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國 劉源
摘要:《紅樓夢》中的語言暴力書寫比比皆是,通過不同的表現形態(tài)出現在文本中。以《紅樓夢》語言暴力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從表現形態(tài)、人物書寫、道德評判三個方面解析語言暴力,探討倫理道德視閾下的話語權。根據《紅樓夢》中語言沖突的表現形態(tài),其語言暴力可概括為禁忌語言、貶損語言、歧視語言、詛咒語言四種類型。在《紅樓夢》人物書寫中,暴力語言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深刻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暴力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折射出時代的倫理價值觀念,反映了復雜的社會形態(tài)。
關鍵詞:紅樓夢;語言暴力;倫理道德
中圖分類號:1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8634(2020)01-0062-(09)
DOI.10.13852/J.CNKI.JSHNU.2020.01.006
《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中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不僅因為它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精神,而且因為它有豐富多彩、引人人勝的語言藝術。語言不僅僅是人們交流的工具,也是人類個體內在精神的外在表現,體現了人物的性格、處世方式、社會地位、文化修養(yǎng)等。在語言敘述中,《紅樓夢》既有富麗典贍的韻文雅語,樸質平實的日常瑣語,也有大量粗俗、不文明、不道德的詈言咒語等。這些“詈言咒語”往往以對話或獨白的形式表現出來,夾以俚語、俗語、歇后語等,采用激憤的敘述方式,侮辱他人的人格、名譽,對他人進行誹謗、詆毀等,給當事人帶來極其惡劣的負面社會影響,致使當事人的精神和心理、名譽和地位受到極大的傷害。為此,我們把這些施加于他人“詈言咒語”的行為稱為“語言暴力”。語言暴力往往以語言霸權的形式孤立和剝奪他人的社會權利,對于他人傷害的程度大小不一,輕則精神受刺激,重則身敗名裂,甚至導致他人生命的消亡?!都t樓夢》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各個層面,形象地揭示了語言暴力的各種表現方式及其危害。為此,本文以傳統倫理道德作為理論依據,以《紅樓夢》中的語言暴力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盡可能客觀地闡釋語言暴力的表現形態(tài),進而論述語言暴力與小說人物描寫、故事情節(jié)設置之間的內在關系,揭示語言暴力書寫的倫理道德內涵。
一、《紅樓夢》語言暴力的表現形態(tài)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寫道:“資產者可以毫不費力地根據自己的語言證明重商主義的和個人的或者甚至全人類的關系是等同的,因為這種語言是資產階級的產物,因此像在現實中一樣,在語言中買賣關系也成了所有其他關系的基礎?!闭Z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工具。語言本身沒有階級性,但使用語言的人處于社會的各個階層,具有不同的社會利益訴求。在語言交往過程中,言說者為了個體或群體的利益難免發(fā)生語言暴力沖突,是最為常見的社會現象?!都t樓夢》作為寫實文學的經典之作,對于語言暴力現象的敘述比比皆是,矛盾沖突的雙方往往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暴力語言去打擊對手,維護自己的利益。根據《紅樓夢》中語言沖突的表現形態(tài),我們把語言暴力概括為四種類型,分別加以闡述。
1.禁忌語言
禁忌語言是《紅樓夢》中語言暴力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態(tài)。所謂禁忌語言,泛指粗俗詈語,與性器官、性行為相關聯的臟話,以及褻瀆神靈的忌語等,這類語言往往背離社會文明,因為不雅、不潔、不敬等而為人忌諱。禁忌語言往往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和道德價值觀念,是文明社會階層非常忌諱的一類語言。這些語言,大多數人平時很少使用,只有一些素質較低的人使用,或是文明人在不太理性的狀態(tài)下辱罵他人時使用。這些禁忌語言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在《紅樓夢》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禁忌語言往往和男女之“性”有關,以性行為、性器官等來辱罵、攻擊他人,例如:
賈菌如何依得,便罵:“好囚攮的們,這不都動了手了么!”(第九回)
鳳姐便一揚手,照臉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個筋斗,罵道:“野牛肏的,胡朝哪里跑!”(第二十九回)
他干媽羞愧變成惱,便罵他:“不識抬舉的東西!……這一點子屄崽子,也挑么挑六,成嘴淡舌,咬群的騾子似的。”(第五十八回)
他娘也正為芳官之氣未平,又恨春燕不遂他的心,便走上來打耳刮子,罵道:“小娼婦,你能上去了幾年?……干的我管不得,你是我厭里掉出來的,難道也不敢管你不成!”(第五十九回)
這類語句不勝枚舉,是平民百姓在矛盾沖突中常常使用的粗俗話語?!都t樓夢》作為一部寫實的文學作品,對此毫不回避。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思想是儒學,而儒學對男女情欲往往諱莫如深,對性器官更是忌諱。這類詞語的廣泛使用,實則展示了《紅樓夢》各個社會階層豐富的語言形態(tài)。
2.貶損語言
所謂貶損語言,是以動物、器物等比擬對方,或者以惡鬼煞神等稱謂他人,從而達到侮辱他人目的的語言?!叭耍斓刂宰钯F者也。”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因為人具備道德倫理觀念及其文明的社會關系。段玉裁注稱:“禽獸草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為天地之心,惟人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為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為萬物靈長,人的價值永遠是被擺到首位的,物、鬼與人不可相提并論,如果把人貶損為動物、器物、鬼煞,實際上就是把人視作“禽獸”“非人”,被貶的人即喪失人倫而不配為人?!都t樓夢》中往往利用貶損語言將人與牲畜、鬼怪或其他非生物相關聯,辱罵對方為“畜生、禽獸、狗、豬、崽子、狐貍、忘八、騾子、蹄子、妖精、蠢物、濁物、東西、貨”等,以此來鄙視對方,表示對方屬于“非我族類”。例如:
賈政點頭道:“畜生,畜生,可謂‘管窺蠡測矣?!保ǖ谑呋兀?/p>
鳳姐低了一回頭,便又指著興兒說道:“你這個猴兒崽子就該打死!”(第六十七回)
晴雯道:“你瞧瞧這小蹄子,不問她還不來呢?!阃靶?我不是老虎吃了你!”(第五十二回)
(婆子)指寶玉道:“連我們的爺還守規(guī)矩呢,你是什么阿物兒,跑來胡鬧。怕也不中用,跟我快走罷!”(第五十八回)
另外,王熙鳳自創(chuàng)的五花八門的“忘八”臟話,如“沒臉的王八蛋”“糊涂忘八崽子”等;李嬤嬤罵襲人的“一心只想裝狐媚子哄寶玉”:探春大怒時指斥王家的“狗仗人勢”:寶玉自貶的“泥豬癩狗”:薛姨媽稱李嬤嬤的“老貨”:王夫人罵晴雯的“妖精似的東西”等,不論是將人比為動物、鬼怪,還是非生命的“東西”,都是視人非人、侮辱人格的語言行為。
3.歧視語言
歧視語言往往與道德價值觀念、社會地位等相關,包括性別歧視、身份歧視、職業(yè)歧視等,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語言現象。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社會、以三綱五常構建長幼尊卑的有序社會,社會群體包括士、農、工、商四民。在四民之外則有一特殊的賤民群體——娼優(yōu),社會地位卑賤,為整個社會所鄙視。那么“娼優(yōu)”及與之相關的稱謂均成為辱罵他人的代名詞?!都t樓夢》中頻繁出現的辱罵女性的詞語如“小娼婦”“小淫婦”“粉頭”,其實就是社會歧視、道德歧視、性別歧視等多種觀念的具體體現。娼婦、淫婦、粉頭都可以引申為低賤、骯臟、齷齪、不正派、不規(guī)矩的女人,是對女性的侮辱性稱謂,如賈璉辱罵毫無不軌不忠行為的平兒為“娼婦”,秋桐侮辱尤二姐為“淫婦”,等等。美國社會學學者帕雷夏·伊文斯曾分析過類似的現象:“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注意到稱謂上的言語虐待行為,如果有人叫你白癡、傻瓜或母狗,或任何其他侮辱性的綽號,無疑會讓你受到言語的虐待,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毙枰⒁獾氖?,《紅樓夢》中這種帶有性別歧視色彩的語言暴力更多表現在女性將這類侮辱性語言用在自己群體身上,她們不僅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例如,寶玉的首席大丫鬟襲人被寶玉的奶媽李嬤嬤毫不留情地罵“忘了本的小娼婦”:寬仁慈厚、吃齋念佛的王夫人會辱罵自己的丫鬟金釧兒“下作小娼婦”:趙姨娘更是罵芳官“小淫婦”“不過是娼婦粉頭之流”:還有王熙鳳罵鮑二家的和平兒“好淫婦”“你們淫婦忘八一條藤”;等等。身份地位方面的歧視語言也是語言暴力的主要火力。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人倫大網上的一個節(jié)點,各處于一定的社會地位上。在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之下,社會崇尚尊貴,長尊幼卑、主尊奴卑、富尊貧卑的等級觀念深入人心。比如,賈政罵其子寶玉為“該死的奴才”。向來憐香惜玉的寶玉,在盛怒之時流露出身為侯門之子的等級意識和富貴公子的惡劣品格,罵小丫頭們?yōu)椤跋铝鳀|西”,稱“我素日擔待你們得了意”。王熙鳳則憑借自己“正經主子”的地位,多次譏諷趙姨娘“半個主子”的奴才身份:“我從今以后倒要干幾樣克毒事了。抱怨給太太聽,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爛了舌頭,不得好死的下作東西,別做娘的春夢!明兒一裹腦子扣的日子還有呢。如今裁了丫頭的錢,就抱怨了咱們。也不想一想是奴幾,也配使兩三個丫頭!”(第三十六回)
還有一種顛覆倫理觀念的罵人方式.號稱自己是對方的“祖宗”“爺爺”“老子”“老娘”等,實際上是通過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來辱罵別人。例如焦大的醉罵是用近乎太爺教訓后輩的口吻,先罵總管賴二是“沒良心的忘八羔子”,稱:“焦大太爺跺跺腳,比你的頭還高呢。二十年頭里的焦太大爺眼里有誰?別說你們這一起雜種王八羔子們!”然后,又對著主子身份的賈蓉罵“不報我的恩,反倒和我充起主子來了”。焦大的醉罵其實是一個忘了自己身份的老奴“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的越界表現,是通過模糊主子和奴才的界限去侮辱貶低對方。
4.詛咒語言
所謂詛咒語言,是一種咒罵方式,言說者希望借助神秘力量懲罰另一方,給對方帶來災難與不幸。詛咒源自原始社會的咒語,是早期人類社會用于溝通人與鬼神的語言,往往具有某種神秘色彩和魔力。“咒語的產生幾乎可以推測到和原始語言產生為同時,它是人類崇信自己語言具有神秘魔力的必然產物。”人類相信神秘魔力既可以驅邪祀神,祈福禳災,同時又可以詛咒發(fā)誓,降災降禍。在《紅樓夢》中,這種詛咒語言按照詛咒對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詛咒別人,即語言暴力的施暴者通過惡毒的詛咒語言,希望對方遭遇不幸、受到報應、不得善終,以表達憎惡、怨恨的情緒。如詛咒賈蓉“天雷劈腦子五鬼分尸的沒良心的種子”的鳳姐,轉過頭來也被眾人詛咒“只怕也要現世現報”;鴛鴦又氣又急又臊的時候,也咒過平兒和襲人“兩個蹄子不得好死”,這些都屬于詛咒別人的語言。另一種是“詛咒”自己。有時語言暴力的施暴者利用詛咒來自證,以表示一種決心,或證明自己的言行、品德。賈寶玉就是最擅長用咒語發(fā)誓的代表人物,例如第二十二回,寶玉向黛玉發(fā)誓:“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萬人踐踏!”第二十八回他又說:“除了別人說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這個想頭,天誅地滅,萬世不得人身!”此外,還有鴛鴦,在“誓絕鴛鴦偶時”說:“我一刀抹死了,也不從命……或是尋短見,或是剪了頭發(fā)當尼姑去……從嗓子里頭長疔爛了出來,爛化成醬在這里!”這些狠毒的咒語表面上是在詛咒自己,實際上卻是以神明的力量來肯定自我。
二、語言暴力與《紅樓夢》中的人物書寫
在文學作品中,小說人物之間的語言沖突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深刻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文化修養(yǎng)、道德品質等。在小說語言描寫中,承載人物矛盾的語言沖突是小說人物對話、交流的一種特殊方式,人們往往通過這種非理智狀態(tài)下的情緒語言宣泄,表達理智情況下不愿意表述的真實思想?!都t樓夢》作者是一位高明的語言大師,他很善于采用“語言沖突”的方式書寫人物,塑造人物性格,預設人物命運。
1.語言暴力對《紅樓夢》人物命運的預設
《紅樓夢》中以“吵架”形式所產生的暴力語言往往帶有劍拔弩張、互相撕破臉皮的特點,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暴力語言往往具有讖語的功能,能夠暗示人物的最終命運,帶有預言色彩。這一點在晴雯這塊“爆炭”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晴雯的結局是被王夫人攆出大觀園,抱屈含恨而死。不論是晴雯施之于人的暴力語言,還是別人加之于她的暴力語言,幾乎都預示了晴雯這一人物的最終命運。
晴雯雖非賈府家生丫鬟,卻從未有過要離開的想法,她以為在賈府、在大觀園、在寶玉身邊的空間是永恒的,她的時間概念也是永恒的。她抱著“癡心傻意”,以為“橫豎這些人在一塊”。第二十七回,晴雯在同紅玉爭吵時說:“有本事從今兒出了這園子,長長遠遠的在高枝兒上才算得。”晴雯同賈府中的其他人一樣,在潛意識里都是以為“倒像有幾百年的煎熬”,時常嚷嚷著要將別人“攆出去”,卻未曾想到自己到頭來落了個“有言必應”的下場。第三十一回中,晴雯、襲人、寶玉三人之間的爭吵是矛盾沖突尤為激烈的一次。這一回吵架的緣起是晴雯因失手跌折了扇子而引來寶玉的一番說辭,故而她不滿道:“要嫌我們就打發(fā)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這里“離”“散”字眼已經開始提醒讀者。而寶玉的話直接點出了晴雯最后被王夫人攆逐的下場:“你不用忙,將來有散的日子!”“你也不用生氣,我也猜著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發(fā)你出去好不好?”晴雯的回答是,“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變著法兒打發(fā)我出去,也不能夠”,“只管去回,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再看第五十二回,晴雯攆了偷了“蝦須鐲”的小丫頭墜兒。她怒其不爭,忍耐不過一天,“今兒務必打發(fā)他出去”,“快叫他家的人來領他出去”。這里再一次暗示了晴雯日后也是被“打發(fā)”的命運。
除了上述幾處,第五十一回,晴雯和李紈的一次間接言語沖突也暗示了其被攆的結局。這一回中晴雯生病,寶玉喚人回大奶奶李紈,望其傳一大夫來與晴雯看病,不料李紈回話:“吃兩劑藥好了便罷,若不好時,還是出去為是?!鼻琏夂暗溃骸拔夷睦锞秃ξ敛×耍慌逻^了人!我離了這里,看你們一輩子都別頭疼腦熱的。”這里又一次出現了“出去”“離”的字眼。第五十八回,在同芳官干娘的爭吵中,晴雯大喊道:“什么‘如何是好,都攆了出去,不要這些中看不中吃的!”“攆了出去”這類話語晴雯可謂張口即來,殊不知自己的結局就在這四字之中?!爸锌床恢谐浴闭f的是別人,其實也是別人對晴雯的一種認識。
暴力語言所具有的讖語功能也體現在其他人物身上,例如強勢潑辣又善妒的王熙鳳雖然在前80回占盡風頭,最終也難逃紅顏薄命的悲慘結局。關于王熙鳳的結局,作者在第五回王熙鳳的判詞中已經預告給讀者,但“一從二令三人木”這句難以確知其含義,或謂王熙鳳最后被賈璉休棄。根據脂批,賈府“事敗”,王熙鳳曾落人“獄神廟”,后短命而死。今天雖無法得知王熙鳳人物形象的真實結局,但從其夫賈璉說出的暴力語言之中便可窺知一二。第二十一回,賈璉和多姑娘廝混之后,私藏多姑娘一縷青絲,不料被平兒發(fā)現,在口舌爭斗之中,賈璉對著平兒宣泄出對妻子王熙鳳的不滿:“你不用怕她,等我性子上來,把這醋罐打個稀爛,他才認得我呢!”“多早晚都死在我手里”。第四十四回,賈璉與鮑二家的偷情,二人枕邊說笑的內容也預示了王熙鳳最后死去、平兒被扶正的結局。但到此時,賈璉對王熙鳳也不過是因其悍妒而稍許不滿,言語雖狠毒但帶有玩笑和夸張成分。到了第六十九回,尤二姐的死亡令賈璉和王熙鳳的夫妻感情徹底破裂,賈璉對死去的尤二姐發(fā)誓:“我忽略了,終久對出來,我替你報仇?!边@種逐漸累積的恨意消磨掉了從前的恩愛之情。根據這些語言所提供的信息,我們可以推測出賈璉最后是要對王熙鳳下狠手的,她最終難逃被休棄而亡的命運。再如鴛鴦在“詛咒”自己時所說的那一席話中,實際上暗示了這個人物最后在賈母死去之后,“或是尋死,或是剪了頭當尼姑去”的最終結局。這種暴力語言對人物命運的預示在《紅樓夢》中比比皆是,其中蘊含著大量關于人物命運的信息,這種讖語功能是不可忽視的。
2.語言暴力對《紅樓夢》人物生存處境的隱性描寫
語言暴力除了有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預示人物命運的作用之外,還能表現出《紅樓夢》中各色人物的生存處境。通過對《紅樓夢》語言暴力的解讀,讀者可以知曉每一位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和處境,體味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由此更能夠激發(fā)讀者對書中人物的同情、理解與憐惜。例如第六十五回,綽約風流的尤三姐在賈珍賈璉意欲輕薄取鬧之時說:
你不用和我花馬吊嘴的,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見。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你別油蒙了心.打量我不知道你府上的事。這會子花幾個臭錢,你們哥兒倆拿著我們姐兒兩個全當粉頭來取樂兒.你們就打錯了算盤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罷:若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把你兩個的牛黃狗寶掏了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尤三姐對俗語、歇后語爐火純青的運用,使得鄙俗粗野的罵人語言變得活靈活現,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她無視性別之分和尊卑之別,居高臨下、任意揮斥,潑辣中帶著強勢。但是這種語言暴力表面上的威懾力雖然能夠暫時震懾住對方,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具有一定程度的反抗色彩,但在這背后,體現更多的是尤三姐這類底層人物所承受的不堪和生存的困頓。這樣不甘被富貴公子當作玩物、美麗而剛烈的“金玉一般的人兒”在《紅樓夢》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下,只有被賈珍、賈璉這樣的“現世寶”玷污的下場。尤三姐雖然風流嫵媚,卻帶著堅守的一份驕傲和自尊。她既沒有尊貴的身份,也沒有能夠買得他人歡心的錢財,在這種生存環(huán)境之下,她渴望獲得個人尊嚴的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作者揭示了像尤三姐這樣的人物不甘自貶身價淪為男性的取樂之物,但她并無機會成為侯門公府的核心一員,更無法遂其心愿和如意郎君成就一番美好姻緣,她處于這個社會的邊緣。這種悲慘的生存處境,在尤三姐僅有的幾次出場中,透過其帶有暴力色彩的語言顯現出來,給讀者以活生生的感覺,從而感受到人物遭遇的悲慘和其性格背后保持的那種人性中高貴的東西。作者對《紅樓夢》中語言暴力的書寫,不是把它當作一種單純的語言描寫來看待,而是從暗處著筆,同人物的生活經歷聯系起來,對人物的生存處境做一種隱性描寫。例如寶玉的首席大丫鬟襲人,從一個丫鬟“上位”至寶玉的姨娘,她懂得控制寶玉,在順應環(huán)境的同時積極爭取上層的認可,在沒有金鼓殺伐之音的戰(zhàn)爭中打擊了敵人。在襲人“上位”的過程里,她忍受了來自周遭和她同等地位之人數不清的語言暴力攻擊,她被寶玉的奶媽李嬤嬤罵為“忘了本的小娼婦”“狐媚子”。李嬤嬤對襲人的辱罵并不是因為她拿住了襲人做了敗德之事的把柄,而是由于襲人與日俱增的地位已經危及了她的尊嚴和地位。不論是“娼婦”還是“狐媚子”,都是一個年長者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一個年輕女性在德行上的指斥,以達到可以借此打壓襲人這一類人的目的。賈府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權貴之地,高位之人可以任意指斥比其地位低下之人,同等地位的奴才也要通過主子對其的恩寵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同為寶玉身邊的一等大丫鬟,晴雯不忿襲人的首席之位,時常在言語上敲擊襲人,逞一時口舌之快,獲取精神上的小小勝利。晴雯抓住襲人與寶玉有“瞞神弄鬼”的風月之事,數次直接攻擊。例如第二十回,晴雯笑道:“你又護著。你們那瞞神弄鬼的,我都知道?!钡谌换兀琏┳I諷襲人連個“姑娘”都沒掙上去。第三十七回,在襲人“姨娘”身份已經得到了王夫人的肯定之后,晴雯指桑罵槐將襲人說成了那奴顏婢膝、媚主求榮的“西洋花點子哈巴兒”,而襲人只是避重就輕地笑道:“你們這起爛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兒。”表面上賈府的狀態(tài)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深院之中你爭我奪的生存處境卻是暗流涌動、兇險異常,身為奴才的丫鬟群體的生存處境更是抱火臥薪。晴雯不知道的是,在賈府中若要明哲保身,應該學麝月一般大智若愚,并在關鍵時刻能夠替襲人出頭,將鋒利的言語對準她們這一群體之外的人。例如第五十八回,面對芳官的干娘,書中這樣寫道:“襲人喚麝月道:‘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呵他兩句。”麝月同人吵架,是有理有據之中帶著“震呵”,她懂得站隊的重要性,能夠充當襲人強有力的臂膀,這也是后來賈府大廈將傾而麝月能夠“開到荼靡花事了”的原因。而率真坦蕩、“窩里橫”“什么都知道”的晴雯,卻不知道“笨笨的”襲人早已暗度陳倉。“當襲人在寶玉挨打之后,也以她的類似‘清君側的建議符合了王夫人的固有思路時,王夫人突然把襲人視為自己的知音”,從而踩著他人向主子表明了忠心。上述這些例子都是《紅樓夢》中語言暴力對人物生存狀態(tài)做出的種種隱性描寫。,生活的真相隱藏在帷幕之后,在你來我往的口舌之爭中,在充斥著語言暴力的生活狀態(tài)中,我們可以窺見各類人物在《紅樓夢》這個五色斑斕的舞臺上演繹的苦樂悲歡背后不同的生存處境。
3.語言暴力對《紅樓夢》人物造成的身心傷害
在《紅樓夢》中,語言暴力的普遍性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處于哪一社會階層的人,都可以通過語言暴力來表達憤怒、憎惡等情感。這種靈活多樣、五花八門的暴力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沖破語言規(guī)范的表現,比如禁忌語言的使用。同時,這種語言暴力的行為也可以看作沖擊封建思想桎梏的表現,帶有違背禮教、蔑視禮制的意味。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語言暴力看作率性由真、個性解放的表現。語言暴力作為一種軟暴力,它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往往是巨大的。在《紅樓夢》中,這種傷害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由語言暴力沖突引發(fā)的行為暴力。語言暴力是說話者刺激、侮辱聽話人的一種語言行為,語言暴力的承受者一方面對施暴者給予的刺激做出反應,另一方面又以言語為手段對對方施加新的刺激,這時語言暴力的受害者又轉換為施暴者。所以,語言暴力行為往往表現為語言沖突,沖突雙方互相使用暴力語言辱罵對方。而最終結果常常轉化為行為暴力,即一言不合便拔拳相向,輕者帶傷掛彩,重者命喪黃泉。例如《紅樓夢》第九回,賈府眾子弟鬧學堂,原本只是幾個紈绔子弟之間小范圍的唇槍舌劍,互相辱罵,繼而火力全開,“動了兵器”,發(fā)展成波及整個學堂的打架斗毆,“早見一方硯瓦飛來”,“兩首抱起書匣子來,照著那邊掄了去”,“秦鐘的頭早撞在金榮的板上,打起一層油皮”。這是語言暴力所導致的行為暴力的典型例證,好在結果只是幾個人受了輕傷,并沒有危及生命。
第二,語言暴力對人的心理和精神層面的傷害。語言暴力的施暴者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通過掌握話語霸權,用各種粗俗且?guī)в泄粜缘恼Z言,以倫理道德為武器,針對對方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或者是故意強加給對方的違背倫理道德的罪名,來給對方扣上敗德的帽子。許多施暴者并不是封建道德的捍衛(wèi)者和遵守者,他們只不過是在粗俗的臟話中加人道德的因素,來為自己對他人的攻擊性行為做出一種道德化的解釋。而語言暴力的受害者則會產生尊嚴受損、人格蒙辱以及道德淪喪的心理感受,最終導致其個體生命的消亡。在《紅樓夢》中,因為語言暴力令對方人格蒙羞、精神受辱而造成生命消逝的案例有很多。金釧兒被王夫人斥為“下做小娼婦”,被攆出賈府,忍辱含冤最后情烈投井。晴雯被王夫人罵道:“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我看不上這浪樣兒!誰許你這花紅柳綠的裝扮!”“妖精似的東西!”……這些帶有強烈殺傷力和威懾力的狠毒語言對晴雯這樣極其重視尊嚴、性格坦蕩率真的人來說無疑不是一把利刃。晴雯被攆、抱屈而終的結局不能不說是語言暴力所導致的一大悲劇。而諸如尤二姐被秋桐辱罵后吞金自盡等具有悲劇色彩的情節(jié),也都在說明語言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人的價值觀、個性特征,以及諸多的心理傷害,很多時候是在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的。語言暴力在傷及人的情感和自尊的同時,也能轉化為行動,從而變成真正的暴力,傷害甚至摧殘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被語言暴力用為武器的倫理道德似乎已經成了一把雙刃劍,更多時候并不是起到真正規(guī)范人們言行品格的作用,而是被用來進行人身攻擊、鏟除異己的工具。當語言暴力經過倫理道德的包裝之后,這些“娼婦淫婦”“狐媚粉頭”的臟話搖身一變,竟成了一種道德化的、合乎綱常倫理的指控。這種指控幾乎覆蓋了整個社會,其影響力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對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價值取向的傷害是更為嚴重的??傊?,言語有無窮的力量,可以帶來安慰、祝福,也可以帶來傷害、破裂和毀滅。
三、《紅樓夢》語言暴力的倫理分析
《紅樓夢》中的語言暴力反映出特定歷史條件與時空背景下的某種社會關系和文化內涵,傳達出一種時代觀念與思想意識。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社會.強調血統的純正和忠孝觀念、等級觀念等,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倫理道德觀念。這種觀念是統治人們思想的絕對武器,它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規(guī)范人們日常行為的絕對準則。正因為倫理道德觀念深植于中國人的骨髓、血液,所以當矛盾的雙方在劍拔弩張的語言沖突中,往往都要搶占道德的制高點,把對方置于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對立面,從而以正義的衛(wèi)道者自居,徹底戰(zhàn)勝對方。作為社會個體的人均有使用語言的權利,語言本身沒有階級性,但語言卻承載著復雜的社會關系、道德理念,尤其是特殊的暴力語言。
1.語言暴力中的血緣觀念
《紅樓夢》中的語言暴力現象表現出的血緣觀念主要體現在兩點:
其一為封建家長制的靈魂內核和精神符號——孝文化?!爸袊鴤鹘y的家庭是血緣、生活及感情纏織起來的蜘蛛網。在這個網里,孝形成了一個不可渡讓和不可侵犯的父親意象,這個父親意象輻射出一股權威主義的氣氛?!痹凇都t樓夢》中,這位象征權威主義的“父親”便是一家之長賈政。在第三十三回里,賈政對其子寶玉私藏琪官以及間接導致金釧兒投井的行為大為惱火,盛怒之下險些將寶玉打死?!敖袢赵儆腥藙裎遥野堰@冠帶家私一應交與他寶玉過去!……也免得了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薄拔茵B(yǎng)了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訓他一番,又有眾人護持;不如今日一發(fā)勒死了,以絕將來之患!”賈政這些言語,既是因為寶玉的所作所為是對自己不孝,同時也是因為自己養(yǎng)了寶玉這樣的兒子而有辱家門,是對祖先不孝。這是《紅樓夢》語言暴力對孝文化及家長本位觀念的一種反映。儒家將孝親作為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王熙鳳雖然貴為賈府管家主子,潑辣兇狠,玩弄權術,是脂粉里的英雄,卻有沒能為賈家傳宗接代這一致命的硬傷。在第一百一十七回里,別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罵她“焦了尾巴梢子”。這是罵人斷子絕孫,是對其無子的輕視和詛咒,也反映出孝道中承擔延續(xù)香火這一職責的重要性和傳統孝文化對社會各個角落、各個階層的影響。
血緣觀念的第二點表現即重視血統的純正,例如用“婊子養(yǎng)的”“野種”等惡言罵人,即通過封建倫理中重視血統純正的觀念來辱罵別人血統不純,甚至隱含著混亂的兩性關系等?!都t樓夢》里秦鐘因為得到寶玉及賈府眾人的偏愛而令旁人眼紅,所以其他人便就其血統這點大加貶斥:“秦鐘不過是賈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賈家的子孫,附學讀書,也不過和我一樣?!薄斑@秦鐘小崽子是賈門的親戚,難道榮兒不是賈門的親戚?”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中不但重視子嗣,而且特別重視血統的純正。血緣觀念對人的影響便是,既怕子嗣不繼,又恐種類不純,故以此罵人是對人極大的污辱。
2.語言暴力中的等級觀念
《紅樓夢》中的語言暴力對等級觀念中的主尊奴卑和男尊女卑觀念體現得最為徹底?!都t樓夢》中掌握話語霸權、擔當語言施暴者的一方往往是“主子”,這體現了宗法社會長期以來的尊卑之分、主為奴綱的等級秩序?!爸髯印焙汀芭拧背蔀椤都t樓夢》中使用最頻繁的一組詞語。這種根深蒂固的宗法意識在小說中通過大量的語言沖突來展現。奴才依附主子,沒有人身自由和獨立人格,主子和奴才是支配與被支配、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倫理道德的蔑視者王熙鳳在訓斥趙姨娘時,也是用“禮”來為自己的言語戴上一頂道德的高帽,直戳趙姨娘身為“姨娘”的痛處。在封建宗法秩序中,趙姨娘雖為賈政的“屋里人”,身份卻依然是奴才,而他的兒子賈環(huán)卻是主子。正是因為這種扭曲、復雜的家庭關系才出現了王熙鳳的這段話:“大正月又怎么了?環(huán)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么!憑他怎么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你就大口啐他!他現在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么相干!”(第二十回)這一席話不僅體現出王熙鳳身為正經主子和管家人的盛氣凌人的威勢,也挖苦了趙姨娘實為奴才的尷尬地位,她只是一個連自己兒子也無權管教的卑賤姨娘。而上文提到的焦大醉罵,既是焦大企圖用過往的榮耀資歷去模糊主子和奴才的界限,通過語言暴力去療救烏煙瘴氣的賈府,但其實也掩蓋不住一個忠心為主的老奴骨子里的奴才意識。而他這種越界行為并不能挽救賈府末世之際的頹勢。雖然他通過語言暴力撕破了主子們的臉面,但也不過是無用的憤慨和悲哀。
在語言的暴力系統中,由于男性權力始終擁有語言的話語權,辱罵女性的臟話也就層出不窮。《紅樓夢》中頻繁出現的辱罵詞語如“小娼婦”“小淫婦”“粉頭”其實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性別歧視。這些詞語被頻繁地使用,體現的是宗法社會中倫理制度下男尊女卑的觀念和“婦德”對女性的道德要求。男子借著對女子的侮辱和蔑視掌握著權力,從而形成對女子的支配秩序,女子則在這種語言暴力的攻擊中臣服。前文提到《紅樓夢》中這種帶有性別歧視色彩的語言暴力更多表現在女性將男性對女性的侮辱語言用在自己這一群體身上,從語言自身來看,這是因為女人還沒有足夠的權力去掌控并發(fā)展女性的臟話,受一直以來人類社會傳統的影響,她們生來就接受并認可了這一男性語言暴力系統。從倫理方面來看,實際上也是長期深受男尊女卑觀念影響所致。秋桐辱罵尤二姐為“先奸后娶沒漢子要的娼婦”,又說自己“眼里揉不下沙子去。讓我和他這淫婦做一回,他才知道”。女性自己輕視自己,也輕視別的女性,這難道不是男尊女卑觀念的更深層次體現嗎?她們認可并接受男性對女性所使用的謾罵詞匯,既深受這種觀念的禁錮,卻又渴望自己成為倫理道德的楷模。
3.語言暴力中的道德觀念
三綱五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觀念,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及行為準則,具體表現為忠、孝、仁、義、禮、智、信等。人們如果違背這些準則即為“敗德”,不僅自己遭受世人的譴責、批評,甚至被人唾罵,而且使整個家庭或家族蒙羞。自漢代以后,由于儒家文化上升為國家層面的主導思想,三綱五常漸漸成為封建社會評價人的道德標準,是制約人們行為的社會規(guī)范。在語言暴力沖突中,語言施暴者常常占據道德的制高點,攻擊他人的失德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語言暴力的受害者顯得無比弱小、無奈,因為他們所面對的不再是施暴者個體,而是整個強大的社會道德體系。在《紅樓夢》中,語言暴力的施暴者常常利用對方德行上的污點來打擊對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王熙鳳因賈珍、賈蓉私助賈璉偷娶尤二姐,大鬧寧國府,實是因為丈夫娶小妾自己心中氣不過,但在罵人時她卻知道用道德武器來武裝自己,置賈璉于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位置。她說要“三媒六證”“成個體統”,她罵賈蓉是“天雷劈腦子五鬼分尸的沒良心的種子”.“干出這些沒臉面沒王法敗家破業(yè)的營生”,其所謂“體統”“臉面”“王法”都是道德和倫理的象征。后面秋桐罵尤二姐是“先奸后娶沒漢子要的娼婦”也是抓住了這點。所謂“先奸后娶”,正是因為尤二姐是在賈府“國孝家孝兩重在身”之時沒有經過“三媒六證”而由賈璉偷著娶過來的妾??梢妭惱淼赖碌拿镆曊咄跷貘P和本身就與賈璉“眉來眼去相偷期的”敗德之人秋桐,也懂得用倫理道德的武器去攻擊他人敗德無倫的軟肋。這些例子均反映出傳統的道德規(guī)范被置于重要地位,它在束縛和制約著人們行為的同時,也遭受著人們的破壞。
四、小結
綜上所述,《紅樓夢》中的語言暴力書寫比比皆是,通過不同的表現形態(tài)出現在文本中,在塑造人物形象、完成某種敘事功能之外,也體現了這些功用背后更為深層的倫理道德思想。語言暴力體現的道德文化內涵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它不僅反映了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念,也體現了封建社會的價值理念。總之,對于語言暴力沖突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清楚地認識倫理道德觀念在語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