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燕
摘? 要:在目前教育高度重視的背景條件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大眾對于子女高品質教育的追求,文本閱讀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老師看重并充分運用這一方法,教學成果顯著,學生語文水平顯著提升。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即便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有了更加進一步的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依然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此有關的教育人員應該予以重視。小學階段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講可以說是影響較深的,尤其是語文這門課程的教學,是作為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而文本閱讀是小學生進行知識補充的一個重要方式,故此,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而該文則是就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文本閱讀?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4(a)-0156-02
1? 激發(fā)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重要意義
文本閱讀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的基礎階段,教師就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其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如下重要意義:第一,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可以使得學生能夠盡快地融入教學內(nèi)容中,能夠更加懂得課本內(nèi)容以及知識,從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變得更加高漲,此時課堂的注意力也會相對集中,這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同時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此過程中對有關知識的掌握也會相應變得更加牢固,基礎知識也會變得更加夯實。與此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第二,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這樣一來,很明顯的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就逐步凸顯出來,以至于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善于將自身的想法與意見勇敢地表達出來,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也會越來越頻繁。第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在激發(fā)其文本閱讀興趣的過程中開始一步步構建起來,畢竟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最大動力,一旦學生培養(yǎng)了對閱讀充滿興趣的話,自然而然地會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久而久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將會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其后續(xù)閱讀能力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2? 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文本閱讀興趣激發(fā)中存在的問題
文本閱讀當前處于在一個發(fā)展的初級階段,處于一個逐步融入我國傳統(tǒng)教育環(huán)境,以及老師努力適應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的相互交融的過程,一些老師的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上,即便在新課改的不斷推行下,教師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方式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轉變,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細節(jié)性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逐漸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取代單一的教學模式,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從實際的教學中不難看出,由于教師過于注重教學方式,反而忽略了對教學內(nèi)容的把握,這樣就算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但是卻使得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規(guī)定有出入,對于學生而言,無法真正掌握一些實際的知識點。同時暫未掌握好文本教學的方式、方法,無法做到課堂內(nèi)容和文本教學合二為一,相互分離、彼此單獨進行,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其次,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導致許多老師依舊是在一味地用籠統(tǒng)式灌輸知識,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課堂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夠,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良性互動,甚至有些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花哨,教師在教學中對自身教學模式的改進過于形式化,從而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模式不能夠彼此適應,例如,教師在講授一些詩詞內(nèi)容時,會要求學生對詩詞的配圖展開豐富的想象,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不但對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沒有實質的意義,還會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其中最壞的結果就是整堂課下來學生學習內(nèi)容掌握并不太牢固,乃至老師對于學生有沒有掌握知識以及掌握多少缺乏足夠的了解。最后,文本教學與課堂教學缺乏一個完整的鏈接性,同時市場上的文本閱讀的教材良莠不齊,沒有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繪本與指定教材之間缺乏良好的銜接性,使得文本閱讀教學發(fā)揮的僅僅只是它本身的趣味性,并未真正達到它所具備的教學效果。導致文本閱讀教學失去其教學優(yōu)勢,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3?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3.1 注重對閱讀氛圍的營造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中,教師要想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的話,教師就更應該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個基礎的認識,這樣才可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以此來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這樣的話,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提升,其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也會逐步被激發(fā)出來,這將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過深的影響,所使用的教學模式也相對較為單一,這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帶來一定的阻礙作用,久而久之,課堂教學就會變得越來越枯燥乏味、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的,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會因此而大大降低。為此,教師應該從中汲取優(yōu)秀的經(jīng)驗教訓,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也要善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并極力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3.2 把握興趣引導時機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可能千篇一律,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進行文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的閱讀速度很快,有的學生則會相對較慢,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興趣時要把握住時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一方面,教師要引導一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精細化的閱讀,讓學生能夠掌握文章中的關鍵點以及重要的重點內(nèi)容,另一方面,對于理解能力稍差一點的學生,教師在引導其閱讀時,要學會在不同的階段為其做好相對應的引導提示,在此基礎上,還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閱讀思考,以此來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3.3 豐富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也有很大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試著從這一角度出發(fā),除了要向學生講授基礎的知識點之外,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發(fā)散和拓展,這樣才可以不斷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夠更加專注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比如,教師在講解《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時,除了為學生講解北大荒秋天的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教師的引正確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為學生展示北大荒不同季節(jié)的風景圖,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感嘆及思考,使其在書中找出描寫北大荒秋天的語句,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其知識結構,使其建立系統(tǒng)化的語文知識體系。
4?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教師應該注重對閱讀氛圍的營造,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豐富教學內(nèi)容,注重把握興趣的引導時機,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上閱讀,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其之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鐘燕.文本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激發(fā)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26):81.
[2] 趙萌.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初探[D].天津師范大學,2014.
[3] 陳淑華.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