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惠
摘?要:為了提高初中地理中考復習效果,需要科學制定復習計劃,運用先進有效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最佳學習成效。本文結合本人教學中的一些經(jīng)驗,對初中地理中考復習的教學技巧進行探究。
關鍵詞: 初中地理;中考復習;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9-0181-01
地理作為中考學科,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搞好復習、讓學生取得理想成績?這是廣大一線教師長期不斷探索的重要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復習效果呢?本人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簡單總結了以下幾點經(jīng)驗。
1.合理制定復習計劃是提升復習效果的前提
為了做好中考復習,首先教師要深入研究中考考綱,針對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能熟練地對四冊課本考點知識進行整合和歸納,有的放矢的進行復習。
九年級中考復習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4月前完成),立足課本,夯實基礎。重視教材內(nèi)容重難點,扎實推進細化每個知識點,系統(tǒng)復習,為后面復習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階段(5月中旬前),專題復習,提升能力。針對第一輪復習中存在的薄弱和重點設立專題,采取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強化訓練。幫助學生總結歸納規(guī)律,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第三階段,真題專練,迎接挑戰(zhàn)。進行中考真題訓練,讓學生見題,練題,檢測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隨時補充提升。
2.科學應用教學方法是提升復習效果的關鍵
我們傳統(tǒng)對于地理學科的理解都是課上劃,課后背,孩子們付出了很多努力,收效卻不理想,從而挫傷了孩子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教師就要幫助孩子們找到輕松學習地理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復習效果。
(1)用好平面教學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能形象、直觀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間與時間分布規(guī)律。我們只有利用好地圖,把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做到知識融會貫通,才能輕松、直觀,一目了然的記憶。
體會到讀圖是地理學習的捷徑,嘗到了有趣學習地理的甜頭,孩子們學習興趣濃烈,讀圖意識強,發(fā)言積極主動。課堂中,隨時在筆記上書寫知識邏輯,用地圖記憶,再小組進行交流,學習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收效頗豐。
(2)用好輔助教學設備
地理學科的有些知識非常的抽象,學生不好理解。為了突破難點,我們要用好輔助教學手段,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
第一,用好教學儀器。地理教學儀器有很多。如經(jīng)緯網(wǎng)地球儀,讓孩子們把抽象的經(jīng)緯網(wǎng)知識一目了然,輕輕掌握重難點:通過孩子們親手操作地球公轉演示儀,把抽象的地理現(xiàn)象逼真還原,學生更易理解:采用拼圖模型可以直觀識記中國行政區(qū)劃,也可以進行各種競賽,加強記憶,比學生死記硬背記憶得更加深刻。
第二,用好多媒體。教學電子白板和班班通讓地理讀圖練習如虎添翼,它不僅方便教師將單一的地理知識進行全方位展示,幫助學生形成立體多元感知;同時也方便學生課堂互動分享;還可開展記憶小游戲,幫助學生糾正填圖中遇到的問題;尤其對于九年級緊張的四十五分鐘課堂,隨提隨用,不浪費時間;我們還可以制作、播放一些課堂教學微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如,氣溫降水氣候資料柱狀圖的繪制。這對于中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比較抽象,通過微課的使用,孩子們更能直觀的理解氣候資料柱狀圖的繪制方法。
(3)用好教學方法
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這些都體現(xiàn)出我們在教學方式上過于陳舊,學生機械記憶多、觀察動手少。那么,作為新時代的地理教師就要隨時反思,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一是讀圖析圖繪圖法:隨機使用各種地圖,培養(yǎng)學生析圖能力,把知識融會貫通于地圖中。如,經(jīng)緯線的學習(橫緯豎經(jīng)),中國的交通(四橫五縱)等,可以讓學生手繪進行講練,學生記憶深刻。二是情景教學法:為了吸引學生對于本節(jié)知識的興趣,我們常會采用唐詩、歌詞、趣味故事等情景吸引孩子們注意力,提高興趣。三是探究法: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把繁雜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落實到地圖上,印記在腦海中。改變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知識記憶深刻。四是比較法:比較法也常常使用,如,為了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大洲知識,可以用表格制定出比較內(nèi)容,通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主要河流、主要氣候類型、主要人種等方面的對比復習,把原來零碎、分散的地理知識組織起來,學生記憶變得簡單明確。如,“天氣和氣候”的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氣候類型”的比較……等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圖上進行觀察、對比,強化記憶。五是學案:對于學生來說,學案對識記地理知識也有很大的幫助,但要根據(jù)需要來使用。不能一成不變,節(jié)節(jié)套用,讓學生乏味。
當然地理課的復習,要針對不同的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復習方法,千萬不能千篇一律。即使是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的班級,應根據(jù)學生地理知識的基礎、接受能力、掌握情況等的各異作出深淺不同、高低有別的解答。
3.及時強化課后輔導是提升復習效果的保障
為了隨時掌控孩子們知識掌握情況,培養(yǎng)他們做題能力,適當要做練習、測試,不在多,在于巧。各個時間段,各種題型模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對于九年級的復習,做題過程中更要教會他們做題技巧和方法。對于學生個體差異要及時課后單獨輔導,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解決。
總之,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達到復習目的: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對地理教材越學越薄,越學越少;對概念、規(guī)律清楚,內(nèi)容熟悉;學會答題技巧和方法,取得理想的成績。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
參考文獻
[1]曾裕堯.現(xiàn)代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
[2]林小紅.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