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強大合力。[關鍵詞]家長;家園共育;交流藝術;主導地位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都反映現(xiàn)在的家長工作愈加不好做了,教師布置下去的任務很多"/>
劉洋
[摘 要]現(xiàn)在大部分的家長年齡普遍偏低,多為80后90后,本身個性突出,又處在門類繁多的育兒知識與育兒理念在網(wǎng)絡上遍地開花的時代,在對孩子教育方面也形成自己的一番見解。但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職業(yè)要求我們不能因為家長工作不好做而消極對待甚至放棄交流。家園合作既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nèi)涵,也是當今幼教改革的大趨勢。只有家園良好的合作,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育作用,形成1+1>2的強大合力。
[關鍵詞]家長;家園共育;交流藝術;主導地位
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都反映現(xiàn)在的家長工作愈加不好做了,教師布置下去的任務很多時候完不成,往往是班級里30多個孩子每次也只有固定的幾個家長能夠支持教師的提議完成活動內(nèi)容。是的,現(xiàn)在的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但是作為幼兒教師,職業(yè)要求我們不能因為家長工作不好做而消極對待乃至于放棄交流?!毒V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及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敝挥屑覉@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育作用。
一、注意交流的藝術
很多教師覺得做不好家長工作不是因為他們不善交流,而是因為他們不會交流,缺乏交流的藝術。就我自身而言,三年前我剛接觸幼師工作的時候每天最愁、最煩心的事情就是與家長交流。面對他們一張張“渴盼”的面孔我總是有種“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的感覺。在我細心請教過其他教師以后,我知道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里吃得怎么樣,睡覺好不好,玩得開不開心。但是經(jīng)過一周與家長這樣流水賬似的匯報之后,家長仍然沒有表現(xiàn)出滿意的樣子來。于是有老教師指導我道:與家長交流時不僅要將孩子一日在園情況匯報給家長,還要將幼兒在自己做得不好的時候老師給予怎樣的幫助和指導也告知家長。接下來的一周,我突然感覺每天的放學時間變得輕松了起來。
在我還為自己沾沾自喜的時候,班級里兩名幼兒打架了。其中一名幼兒非常愛動手,平時就總是被批評。這次是因為爭搶一輛玩具小汽車而被另一名幼兒抓傷了手背。晚間放學的時候我對這名受傷的幼兒家長說:“平時蘇蘇就好動手,這次因為蘇蘇搶岳岳的玩具才被岳岳抓傷,手背有點破皮并不嚴重,你們不用太擔心。我也說了岳岳了,幼兒園孩子這么多磕磕碰碰總是在所難免的?!焙⒆佣冀油暌院蟀嗉壚锏睦蠋煂ξ艺f:“蘇蘇的家長心里肯定不好受,每次來接孩子都挨批評,這次孩子又受了傷,哎!”我突然意識到,我似乎做錯了。家長送孩子來幼兒園就是希望能夠在這里得到鍛煉并健康成長,而我每天只跟蘇蘇家長說了蘇蘇身上的問題而沒有肯定蘇蘇的進步,這會不會給蘇蘇的家長一種“老師不喜歡我家孩子,對我家孩子特別挑剔苛刻”的印象呢?于是第二天我早早地來到幼兒園等蘇蘇,并對蘇蘇媽媽說了蘇蘇在幼兒園里取得的進步以及昨天事故的詳細經(jīng)過,說完這些,終于看到微笑在蘇蘇媽媽的臉上綻現(xiàn)。
從這個事例里可以看出,與家長交流存在著很大的藝術性。首先教師要摸清家長的心理,告訴他最關心最想知道的事情。其次教師要告知家長自己在孩子的身邊承擔著怎樣的角色,然后當幼兒犯錯時,教師應先對家長進行安撫,在說完幼兒的優(yōu)點后再說幼兒的缺點或幼兒今天犯了哪些錯誤,這樣做更便于家長接受并幫助孩子改正身上的不足。
二、多樣化交流的方式
1.利用環(huán)境交流
我們都知道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極其深遠。我們在班級門口粘貼的活動海報、早晚班教師值班表、藥品登記表、園車接送表、今天喝了幾杯水、幼兒作品展示等,都是一種利用環(huán)境的交流。家長可以通過這些張貼在墻壁上的內(nèi)容來了解幼兒每日在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以及班級近期活動安排。這種一目了然的交流往往比教師口述更加具有說服力。
2.利用網(wǎng)絡交流
利用網(wǎng)絡進行交流是現(xiàn)代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班級網(wǎng)站上傳幼兒午睡照片、活動視頻,開設主題討論帖,發(fā)表評論、留言、育兒文章,發(fā)布通知、公告等,可以隨時隨地不受限制的交流互動,便于家長實時了解幼兒情況,融洽家庭和幼兒園的關系,促進了家園互動。
3.通過電話交流
給那些長期不來園和無故不來園幼兒的家長打個電話也是很必要的。你班的孩子兩三天沒有來了?家長也沒有給你打電話請假?那么你還在等什么呢,快給他的家長打個電話吧!也許孩子生病了,爸媽一邊安撫著他的情緒,一邊忙得焦頭爛額而忘記了向老師請假。這時候一個關心幼兒近況的電話往往能緩解家長的焦慮和擔憂,甚至會起到雪中送炭似的神奇效果,使我們在平時工作中沒有注意到的小失誤在家長的心中冰釋。
4.通過紙上交流
《指南》上指出:“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蹦敲丛趯Υ议L工作上也應該考慮到這種差異的存在。對于那些不善于同教師交流的家長,紙上交流成為家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班級里的孩子很多,離園時間也許你卯足了勁兒也只能與四五名家長交流下幼兒今天的情況,我們可以換種方式,把孩子的表現(xiàn)寫在紙上交給家長,還可以在紙的下方給家長留出可供回復的地方;也可以定期給家長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及時作好信息反饋并解決家長提出的問題。
三、轉(zhuǎn)變交流的主導地位
家園合作中教師、家長的地位不對等,表現(xiàn)為以幼兒園教育為中心,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很少考慮家長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長處于服從的位置上。幼兒園老師在教育活動中常常讓家長帶廢舊材料、實物入園便于孩子開展游戲、進行教學活動,但家長并不知道老師組織活動的目標、要求,有時會讓家長感到厭煩,存有抵觸情緒,使老師與家長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交流中的主導地位。
1.變“一言堂”為“群言堂”
上個學期初的時候,由于班級里的老師休產(chǎn)假,我臨時承擔起主班的工作,于學期初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家長會。
每一位家長進班級時都在我這里領了一張紙,他們有的面帶疑惑,有的在小聲交談。人齊了我說:“家長會開始之前,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請將你手里的紙對折然后撕掉右下角,再次對折撕掉右下角,第三次對折撕掉右下角,最后一次對折撕掉右下角。然后請你睜開眼睛打開手中的紙看看是否與我手中的圖案一致。”家長們在對比后驚奇地發(fā)現(xiàn)只有一名家長同我手中的圖案是相同的,大家都很驚奇地開始竊竊私語起來。待大家議論了幾分鐘后,我說:“對待孩子的教育就好像剛剛這個撕紙游戲一樣,我的命令是一樣的,但最后的結(jié)果卻千差萬別。其實問題就出在我們每個人對指令的理解上,就像孩子存在著個體差異,雖然聽到同樣的指令,但每個幼兒對同樣的指令理解不一樣,就會出現(xiàn)我們看到的結(jié)果。因此在教育幼兒的問題上咱們雙方要達成共識,在幼兒對指令理解偏差的時候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引。同理,我們老師和家長也要經(jīng)常換位思考,對彼此的工作互相理解,存有疑慮的時候及時溝通,更好地幫助我們的孩子成長?!痹诩议L若有所悟之后我安排了分組討論和情境體驗的環(huán)節(jié),讓家長就各自關心的問題相互交流,在討論中達到溝通的目的。這樣互動式的家長會,使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了雙向交流,在共同探討有關孩子教育問題的同時,幫助家長不斷提升教育理念,達到家園共育的作用。
2.加強家長的參與與互動
由于許多家長十分渴望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并在活動中與幼兒共同成長,我們要滿足家長的這種心理需求。如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真實表現(xiàn),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增加家長和幼兒園溝通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又如開展家長——教師崗位一日體驗活動,每學期各班組織2~3名幼兒家長到幼兒園做義工,親身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體驗幼兒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使其能更好的監(jiān)督和支持幼兒園工作。再如組織親子活動或主題活動,密切家園關系。
總之,在幼兒的教育中,家長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級的進步和發(fā)展,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工作效果的體現(xiàn)、目的的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互溝通的條件、方法和技巧。所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不斷努力,密切家園聯(lián)系,做到耐心、細心、誠心,讓每個幼兒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田麗芬.如何做好家園共育[J].山東學前教育,2007,(09).
[2]謝春燕.如何有效開展家園共育工作[J].中華少年,2012,(07).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