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軒藝,韓瑩琰
(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農業(yè)應用新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植物生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北京102206)
葉用萵苣(LactucasativaL.)俗稱生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其喜冷涼氣候,在高溫環(huán)境下極易抽薹,即由于受到高溫影響,過早進行生殖生長,影響葉片的生長,導致商品性降低[1]。高溫對葉用萵苣細胞膜熱穩(wěn)定性及保護酶系統(tǒng)產生重大影響[2]。鈣是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必需元素,其調節(jié)和控制著許多生理生化反應和代謝途徑[3]。康杰等[4]研究表明,CaCl2溶液為1~5 mmol/L時,能顯著提高高溫下葉用萵苣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勢、活力指數。同時適宜濃度的CaCl2溶液可提高高溫下幼苗葉片的膜保護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游離脯氨酸含量。楊景愛等[5]研究表明,高溫下向葉用萵苣幼苗葉面噴施CaCl2溶液,其膜保護酶活性有所提高,丙二醛含量和相對電導率降低。祁向玲[6]研究表明,葉面噴施CaCl2溶液顯著提高鹽脅迫下生菜的根系活力,并提高了生菜產量。王曉理[7]研究表明,低濃度的CaCl2溶液可顯著促進鹽脅迫下生菜種子的萌發(fā),濃度過高則有抑制作用。劉麗等[8]研究表明,CaCl2溶液可顯著提高鹽脅迫下菠菜的植株干質量及鮮質量,提高葉綠素、可溶性蛋白、游離脯氨酸含量,減輕鹽脅迫下葉片的膜脂過氧化程度。目前,關于鈣緩釋植物非生物脅迫的研究已有很多,如鈣素增強植物的抗熱性[9]、抗寒性[10]、抗旱性[11]、抗鹽性[12]。外源鈣對葉用萵苣高溫抽薹的影響未知。本試驗旨在探索葉面噴施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高溫抽薹及相關生理指標的影響,篩選出高溫下葉用萵苣的最適CaCl2噴施濃度,為促進周年均衡生產和合理生產提供依據。
以葉用萵苣品種‘PS11’為試驗材料。種子催芽1 d后播種于50孔穴盤中進行育苗,在溫室常溫條件下培養(yǎng),6:00至18:00為22 ℃,18:00至次日6:00為17 ℃。待幼苗生長至六葉一心期時,選擇長勢一致的植株定植于塑料營養(yǎng)缽中。緩苗7 d后,將幼苗放入溫室的高溫處理區(qū),6:00至18:00為34 ℃,18:00至次日6:00為27 ℃。從高溫處理當天開始,每隔1 d在同一時間向葉用萵苣葉面噴施CaCl2溶液,均勻噴施,葉片全部濕潤為宜。分別噴施1、3、5、7 mmol/L的CaCl2溶液,以噴施純水為對照。在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取同一葉位的葉片用于指標測定。
用直尺測量葉用萵苣的莖長、葉片展幅、最大葉長、最大葉寬。莖長指第1片真葉葉節(jié)處到莖尖生長點的距離。葉片展幅指直立狀態(tài)下外廓葉片的展開幅度。測最大葉長時每株選取最大蓮座葉,測量葉基部至葉頂端的長度。測最大葉寬時每株選取最大蓮座葉,測量葉子最寬處寬度。用浸泡法測量葉用萵苣的相對電導率[13]。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活性。測定時每處理取相同葉位葉片0.3 g,然后用3 mL磷酸鹽緩沖液進行研磨,在4 ℃下12 000 r/min離心15 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性的測定。用SPSS 24和Origin 2017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
對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的葉用萵苣進行拍照,獲取表觀圖,見圖1。5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莖長最低,且長勢良好。與對照相比,5 mmol/L處理顯著抑制了葉用萵苣的高溫抽薹。對照處理下,葉用萵苣在高溫處理14 d已明顯發(fā)生抽薹現象,而在5 mmol/L處理下,高溫處理16 d葉用萵苣才明顯發(fā)生抽薹現象。與對照相比,7 mmol/L處理對葉用萵苣高溫抽薹有抑制作用,但作用效果沒有5 mmol/L處理顯著,且7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老葉的干枯現象嚴重。對照、1 mmol/L處理、3 mmol/L處理間莖長差異不顯著,長勢之間的差異也不顯著。
在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測量各處理下葉用萵苣的莖長,見圖2。5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的莖長最低。與對照相比,5 mmol/L處理抑制葉用萵苣高溫抽薹的效果最顯著。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5 mmol/L處理的莖長分別為對照的94.59%、85.31%、86.43%、89.86%。在高溫處理14~20 d內,對照的莖長以1.29 cm/d的速度進行增長,5 mmol/L處理的莖長以1.12 cm/d的速度進行增長。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對照、1 mmol/L處理、3 mmol/L處理、7 mmol/L處理間莖長差異均不顯著。綜上所述,CaCl2溶液濃度為5 mmol/L時對高溫下葉用萵苣莖長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
圖1 不同濃度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生長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Cl2 solution on the growth of lettuce
在高溫處理14 d后,測量各處理下葉用萵苣的葉片展幅、最大葉長、最大葉寬,見圖3。與對照相比,CaCl2溶液使葉用萵苣的葉片展幅增大。1、3、5 mmol/L處理間無明顯差異,7 mmol/L處理雖然增大了葉用萵苣的葉片展幅,但促進效果不如1、3、5 mmol/L處理。1、3、5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的葉片展幅分別為對照的1.07倍、1.06倍、1.07倍,而7 mmol/L處理下葉片展幅為對照的1.02倍。
注: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Note: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figure stand fo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0.05 level (P<0.05). 圖2 不同濃度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莖長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Cl2solution on the bolting height of lettuce
與對照相比,1、3、5 mmol/L處理使葉用萵苣最大葉長有所增加,這3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1、3、5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的最大葉長分別為對照的1.01倍、1.06倍、1.06倍。與對照相比,7 mmol/L處理對葉用萵苣的最大葉長沒有明顯影響。與對照相比,1、3、5 mmol/L處理對葉用萵苣的最大葉寬沒有產生明顯影響,而7 mmol/L處理使葉用萵苣的最大葉寬降低。7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的最大葉寬為對照的84.31%。綜上所述,CaCl2溶液濃度為5 mmol/L時,最有利于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展幅、最大葉長、最大葉寬的增加。
在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測量各處理下葉用萵苣葉片中POD和CAT活性,見圖4。5 mmol/L處理下POD活性最高。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5 mmol/L處理下POD活性分別為對照的1.21倍、1.23倍、1.24倍、1.20倍。與對照相比,噴施CaCl2溶液處理使POD活性增加,且隨著濃度增加,POD活性呈現先上升后降低趨勢,在5 mmol/L處理下達到最高。5 mmol/L處理下CAT活性最高。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5 mmol/L處理下CAT活性分別為對照的1.49倍、1.41倍、1.39倍、1.20倍。與對照相比,噴施CaCl2溶液處理使CAT活性增加,且隨著濃度增加,CAT活性呈現先上升后降低趨勢,在5 mmol/L處理下達到最高。綜上所述,CaCl2溶液濃度為5 mmol/L時,最有利于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中POD、CAT活性的增加。
注: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Note: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figure stand fo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0.05 level (P<0.05).圖3 不同濃度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葉片形態(tài)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Cl2 solution on leaf morphology of lettuce
在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測量各處理下葉用萵苣葉片的相對電導率,見圖5。5 mmol/L處理下相對電導率最低,與對照相比,其使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的相對電導率顯著降低。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5 mmol/L處理下相對電導率分別為對照的43.99%、39.85%、41.49%、41.62%。與對照相比,噴施CaCl2溶液處理使相對電導率降低,且隨著濃度增加,相對電導率呈現先下降后上升趨勢,在5 mmol/L處理下達到最低。1、3、5、7 mmol/L處理中,7 mmol/L處理下相對電導率最高,但其值仍顯著低于對照處理。高溫處理14、16、18、20 d后,7 mmol/L處理下相對電導率分別為對照的68.50%、69.56%、56.12%、66.89%。這說明葉面噴施CaCl2溶液,降低葉用萵苣葉片相對電導率的效果十分顯著。綜上所述,CaCl2溶液濃度為5 mmol/L時,最有利于降低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的相對電導率。
注: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Note: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figure stand fo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0.05 level (P<0.05).圖4 不同濃度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POD、CAT活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Cl2 solution on the activity of POD and CAT in lettuce
生長量是反映植物脅迫耐性的常用指標。高溫脅迫下,葉用萵苣的抽薹、開花加速,造成產量降低[14]。陳青君等[15]研究表明,高溫下葉用萵苣表現為抽薹提前,葉形變大,還會出現葉片焦黃、腐爛等熱害癥狀??朔邷貤l件下葉用萵苣的提前抽薹,及其他不良反應是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本試驗研究了高溫脅迫下噴施不同濃度的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品種‘PS11’莖長、葉片展幅、最大葉長、最大葉寬的影響。由圖1可知,5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的莖長最低;與對照相比,5 mmol/L處理延緩了葉用萵苣的高溫抽薹;7 mmol/L處理下葉用萵苣老葉的干枯現象嚴重,這說明噴施7 mmol/L的CaCl2溶液不利于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的生長。由圖2和圖3可知,5 mmol/L處理抑制高溫下葉用萵苣莖生長的效果最顯著;1、3、5 mmol/L的CaCl2溶液使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展幅、最大葉長增加;7 mmol/L的CaCl2溶液會降低高溫下葉用萵苣的最大葉寬。范雙喜等[16]研究表明,營養(yǎng)液中Ca2+為80 mg/L和160 mg/L時,葉用萵苣產量極顯著高于對照,當Ca2+提高至240 mg/L時,其產量有所下降。
POD和CAT是植物細胞內重要的抗氧化酶。高溫脅迫下,植物細胞膜透性會發(fā)生改變,通過測定細胞滲透在溶液中的電解質可判斷細胞膜受傷害程度,即通過測定相對電導率來衡量植物抗性[17]。高溫脅迫下,植物細胞的酶保護系統(tǒng)受到破壞,POD、CAT等酶活性降低,植物體清除活性氧能力降低,因此細胞內活性氧積累加劇,細胞膜脂過氧化加劇,細胞膜結構受破壞,導致相對電導率增加[18]。本研究表明,噴施1、3、5、7 mmol/L的 CaCl2溶液可增加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中POD、CAT活性,隨著濃度增加,POD、CAT活性呈現先上升后降低趨勢,在5 mmol/L處理下達到最高。本研究表明,噴施1、3、5、7 mmol/L的 CaCl2溶液可降低高溫下葉用萵苣葉片的相對電導率,隨著濃度增加,相對電導率呈現先下降后上升趨勢,在5 mmol/L處理下達到最低。楊華庚等[19]研究表明,高溫脅迫下,外源鈣明顯提高蝴蝶蘭幼苗中POD和CAT活性。張燕等[9]研究表明,外源鈣能明顯提高高溫下煙草幼苗中CAT活性,且降低電解質外滲率。噴施CaCl2溶液可使植物中抗氧化酶活性保持較高水平,使過氧化作用的傷害降低,保持細胞膜結構及其功能相對穩(wěn)定,從而使相對電導率降低。
綜合葉用萵苣表觀圖以及不同濃度CaCl2溶液對葉用萵苣莖長、葉片形態(tài)、保護酶活性、相對電導率的影響,篩選出高溫下葉用萵苣品種‘PS11’的最適CaCl2噴施濃度為5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