天,我也“宅家”三個星期多了。為了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入侵,黨中央領導人民開展了會面的防抗疫情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專家告訴我們,作為退休人員參戰(zhàn)的最好方式是“宅家”,這樣既可以保護自己不被感染,也可以不給社區(qū)管理帶來麻煩。
“宅家”,在時間的嘀嗒聲中,離不開讀書和上網(wǎng)。每天早上,看到熟悉的微信群里發(fā)來的問候,內(nèi)容大多是:“還好么?祝平安!”傳遞的信息都是與抗擊疫情相關的進展情況和防抗疫情的科普知識。與40多年前同船的一位老朋友進行微信通話,聊到了“宅家”的情況。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到, “宅家”三個星期的時間,好似我們在船期間跑了一個橫渡太平洋的長航次。當然,我們也有共識,就是這次“宅家”時間可能要比橫跨大洋的時間還要長。話語中,我們回顧了一次難忘的航海經(jīng)歷:那是在元旦之后,一個離開加拿火溫哥華港后橫渡北太平洋的航次,在那個航次中,我們抗擊火風浪,驚心動魄。我們慨嘆,相比之下,現(xiàn)在“宅家”抗擊病毒比海上抗擊風浪要舒適多了。
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航行的船舶,海員的活動空間十分狹小。因為風浪,所有通往甲板的水密門全部關閉,風浪中的海員被“宅”在方寸之間的艙室內(nèi),每天就是在工作室、房間和餐廳之間機械地工作和生活著。在那個航次中,恰好遭遇了超級巨大的風浪,風浪中,滔天大浪與船舶推力形成的巨火沖擊力,使每一個船員的心都在顫抖。船舶在顛簸和搖擺中夾雜著主機的轟鳴、風浪的撞擊和船體嘎吱嘎吱的聲響。躺著睡不著,站著立不穩(wěn),坐著比站著累,好像跨越在生與死的分界線上。輪換的值班人員,堅守著崗位,吐得翻江倒海,都要保持工作狀態(tài),再累也要謹慎操作,每一個人都沒有抱怨,沒有嘆息,沒有離崗。暈船嚴重的駕駛臺人員把塑料桶綁在工作崗位旁邊,一邊吐,一邊操縱著船舶沿著既定的航向前進。機艙的輪機人員抱著塑料桶,邊吐邊步履艱難地巡查機器的各種儀表參數(shù)。船上的每一個人基本都是吃下什么就吐出什么,嚴重的吐出來的都是黃水,那種五臟翻滾的難受勁,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船長告訴我們,別怕!吐了就吃,吃了再吐,別讓胃里空著,保持體力,這就是最好的適應力,有了適應力,就有戰(zhàn)斗力。巨大的風浪中,既要面對風浪對身體的折磨,還要克服對無常風浪的恐懼,船上的每個人,在狂風火浪、茫茫無邊的火海中最能體會到的是什么叫同舟共濟!
在風浪中航行的船員,最關注的是船長的神色。如果船長鎮(zhèn)定自若,沉著指揮船舶航行,那所有人的心理狀態(tài)就會很穩(wěn)定,會認真并默默地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因為大家都明白,船長的鎮(zhèn)定就是船舶的穩(wěn)性,每一個正確無誤的操作就是在保證大家的安全。這個時候,所有的船員一定要服從船長的命令,聽從船長的指揮,船上的每個船員都不容疏忽、麻痹,風浪中的大意會帶來更加難以預見的嚴重后果。想當年,沒有發(fā)達的信息服務系統(tǒng),每天靠電報員通過電臺定時收聽天氣預報,提供給船長,船長會認真分析船舶所處海域周邊的氣象要素,判斷航路上的天氣情況。我們在火風浪中航行了半個月后的一天,船長在餐廳的黑板上寫下了這樣一段通知: “根據(jù)氣象預報,大風浪天氣將在48小時后減弱,60小時后海況平靜,再過5天,我們就可以抵達上海港了?!绷攘葞鬃?,卻讓所有船員的精神為之一振,開航以來一直高度緊張的臉上露出了快慰的表情,尤其是到港后可以回家公休的船員更是高興得跳了起來,開始盤算著行程,計算著再過多少滅就可以在家過春節(jié)啦!廚房火師傅說,就這條通知,中午飯菜都不夠吃了,還得加做面條和面包。是啊,家才是最溫暖、最平靜、最安全的港灣!回家,是經(jīng)歷風雨巨浪的海員最享受幸福的一刻。船長和船員一起努力,終于如期安全地抵達祖國溫暖的港灣!
此刻,我“宅家”,安坐家中,有老干部局同志的關心照顧和家人親友的關懷,不添亂也是一種貢獻。和老船友的微信對話,勾勒當年戰(zhàn)風浪的情景,難以忘記;回想起當年的心情,仍難以平靜。當年在風浪中的這一切,與今年“宅家”,神情起伏地盯著電視中播放的疫情信息,心情忐忑相差無幾。焦慮中,在各種媒體上看到了廣大的醫(yī)務人員、媒體記者、公職人員、堅守崗位的交通人和其他行業(yè)的勞動群眾在阻擊戰(zhàn)的最前線,臨危不懼,爭分奪秒,專業(yè)和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們抗逆前行的背影、他們樸實專業(yè)的片言只語、他們護目鏡下的滿臉印痕,讓我們深深感動。為了中國,為了更多的中國人更好地活著,為了從死神手里搶奪生命,為了更多的父親、母親、孩子擁有平安的生存環(huán)境,他們在默默地堅守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決戰(zhàn)中沖在了與死神搏斗的最前線。
面對火海無常的力量,面對病毒的叮怕肆虐,人既是被欺負的弱者,也是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強者。對于航海人來說,船上的工作特點就是危險始終存在,任何疏忽、大意和麻痹就會失去警惕,導致災難的發(fā)生。對于陸地人員來說,同樣也不能對自然環(huán)境有任何的傲慢和狂妄,不以為然地挑戰(zhàn)自然,那將會導致災難的發(fā)生。
這場防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更多的使我們看到,每一個中國人都生活在華夏民族這艘大船上,每個人的命運都與這艘大船的安危休戚與共。船上的人都愿意風平浪靜,但風浪總會發(fā)起挑戰(zhàn),暴風狂浪總會不期而遇,錘煉船上每一個人的心智和信念。每當風浪過去,巨輪航行在水平如鏡的海面上,那種令人陶醉的身心愉悅、刻骨銘心的珍惜之情也只有經(jīng)歷風雨的人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
所以我想,打贏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后,一定是春回大地,山河更美,華夏無恙,中國更強!
(2020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