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婷汝
〔摘要〕近些年,校園欺凌呈現(xiàn)出女性化、低齡化和犯罪性質嚴重化的趨勢。在頻發(fā)的校園欺凌事件中,女生越來越普遍地參與其中,甚至成為校園欺凌的主力軍。其中,中職女生卷入主動欺凌行為的上升趨勢明顯,此現(xiàn)象讓人們擔憂困惑,也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視。本文分析了中職女生主動欺凌行為的特點及主客觀原因,并從學校教育角度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關鍵詞〕中職女生;主動欺凌;特點;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3-0066-03
近幾年來,校園欺凌事件被媒體頻頻曝光,中職學校越來越多的青春期女生也卷入到校園欺凌事件中,并且逐年增加。校園欺凌為何屢禁不止?女生的“粉拳”為何變成了“鐵拳”?為什么她們對同伴竟如此冷漠殘酷?為什么她們在欺凌他人時,不但沒有絲毫同情,還會以此為樂,冷酷病態(tài)地享受?本文分析了中職女生校園欺凌的特點及主客觀因素,并提出教育對策,以期從根源上防治校園欺凌,維護校園安寧。
一、中職女生校園欺凌行為的特點
(一)隱匿性
中職女生在校園進行欺凌時,選擇的時間地點比較隱蔽。她們多選擇在監(jiān)控盲區(qū),廁所、寢室、田徑場等是校園中較為隱蔽的場所,監(jiān)控不到,老師也不經(jīng)常深入巡查。欺凌時間大多選擇傍晚或晚上放學后,學校幾乎監(jiān)管不到。欺凌方式也較隱匿。中職女生的欺凌方式主要以言語欺凌和關系欺凌為主,不易察覺。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wǎng)絡欺凌也成為了一種讓人較難發(fā)現(xiàn)的方式。
(二)群體性
中職女生在不能保證自己能夠取得壓制優(yōu)勢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單獨實施校園欺凌。多數(shù)女生欺凌者會采取“多對一”的欺凌模式,選擇聯(lián)合其他與之關系較好的同學或朋友對受欺凌者實施群體性的欺凌,相互壯膽,加大了欺凌的力度。這種“抱團”實施欺凌的方式,顯示了欺凌者更強大的“地位”,使得欺凌者獲得了更大的心理滿足感,同時也給被欺凌者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三)反復性
欺凌行為一旦實施,只要沒有被發(fā)現(xiàn)和制止,將會反復地、持續(xù)地進行,對被欺凌者的傷害不會適可而止,只會變本加厲。中職學校里,女生欺凌者往往是因“看她不順眼”或人際交往誤會等日?,嵤露l(fā)起,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一旦有機會,她們就會發(fā)起攻擊,直至受害人退學或畢業(yè)??上攵@種不間斷的長期的欺凌所造成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四)經(jīng)驗性
經(jīng)過中考的淘汰,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都是老師或同學眼中的“后進生”,有些女生進入中職學校后,索性“破罐子破摔”,無心學業(yè),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班級或年級中拉幫結派,欺負弱小。有些女生則在初中甚至是小學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偶爾欺凌他人,由于當時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家長老師管教較嚴,不敢隨意亂來,而一旦到了職校,離開了父母的視線,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她們就極容易故伎重演,甚至變本加厲。有些中職女生以前有過被他人欺凌的經(jīng)歷,為了避免被他人欺凌或報復曾經(jīng)欺凌自己的人,轉而主動向他人實施欺凌。
二、中職女生校園欺凌行為的原因分析
(一)主觀因素
1.嫉妒好勝。一些中職女生心思細密,好勝心強,凡事喜歡與同伴比較,一旦遇到比自己優(yōu)秀的同伴尤其是女同伴,強烈的嫉妒心理很容易被激發(fā),引發(fā)焦慮、抑郁、疲憊、無助等不良情緒,如果不良情緒得不到合理宣泄,她們就會通過向他人實施欺凌來轉移自身的負面情緒。
2.敏感沖動。中職女生較男生更加感性,極易受生活中一些小事的影響。部分中職女生過于在乎他人的評價,愛計較,內心敏感脆弱,情緒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當出現(xiàn)人際沖突時,強勢的一方極有可能對較弱的一方實施欺凌行為,以求一時痛快,發(fā)泄內心不滿。
3.好奇心強。青春期是一個人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一些中職女生無心學業(yè),生活中充斥著各種不良影視劇、動漫、手游、電子書等網(wǎng)絡文化產(chǎn)品,而她們人生閱歷不足,心智發(fā)育不全,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定型,批判、辨識能力不強?!皩m斗”“黑寡婦”等暴力文化中女性形象的沖擊,加上青春期女生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她們會不自覺地模仿其中的暴力行為,用暴力方式處理人際問題。
(二)客觀因素
家庭教育欠缺。部分中職女生來自留守家庭,跟隨祖輩或親戚生活,缺乏父母的關愛與引導,內心安全感缺失,自卑敏感,遇到煩惱無處訴說;還有一些中職女生父母離異,跟隨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家長的文化水平低,遇事缺乏溝通,常常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經(jīng)常毆打、責罵、譏諷孩子。在上述兩種環(huán)境中成長,女生的性格、習慣、行為等難免受到負面影響,很容易習得偏差行為,成為被欺凌者或主動實施欺凌的人。
學校重視不夠。中職學校往往更看重學生的技能及考試成績而忽略對學生的德育、心理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同時,部分教師對校園欺凌認識不充分,特別是很多中職班主任,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在處理班級女生欺凌事件時,想法簡單,措施單一,導致欺凌向更加隱匿的方向發(fā)展,使被欺凌者的處境更加艱難。學校對校園欺凌的懲戒力度不夠,學生實施欺凌的成本太低,從而使她們變本加厲。
社會引導欠缺。雖然國家推出了有關防治校園欺凌的規(guī)定和方案,但這些規(guī)定約束力有限。欺凌者仗著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有恃無恐。另外,部分媒體過度渲染暴力行為,將暴力行為合理化、英雄化,逐漸曲解了正義,掩蓋了暴力所帶來的傷痛,給青春期女生提供了恃強凌弱、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不當示范,使得部分女生盲目模仿暴力行為。
三、中職女生校園欺凌行為的防治對策
(一)構建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是防治基礎
中職學校要重視構建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在優(yōu)良的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漸成長為陽光自信的準職業(yè)人。
首先是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完善的教學設施、溫馨的環(huán)境布置、獨特的宣傳展板字畫等都能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學??梢詾橹新毰为毜男撵`小屋、心理團輔俱樂部、“女生說”校園網(wǎng)絡交流平臺等,幫助女生找到合理釋放自身不良情緒的途徑。
其次是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中職學校應結合專業(yè)特點及性別差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女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拓寬她們的人際交往渠道,促進她們形成健康的人格,比如組織女生健美操隊、女生志愿服務隊等學生社團或興趣小組,豐富中職女生的校園生活。
最后是校園制度文化的建設。學校要嚴肅校紀校規(guī),加大對欺凌者的懲罰力度,對妄為者形成一定的約束和震懾。例如,將違紀與評優(yōu)評先、獎學金、助學金、實習推薦、畢業(yè)證的發(fā)放等緊密掛鉤,這必然會促使她們有所收斂。
(二)教師應關愛女生
中職女生還是未成年人,她們遠離家人,寄宿在學校,特別需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關心、支持與幫助。中職生普遍自信心不強,缺乏安全感,而女生更敏感脆弱,心思細膩。中職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一定要走進學生內心,真誠、細致、耐心地教育與引導她們,幫助她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難題,用自己的愛心和學識幫助她們順利走出青春期的迷茫,健康成長。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職學校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定期開展心理普查工作,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行為不良的學生進行重點篩查,排查風險,對個別重點對象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防患于未然。
開設情緒輔導課程和人際交往課程。課上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習得人際交往的方法,學會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的矛盾。
開設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我是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引導女生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提升應對挫折的能力,發(fā)掘自身的潛能,樹立自信心。
家校共育,防治校園欺凌。作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父母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應牽手家庭,利用家長會、學校信息平臺、公眾號、班級群等途徑,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告訴家長多與孩子、與班主任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關注她們的情緒狀態(tài)和異常行為,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家校共育,共同做好中職女生的教育工作,防治欺凌。
總之,中職女生校園欺凌對當事人,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觀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均有較大的影響,其產(chǎn)生與學生自身、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需要多方攜手,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園欺凌防治體系,維護校園的安寧。
注:本文是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中職女生校園欺凌防治路徑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17CZXX137)。
參考文獻
[1]羅建河,徐鋒.談女生校園暴力行為的現(xiàn)狀、成因及其防治[J].教育探索,2011(1):127-130.
[2]李琳.校園女生暴力的成因及預防[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6(3):15-22.
[3]汪琪.中學生校園暴力研究[M].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5.
[4]徐蕾.芻議職高女生校園欺凌現(xiàn)象[J].職教通訊,2015(17):62-63.
[5]楊春磊,楊曉楠.女性校園欺凌者的成因分析及矯治措施[J].當代教育科學,2017(10):51-56.
(作者單位:湖南長沙幼兒師范學校,長沙,410116)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