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厚軍 曹勇
【摘 要】:目的:對比探究改良鎖骨帶外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的臨床近期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鎖骨骨折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主要研究對象,具體采用均分法將其分為觀察組(20例)與對照組(2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繃帶固定,而觀察組則采用改良鎖骨帶外規(guī)定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近期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近期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合實驗結果分析,改良鎖骨帶外固定較之常規(guī)繃帶固定更適合用于鎖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
【關鍵詞】:改良鎖骨帶外固定治療;鎖骨骨折;近期臨床療效;外固定法
【中圖分類號】R1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前言:鎖骨骨折(fracture of clavicle)是骨折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鎖骨呈S形架于人體胸骨柄與肩峰之間,從功能效用角度出發(fā)分析,鎖骨具有一定的唯一性。鎖骨位于皮膚組織之下,但是位置較淺,當受到巨大外力沖擊時較易出現(xiàn)骨折現(xiàn)象,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鎖骨骨折發(fā)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發(fā)群體為兒童及青壯年。一般情況下,處理鎖骨骨折的方法為傳統(tǒng)的“8”字形石膏繃帶固定,規(guī)定時間為4~6周,本文針對鎖骨骨折治療方法進行深入探究,通過對比的形式表明改良鎖骨帶外固定與常規(guī)繃帶固定的療效差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鎖骨骨折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主要研究對象,具體采用均分法將其分為觀察組(20例)與對照組(2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繃帶固定,而觀察組則采用改良鎖骨帶外規(guī)定治療。觀察組患者中男性為10例,女性為10例,年齡階段基本控制在4歲~71歲之間,并已經(jīng)被確診為鎖骨骨折;為保證對比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對照組性別比例與觀察組患者保持一致,年齡階段也保持在4歲~71歲的范圍內,同樣被確診為鎖骨骨折。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
患者納入標準:①各項指標符合鎖骨骨折的診斷標準;②閉合性骨折;③近期骨折;④兒童骨折,成人無移位鎖骨骨折;⑤無血管、神經(jīng)損傷;⑥有手術禁忌癥,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者;⑦自愿接受本次實驗研究,并簽訂“診療知情同意書”者,兒童由法定監(jiān)護人負責簽字[2]。
1.2 方法
對照組:本次對比實驗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繃帶固定,具體采用手法復位“8”字形繃帶固定[3]。
觀察組:本次對比實驗中,給予觀察組患者改良鎖骨帶外固定治療,具體內容如下:①改良鎖骨帶設計、制作? 醫(yī)護人員結合患者鎖骨的解剖特點,結合生物力學以及臨床實際狀況,對鎖骨帶進行改良設計,并制作成型。改良鎖骨帶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棉布,加以定量海綿作為襯料,盡量減少對患者皮膚組織的刺激。胸腹帶寬15cm,長60cm;4條背帶寬3cm,長60cm,一端固定于胸帶背部;胸帶前側固定4活扣、后側固定2活扣;胸帶兩端以及后方各設置2條固定帶。準備1個扇形襯墊,長30cm,寬10cm,厚2cm,2條固定帶置于兩端,外側弧形邊緣安裝4條固定帶。②治療方法? 首先醫(yī)護人員需要深入了解鎖骨骨折患者的病情發(fā)展現(xiàn)狀,在手法復位的基礎上改良鎖骨帶外固定,具體固定方式:將患者第10肋骨為中心,固定好胸腹帶,取2條背帶從后往前固定于胸腹帶前部,且固定連接處設置為活扣,2條相互交叉固定于胸腹帶前部活扣,骨折部位以襯墊固定于患者的背帶,同時從患者背部環(huán)繞至胸前位置,并拉緊背帶,固定兩端,將4條背帶固定于胸腹帶活扣處,全部固定完畢后可結合患者實際治療需求調整固定帶的松緊程度[4]。
1.3 觀察標準
本次對比實驗將采用兩組患者的近期臨床療效作為主要的觀察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作為數(shù)據(jù)處理工具,主要作用于處理分析實驗產(chǎn)生的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運用t作為計量資料的檢驗單位,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5]。
2 結果
3 討論
一般情況下,鎖骨骨折是由于間接或直接暴力構成,據(jù)統(tǒng)計,國內致使鎖骨骨折的原因中間接暴力占比較高。鎖骨骨折的臨床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局部腫脹、皮下淤血、壓痛或者畸形,畸形可接觸至移位的骨折斷處,如患者骨折移位并觀察出重疊狀態(tài),肩峰與胸骨柄之間的間距將會變短。鎖骨骨折患者的傷側肢體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貼胸,盡量保持靜止狀態(tài),使用完好一側的肢體托扶傷側患肘,基于此,有效緩解患者劇烈的疼痛感。醫(yī)護人員在觸診時患者骨折部位出現(xiàn)壓痛感,且可觸及骨擦音以及鎖骨的異?;顒印fi骨骨折的多發(fā)群體為兒童及青壯年,但是患兒鎖骨骨折畸形多數(shù)情況下無法用肉眼觀察,且患兒因年齡原因不能自訴疼痛部位,醫(yī)護人員需要觀察患兒的頭部傾斜方向,一般患兒的頭部傾斜方向就是患側,此外,患兒的頜部做轉向健側,鎖骨骨折此特征有助于診斷兒童骨折。如果導致鎖骨骨折的病是因為直接暴力,那么骨斷端極有可能會刺破胸膜,從而引發(fā)氣胸等癥狀。
綜上所述,改良鎖骨帶外固定較之常規(guī)繃帶固定更適合用于鎖骨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其能夠切實有效的保證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改善我院骨科的骨折治愈效率。
參考文獻
李全輝,朱鑒,盧浩,秦蕾.保守與手術治療老年性鎖骨中段移位骨折的療效比較[J].醫(yī)學信息,2019,32(19):109-111.
祁春燕.適時功能鍛煉在鎖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29):38-39.
王祖玉,陳玉彬,劉洋,許兵.胸鎖鉤鋼板與鎖骨遠端鎖定鋼板治療鎖骨近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7):68-69.
王建華,肖容,范小軍,吳毓強,徐家余,曾唯峰,段洪.保留鎖骨上皮神經(jīng)在鎖骨骨折內固定術中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9,27(18):1722-1724.
孫強,葉家軍.AO鈦制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大齡兒童鎖骨骨折[J].中醫(yī)正骨,2019,31(0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