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媛媛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教學策略與理念均在發(fā)生持續(xù)不斷地變化。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主要場所。而師生之間的溝通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存在極為重要的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語言,使得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度均可以不斷提高,才能逐漸加強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本文簡要分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轉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9-0070-01
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給教師的教學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改進自身的教學語言時,不僅需要轉變自身傳統(tǒng)式的教學觀念,同時也需要轉換自身每天均需要進行的教學行為,讓小學語文課堂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語言性。從而更好地呈現(xiàn)出語言美和文學美,幫助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傳統(tǒng)式的教學語言已經(jīng)逐漸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教學目標與環(huán)境,致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能很好的養(yǎng)成,因此教師教學語言的改善是教學改革中一種必然性的改善,旨在幫助學生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成長。
1.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對話式教學語言的改革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均是采用灌輸式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而隨著社會結構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的不斷進化與發(fā)展,傳統(tǒng)式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逐漸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并且此時形式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形式屬于單向性質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效果并不顯著。而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通過良好的溝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知識。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學語言需要往對話式的方向發(fā)展,幫助學生與教師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關系。例如,在講述《太空生活趣事多》這一課時,本文旨在幫助學生在感受太空生活的有趣時,可以加強對生字詞的記憶,并激發(fā)學生的科學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太空生活的趣味性出發(fā),引導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均可以討論太空生活的趣味性。并說說太空生活哪些方面更為有趣,引導學生想象太空中還可能會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趣味性的引導,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大膽開口說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均得到充分鍛煉,從而可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2.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啟發(fā)性教學語言的改革
新課改背景下,教學語言的轉變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義。教學語言在改善的過程中,使得教師認清了自身在課堂中處于的地位。將自身擺在客體、引導者的位置上,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探究語文知識,養(yǎng)成較好的語文水平。而學生此刻處于學習主體的位置,這與新課程教育的相關標準也是相一致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重自身語言的啟發(fā)性,通過啟發(fā)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發(fā)散自身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問題來構成啟發(fā)式教學語言。例如,在講授《霧在哪里》這一課時。本文旨在幫助學生通過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體會霧的淘氣,從而可以體會自然景物中所蘊含的生活情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出與文章相符合的問題:一是霧把什么藏起來了?二是霧在哪里?我們?nèi)绾尾拍芨玫挠洃涭F這個詞?教師此時的語言有較強的啟發(fā)性,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啟發(fā)性教學語言重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同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也可以使用啟發(fā)性語言來點撥學生。使得學生可以觸類旁通,養(yǎng)成較強的學習能力。
3.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自主式教學語言的改革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學均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課程改革使得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極大的轉變,更多的讓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從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與獨立性,讓學生掌握會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性的探究來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較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一課時,本文旨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質,并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在自主學習中感悟到老屋的精神品質。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閱讀全文,并且也可以與同桌合讀。同時,教師也需要注重同學合作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學習課文。在學生合作的形式下,掌握較強的語文水平。自主性教學語言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開發(fā),從而給予學生獨立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來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全面成長。
4.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使得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語言均得到極大的改變,更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改善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改進后的教學語言需要可以使得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同時,教師的教學語言是需要不斷改善的,需要與不斷進步的社會現(xiàn)狀相結合,使得學生在未來可以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林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轉變[J].新課程(上),2017.21(06):70-70
[2]朱麗琴.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探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22(03):33-34
[3]范友悅.新課改背景下西藏小學漢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提升策略探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18(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