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娜
摘?要:批注,即批語和注釋。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根據個人的閱讀體驗,寫出自己的感悟或質疑,這既是一種閱讀鑒賞,也是一種智慧的啟迪。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每個學生自己與文本最直接、最深入的接觸,而給文本寫閱讀批注,是學生加強與文本對話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9-0182-01
1.批注式閱讀法的含義
批注,是指學生在課文的閱讀過程中,隨時在書本上用一些符號或者文字寫下所思所想所獲所得等?!芭ⅰ笔介喿x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具體體現(xiàn),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閱讀的深化,是以書面形式表達閱讀體驗的閱讀實踐活動。作為閱讀教學的一種形式,“批注”式閱讀將起到融合文本、彰顯自我、砥礪思維、錘煉語言的作用。
2.批注式閱讀的意義
(1)激發(fā)濃厚的閱讀興趣
學生是閱讀文本的主體,新課標指出“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苯o學生不拘形式的自主批注空間,學生能自由暢想、自主參與,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好奇心,激起其樂于探究、盡情表達、獨立思考,促進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
(2)培養(yǎng)自主的閱讀習慣
葉圣陶曾說:“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養(yǎng)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終于能不待教?!睂W生自主批注,不是讓學生得到現(xiàn)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獨立閱讀,把課文讀懂,并有自己的體會,邊讀邊思提出疑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有助于學生良好讀寫方法、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3)批注式閱讀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在對文章進行批注之后,會有自己的感悟,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夠展開真正的交流。學生之間不同的想法在相互的交流中會碰撞出一定的思維火花,課堂上的氣氛也會比較活躍;學生在和老師相互的交流中,也會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真正地融入文章所寫的內容。在課堂的交流中,教師更多的是要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師要對學生的理解加以客觀的評價,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進行隨時批注,或把握和同學相互交流時比較精彩的部分進行批注。
這樣,教師也可以比較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投入課堂學習中,認真傾聽學習的內容。因此,批注式閱讀的教學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師高層次的語文教學。
3.批注式閱讀的策略
(1)感觸式批注—“情到深處淚自流”
俗話說:“情動而辭發(fā)?!薄案腥诵恼?,莫先乎情?!碧K教版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情感真摯,感人肺腑。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他們邊讀邊思考,當遇到能夠打動自己或者感受深刻的地方時,可以及時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下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
例如,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時,學生在第3節(jié)“受難的病友”的態(tài)度,他們的眼中“流淌著溫柔的深情”做了相應批注。老師講評時進行相應的指導“流淌”說明他們的感情發(fā)自內心,他們愛人民勝于愛自己的生命,他們對人民懷著“溫柔的深情”,才有對病魔的“憤怒”,才能飽含“堅定”的“信心”,“冷靜地”對病魔展開必勝的決戰(zhàn)。
學生對醫(yī)護人員戰(zhàn)勝病魔的決心和信心,他們對病人的溫柔的深情、他們冷靜地向病魔展開進攻的科學精神,就是他們“高尚的心靈”,我們從他們的眼中感受到了他們那高尚的心靈,對他們的事跡深受感動。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情感的動物,也是感性的,鼓勵學生在動情處批注,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真正讓學生有所感、有所得,走進文本深處,與作者產生共鳴,獲得對文本人物深刻的閱讀感受。鼓勵學生在動情處批注,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到有話可說,長此以往,還有助于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提升。
(2)質疑式批注—“ 一石激起千層浪”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辟|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zhàn),一種探索,更是人類發(fā)展和進步的動力。因此,在閱讀過程中,當學生對閱讀內容感到疑惑的時候,教師要鼓勵他們及時在旁邊把自己的疑惑批注下來,為課堂中與教師或同學的討論交流提供條件。長此以往,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有效培養(yǎng),而且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北師大四年級下冊《永生的眼睛》教學中,學生看到課題時,提出的質疑,“永生的眼睛”是什么意思?誰的眼睛永生了?再如《絲綢之路》一課,學生對絲綢之路產生的眾多疑問;絲綢之路誰開辟的?為什么要開辟絲綢之路?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聯(lián)系文本進行教學。
在學生就疑惑點批注以后,教師再引領他們解疑、釋疑,與文本進行密切對話。這樣教學,學生不僅從中感受到了批注式閱讀的價值,而且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在批注點的選擇上,鼓勵學生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批注,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對學生了解課文的情況有個初步的把握,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航向,從而真正達到答疑解惑、深層閱讀的目標。
批注是學生與文本的心靈密語,是學生內心情感的流淌,也是學生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通過給文本寫批注,既能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能促使學生豐富知識,提高創(chuàng)造力,張揚個性,從而實現(xiàn)對話教學與學生素養(yǎng)的有機整合。
參考文獻
[1]鄭志長.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
[2]倪燕,朱婷.批注式閱讀教學反思研究[J].語文建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