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
【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教育部對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許多要求。這些要求意味著在以往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上,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將這些改革新要求與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來講,教師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專注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他們自我創(chuàng)新的能力。用新型的教學手段來改善以往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中存在的些許弊端。比如用“以讀促學”教學方略來與學生一起展開對語文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以讀促學”;策略分析
引言: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語文這一門課程是他們接觸語文知識全新的一扇大門。這個階段,也是他們重新認識語文這一學科所給他們帶來知識洗禮的重要階段。因為在這個時期,語文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仍然是陌生的。所以這個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除了完成自己的語文教學任務之外,還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指導,讓他們形成思考語文問題的思維。本文主要從“以讀促學”這個角度來對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展開探討,簡要地對其實施方法進行分析。
一、閱讀、朗讀對于學生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主要是教師將新理念的深刻內(nèi)涵轉(zhuǎn)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是學生拓展自己知識范圍的主要方法,朗讀則是學生背誦詩詞的必要手段。所以讀的重要性對于學生是不言而喻的。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對語文這一門課程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而興趣則是引導、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下去的理由。并且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能夠?qū)⒛切┢綍r可能注意不到的小知識點挖掘出來,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在考試過程中失分的現(xiàn)象?!白x”書可以幫助整個班級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也可以喚醒學生的大腦,讓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來上好在學校的每一門課程[1]。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語文早讀。在早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背誦詩詞以及那些重點的語段。因為在早晨這個階段,學生可能是匆忙地趕到學校,甚至有些學生可能還沒有從睡夢中清醒過來。早讀可以讓他們平復下來,也可以讓他們的大腦活躍起來,讓他們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嶄新的一天。并且在學生早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大聲朗讀。讀物可以是書本中的內(nèi)容,也可以是課外好書。好書開卷有益。讀好書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也能夠讓學生在道德層面上有一定地提高,不斷地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以及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這一門課程的興趣愛好。
二、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考慮到小學生的年紀尚小,所以小學生的語文教科書不像初高中那般復雜難懂,沒有晦澀難懂的文體,其中的內(nèi)容也并不是那種蘊含非常深刻的哲理的文章,反而是一些簡單易懂的優(yōu)秀篇章[2]。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在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習當中,教師主要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直觀地看到中國漢字組合的多樣性,還能夠從這個多樣性中看到因此產(chǎn)生的不同含義,體會文字的博大精深。閱讀對于小學語文的整體學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他們對于一些復雜的文字還不能全部認全,也不能很好地運用文字,所以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在閱讀課內(nèi)以及課外的書籍的時候,學生所掌握的相對應的語文知識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增長了。這樣不僅有利于激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對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科書中的“少年閏土”一文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在上課的時候,先把課文當中晦澀難懂的文字的發(fā)音和含義進行詳細地講解,以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很好地理解其表達的意思。在講解完復雜的字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對課文進行閱讀,并在此之前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地剖析,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任務式閱讀[3]。另外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和學生講解整篇文章的時代背景,以及少年閏土在課文之外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有利于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深意,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語文課堂中來,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三、教師可以向?qū)W生傳授簡潔方便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語文,進而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真諦
“讀”和“學”是緊密相關的,對于語文的教學,不論是小學階段,還是初高中階段,閱讀都是語文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么教師就應該將“讀”和“學”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合理地教導。教師應該如何讓“讀”來推動學生學習呢?一方面教師需要向?qū)W生傳授簡單有效的閱讀技巧,讓學生能夠?qū)W會自主閱讀,并且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進行適當?shù)卣?,對閱讀到的文章中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記錄,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和口語當中去。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文章之后對自己的親身感受進行記錄,例如教師在對小學六年級語文教科書中的“故宮博物院”一文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請學生談談自己在閱讀完之后的感受和心情,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語文學習的真諦[4]。
四、結束語
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尚小,對問題的思考不夠全面,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深入地講解文章中所蘊含的哲理,但是教師需要向?qū)W生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小樹立閱讀能夠推動語文學習的意識,以便學生能夠自覺地閱讀課外書籍,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另外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向?qū)W生傳授簡單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掌握到閱讀的精髓,進而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劉敏.小學語文以讀促寫教學研究與策略[J].語文課內(nèi)外,2020,000(009):322.
[2]小學語文課堂中以讀促寫有效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2020,000(002):27.
[3]王莉.小學生以課外閱讀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策略探討[J].語文課內(nèi)外,2019,000(029):222.
[4]文長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教研版),2019,000(001):22.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師專一附小龍河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