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
如果說到敞篷小跑車,你的第一反應會是哪款?估計相當一大部分人都會說BMW Z4,我也是如此。眼前的這臺全新BMW Z4是第三代車型,而且是非常具有話題性的一代車型。
現(xiàn)如今SUV和各種跨界車型大行其道,敞篷小跑車的銷量在逐年下降,老對手梅賽德斯-奔馳的SLC都已經(jīng)徹底告別了江湖,所以想要延續(xù)BMW Z4車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巧的是,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著名汽車制造商,他們急于想要復活品牌歷史上的一款神車,剛巧跟現(xiàn)在的BMW Z4尺寸定位相當類似,再加上兩家品牌早已在很多領域合作過,所以一拍即合決定聯(lián)手開發(fā),相信很多人都已經(jīng)知道了,說的就是豐田和旗下著名的“大魔王”Supra。
Supra我們放在一旁暫且不提,說回BMW Z4。在這一代車型上,BMW Z4有且只有軟頂敞篷這一選項,并沒有延續(xù)上一代車型的硬頂敞篷結(jié)構。BMW對此的解釋是要回歸初心,因為前輩BMWZ3和初代BMW Z4都是軟頂敞篷。BMW Z4上的復合纖維材質(zhì)頂篷非常輕巧,只需10秒就能完全打開,而且在時速50公里以內(nèi)都能操作。
頂篷開啟后,BMW Z4的側(cè)面比例相當完美,標志性的長車頭、低風擋、短后懸設計擁有很好的運動感;前翼子板后方的通風口面積很大,不光是為了美觀,還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車輛的空氣動力學;19英寸雙五輻輪圈也是我們很熟悉的M風格。在BMW最新的設計語言中,雙腎型進氣格柵面積越來越大是必然的趨勢,不過也能從中找出一些規(guī)律,比如講究豪華的車型都在縱向拉伸,而追求運動的車型則是橫向拉伸,所以在BMWZ4上就是在向兩側(cè)延展。要說有多寬,夸張點說都快把頭燈擠到車側(cè)去了,不過倒并不顯突兀,而且熏黑邊框和“Y”字形元素填充很搭配BMW Z4的運動氣質(zhì)。頭燈可能是爭議比較大的地方,燈組內(nèi)部一改BMW傳統(tǒng)的橫向排列,“天使眼”變?yōu)樯闲∠麓蟮目v向組合,好看倒是挺好看,但是品牌辨識度一下子就降低了,說不清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BMW Z4的車尾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它跟過去又短又窄的設計完全不同,現(xiàn)在是寬大且飽滿,橫向線條負責拉伸視覺寬度,縱向元素負責立體化,M運動套件的后包圍搭配黑色擴散器和雙邊共雙出排氣擁有很好的運動感,“Z4”字樣也采用了更為犀利的字體。要說唯一跟過去還有點關聯(lián)的,或許就是固定式擾流設計的“小鴨尾”得到了延續(xù)。
全新一代BMW Z4有且只有軟頂敞篷這一選項,BMW對此的解釋是要回歸初心。
對于BMW Z4的內(nèi)飾其實沒有必要介紹太多,跟全新3系如出一轍。雖然這套內(nèi)飾無論從視覺感受還是功能性上來說都很不錯,但是對于BMW Z4這種極具個性的車型來說還是應該有些自己的特色元素,至少在我個人看來,這套內(nèi)飾有些配不上外觀設計上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我們此次所試駕的這臺BMW Z4 M40i搭載的是代號B58的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340馬力,峰值扭矩500?!っ?,與之相匹配的是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這套動力組合無論是性能表現(xiàn)還是匹配度方面都堪稱是業(yè)界的標桿之一。
日常駕駛時,BMW Z4 M40i的表現(xiàn)更像是一臺GT車型,此時的油門響應、變速箱換擋邏輯、懸架表現(xiàn)都更為舒適,非常適合將敞篷打開,兜兜風漫漫步,休閑走街。如果想要展現(xiàn)出BMW Z4 M40i的全部功力,那就進入SportPlus模式吧,更快速的響應、更迅捷的降擋、更厚重的方向盤、更具韌性的懸架都在激勵著你向前奔跑。當然還有好聽的聲浪調(diào)校,轉(zhuǎn)速拉高時是非常標準的BMW聲調(diào),而在松開油門的時候還會有“啪啪啪”的回火聲。
全世界新車在更新?lián)Q代時軸距幾乎都會毫無意外地加長,但是BMW卻反其道而行之,BMWZ4的2470毫米軸距相比上一代竟然還縮短了26毫米。其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車輛擁有更好的操控表現(xiàn),而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圈速成績,根據(jù)外媒消息來看,BMW Z4 M40i在紐博格林北環(huán)賽道的成績已經(jīng)無限逼近甚至超越BMWM2了。
在一周的試駕之后,我對于BMW Z4 M40i可謂是“路轉(zhuǎn)粉”了,它可敞篷走街,可下場競速。或許63.3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對于這個“大玩具”來說并不算便宜,不過看看它的競爭對手們就會發(fā)覺,BMW還是很厚道的。此外,在試完BMW Z4 M40i之后,我對豐田Spura的強烈好奇心也被勾起,我非常想看看雖然出自同平臺,但是在豐田獨立調(diào)校之后,Spura會給人來帶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