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開永
【摘 要】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擁有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的能力,讓學生在語文的世界里尋找自己喜愛的知識貝殼。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探索精神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要懂得為學生驅散學習路上的陰影,增強學生的探索信心,降低學生對探索的畏懼程度,推動學生對知識展開深入學習。
一、照亮生活的陰影——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生活的語文探索精神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需要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構建在一起,為學生照亮生活的陰影,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生活的語文探索精神。生活,在小學生的學習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力量,是學生接受語文知識,應用語文知識的大平臺,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教師利用生活可以為學生驅散生活的陰影,加強學生對生活中的語文知識的探索。
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學習周恩來同志的精神,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祖國的繁榮發(fā)展貢獻自己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周恩來同志的影像資料,列舉了人們紀念周總理的案例,讓學生在拓展的過程中,理解周恩來同志的精神,學習周恩來同志憂國憂民的思想。學生觀看影像資料后,對周恩來同志的形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習有關紀念周總理的生活案例后,看到了人們對周總理的喜愛和懷念,產生了探究的念頭。筆者便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讓學生看一看少年時期的周恩來同志是怎樣的。學生閱讀課文后,為周恩來同志的遠大理想所折服,認為少年時期的周恩來就已經擁有報效祖國的信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紛紛表示會在周恩來同志的影響下,繼續(xù)為祖國的發(fā)展而努力。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為學生照亮生活的陰影,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動生活的語文探索精神。
二、照亮問題的陰影——培養(yǎng)學生扎根問題的語文探索精神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需要將教學與課堂的問題構建在一起,為學生照亮問題的陰影,培養(yǎng)學生扎根問題的語文探索精神。問題,使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文字淺層,而是能夠深入到課文中,理解文章背后蘊含的深意。教師對學生設置問題,可以帶領學生走出學習的誤區(qū),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途中,拾取語文的精彩。
在學習“落花生”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描寫落花生來表達做人的道理的,讓學生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掌握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了閱讀,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思考:什么是落花生?作者為什么要將文章命名為《落花生》?文章圍繞花生描寫了哪些內容呢?你認為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都講了什么?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對課文進行了閱讀,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知道了作者通過描寫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談花生等一系列活動,表達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這一主旨,總結了問題的答案。這樣,筆者通過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為學生照亮問題的陰影,培養(yǎng)了學生扎根問題的語文探索精神。
三、照亮實踐的陰影——培養(yǎng)學生關注實踐的語文探索精神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需要將教學與學生的實踐構建在一起,為學生照亮實踐的陰影,培養(yǎng)學生關注實踐的語文探索精神。實踐,讓學生在積累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再逃避知識的應用,而是能夠利用自己的課堂所學,大膽展示知識的魅力。教師鼓勵學生實踐,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參與課堂的缺口,讓學生用自己的能力來填補學習的缺口。
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筆者為了使學生回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感受抗日戰(zhàn)士為趕走外來侵略做出的努力與犧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精神,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觀看了與狼牙山五壯士有關的電影,讓學生通過電影來感受當時的戰(zhàn)爭氛圍,看到外國侵略給中華兒女帶來的傷害,學習抗日戰(zhàn)士的精神。學生觀看電影后,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有了新的理解,知道了課文描寫了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大部隊和百姓轉移,與敵寇周旋,壯烈跳崖的故事。接著,筆者組織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模仿電影,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進行演繹,使學生深入到狼牙山五壯士營造的氛圍中去。學生在表演中更好地表現(xiàn)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形象,展示了狼牙山五壯士的精神,表達了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敬意。這樣,筆者通過為學生照亮實踐的陰影,培養(yǎng)了學生關注實踐的語文探索精神。
總之,本文通過為學生照亮生活的陰影、照亮問題的陰影、照亮實踐的陰影,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動生活的語文探索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扎根問題的語文探索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關注實踐的語文探索精神。
參考文獻:
[1]歐陽勇. 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實施的策略[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731-733.
[2]張恩澤.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感悟能力的措施探討[J].學周刊,2020(05):111.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普古鄉(xiāng)塘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