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
摘 要: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學好語言至關重要。葉圣陶先生曾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蓖ㄟ^熟讀成誦,讓書面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師用心、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充分調動各種因素來幫助學生,相信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并不難實現(xiàn)。
關鍵詞:范讀;情景;形式;評讀
朗讀,就是一個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也是閱讀教學經(jīng)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訓練形式[1]?!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各學段朗讀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翻開我們的語文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課都提出朗讀課文的要求,足見朗讀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聽、說、讀、寫是基本,朗讀是關鍵[2]。那我們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呢?近年來,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示范引領
馬卡連科曾說:“教師永遠是兒童模仿的典型?!睂W生的誦讀能否達到我們所預想的效果,教師的范讀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記得一次,我在聽一位老師執(zhí)教文言文《活見鬼》一課,在充分備課的情況下,以唱讀的方式來演繹。她在進行唱讀的時候,要求學生放下課本,“看”老師讀。老師在唱讀的過程中,用不同的語調、不同的表情,將文中兩個人物的心理活動演繹得淋漓盡致。在看到老師范讀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漲了,對學習更期待了。在接下來的朗讀中,學生不自主地模仿老師的樣子來讀,全身心地投入讀,慢慢與文本產(chǎn)生了共鳴。其實,教師范讀就是給學生提供了模仿對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它能一下子把學生帶進課本的情境中。當學生在全心聽讀的時候,他們不僅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韻律美,品味到了文言文的情趣美,還在聽讀的過程中想象了文言文的畫面美。
因此,教師示范朗讀就是一種“引領”,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其實就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當然,示范朗讀也要選擇好的時機,一般情況下,我都會選擇在孩子們讀得不盡如人意的時候,說:“讓老師也來試試!”
二、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
閱讀本身就是在分析別人的生活經(jīng)驗,這種概念在成年人的腦海中是有所認知的[3]。但是小學生不同,他們對閱讀更多的只是一種興趣或者說是一種被迫的受教育。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小學生所具有的無窮好奇心將會對他們開啟閱讀大門有非常良好的幫助。而這個時候小學教師應該扮演的角色就是去幫助小學生敲開閱讀的大門,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朗讀,就是讀者走進文章,將文章的情感意境再現(xiàn)出來,透過美的語言窺見美的世界。而興趣是學生學習最直接的動力。而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很符合他們認知心理水平的很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朗讀的樂趣。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來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幫助學生入情入境地誦讀。例如,在教學《聽聽,秋的聲音》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上節(jié)課,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你覺得秋天的聲音動聽嗎?美妙嗎?下面請認真看課文動畫朗讀”,并在此處設疑:“是啊,我們都覺得秋天的聲音猶如天籟般動聽!那請你想一想,你還在哪里聽過秋的聲音?它又是什么樣的?”孩子們聽得很投入,一個個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秋的美景中,去尋找秋的聲音。在品讀課文展開想象的時候,我也又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音樂《秋日私語》“請大家閉上眼睛,欣賞音樂”,教師進行引導:“八月秋天到,秋風瑟瑟地吹著,它帶來了一些涼意,葉子們紛紛告別了大樹母親,蟋蟀賣力地為他們唱著送別的歌;九月大地一片豐收,農田、果園、江河、大地一片金黃;十月寒霜登臺了,大雁與白云輕輕告別,愿來年春天再相見。這些是作者聽到的秋的聲音,那么,你聽到的秋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呢?”這樣的情境設計讓孩子自然而又合理地進行想象:秋天的聲音,是“啊哈”,青蛙準備去冬眠了;是“吱吱”,松鼠為過冬忙著找食物;是“哈哈”,農民伯伯豐收的笑聲……這種開放式的說話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又能讓孩子們產(chǎn)生一個共同的認知,那便是秋天的聲音真美妙,大自然真神奇!就這樣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了。
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文本,想象情景畫面,與文本親密接觸,進而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或者所要揭示的道理。學習語言,要靠語言的直觀感受,進而理解并積累。例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小山羊和小灰兔》一文,教師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小山羊在家等啊等啊……”這一句話時,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省略號,想象小山羊在家等小灰兔的時候都會想些什么?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又過去了,它又會想什么?在反復的朗讀中,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人物產(chǎn)生共鳴,進而深切領悟到守時守信的重要性。
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合理地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還能大大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2]吳秋來.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A].泉州師范學院繼續(xù)教育論文匯編[C],2004(8):482-484.
[3]王余光,汪琴.關于閱讀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J].圖書情報知識,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