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長燕
復習提示
1.利用序言、目錄迅速獲得對作品的整體印象。2.梳理作品中主要事件的前因后果和發(fā)展線索。3.以人物為板塊,了解主要人物的經(jīng)歷和性格特點。4.從蘇區(qū)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教育、經(jīng)濟等各方面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社會情況。
1.我到后不久,就見到了毛澤東,他是個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fā)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凸出。我在一剎那間所得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幾天里面,我總沒有證實這一點的機會。我第二次看見他是傍晚的時候,毛澤東光著頭在街上走,一邊和兩個年輕的農(nóng)民談著話,一邊認真地在做著手勢。我起先認不出是他,后來等到別人指出才知道。南京雖然懸賞二十五萬元要他的首級,可是他卻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文段選自《____》,在這之前,作者斯諾見到了____
(2)斯諾在一剎那對毛澤東的印象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分子,但是文中斯諾對毛澤東還有其他評價,請說說斯諾對毛澤東的其他兩個印象。
(2019年廣東深圳市中考語文試題)
2.《紅星照耀中國》曾譯名為《____》,作者是____國新聞記者斯諾,這是一部____作品。
3.紅軍大學的校長是一位28歲的指揮員,據(jù)說他從未打過敗仗,這位校長是____ 。
4.蘇區(qū)的教育部長____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但在50歲那年,他做出驚人之舉——離開家庭,離開四個兒女,放棄了長沙一所師范學校校長的職位,將他的余生都投入到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中。
5.周恩來在實踐中學會了“如何領導武裝起義”。他們將毛瑟槍偷偷運到市里,訓練了由300名槍手組成的“____。這個武裝組織是上海工人唯一的武裝力量。
6.安順場和大渡河的英雄被授予____,這是中國紅軍最高等級的勛章。
7.他留宿在一家旅館,僅有40名隨從,遭到政變頭目胡其朗率部襲擊。槍戰(zhàn)立刻打響,但在黑夜之中,暗殺者無法看清面目。有幾人將手槍對著他的腦袋,他激動地大喊道:“別向我開槍,我只是伙夫。別殺一個給你們做飯的人!”這些士兵摸了摸肚子,難以下手,于是將他帶出去進行更仔細的檢查。
(1)文中的“他”指的是誰?“他”因為這次事件得的諢名是什么?
(2)請結合具體細節(jié),說說“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至少兩個方面)
8.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紅軍機槍向敵軍碉堡開火,子彈都飛迸在橋頭堡上。敵軍也以機槍回報,狙擊手向著在河流上空搖晃地向他們慢慢爬行前進的紅軍射擊。
……
一兩個小時之內,全軍就興高采烈地一邊放聲高唱,一邊渡過了大渡河,進入了四川境內。在他們頭頂上空,蔣介石部隊的飛機無可奈何地怒吼著,紅軍發(fā)瘋一樣向他們叫喊挑戰(zhàn)。
(1)這是紅軍長征途中奪取哪座橋的戰(zhàn)斗場面?
(2)這場戰(zhàn)爭中,紅軍表現(xiàn)出了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9.以下幾則材料,是《紅星照耀中國》中不同人物對紅軍的不同評價,根據(jù)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材料一】南京方面說,紅軍不過是由“文匪”領導的一種新式流寇。他們銅墻鐵壁般地對蘇區(qū)進行新聞封鎖,不讓外界知道蘇區(qū)的真實情況。
【材料二】16歲紅軍“老表”“老狗”這樣說:紅軍教我讀書寫字,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夠操縱無線電,用步槍瞄準。紅軍幫助窮人。紅軍對待我們很好,我們從來沒挨過打,這里大家都一樣,不像在白區(qū)里,窮人是地主和國民黨的奴隸。這里打仗是為了幫助窮人,救中國。紅軍打地主和白匪,紅軍是抗日的。
【材料三】農(nóng)民這樣說:咱們國家以前有過免費學校嗎?紅軍把無線電帶來以前咱們聽到過世界新聞嗎?世界是怎么樣的有誰告訴過咱們?你說合作社沒有布,但是咱們以前有過合作社嗎?還有你的地,從前不是押給了王地主嗎?我的姊姊三年前餓死了,但是自從紅軍來了以后,咱們不是有足夠的糧食吃嗎?你說這苦,但是如果咱們年輕人能學會識字,這就不算苦!
(1)斯諾為什么要深入蘇區(qū)腹地去了解紅軍?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2)通過材料我們認識到紅軍是怎樣的一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