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華 朱秀蘭
導語
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總綱,它如同一根線,貫串全篇。文章的材料、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的選擇與運用,都要以中心為依據(jù)。有些習作大致瀏覽便可知所要表達的中心,而有些習作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看不懂要表達的是什么,這是因為有些同學在動筆前沒有明確寫作目的,信馬由韁,導致文章內(nèi)容空洞、散亂。實際上,同學們在寫作之前就應緊扣寫作要求,明確寫作中心。
寫作指津
中心是中心思想的簡稱,中心思想就是通過材料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中心突出就是指作文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并能讓這個中心貫串始終,統(tǒng)率所有材料。
那么,使文章中心突出的方法是什么呢?文章中心突出的關(guān)鍵在于圍繞中心選材、巧妙安排材料以及表達出正確、深刻的思想。
1.選擇什么樣的材料,才能使中心更突出呢?
應選擇熟悉、真實、典型、新穎的材料。
選擇熟悉的材料好處在于,因為熟悉,你才有話可說,文思順暢,避免“擠牙膏”的尷尬。選擇真實的材料會使你的文章更可信,更有吸引力,更易打動讀者,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怎樣才能使你的文章材料感覺真實呢?那就是把事情寫具體。例如,一位同學對另一位同學說:“哎,我聽說工商銀行門前發(fā)生了一起搶劫案。”這樣表述別人可能會半信半疑,但如果你把時間、地點、被搶者的年齡、當時銀行附近行人的反應等信息,具體清楚地說出來,就會增強實感,讓人毋庸置疑。
典型的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本質(zhì)、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質(zhì)、最能夠鮮明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節(jié)省筆墨,使文章短小精悍,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善于寫作的人都會根據(jù)表達中心的需要選取典型材料。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為了突出藤野先生認真負責的性格特點,作者選擇了“添改講義”這一典型材料;為了突出藤野先生對學生要求嚴格這一性格,作者選擇了“糾正解剖圖”這一典型材料;為了突出藤野先生熱情誠懇的特點,作者選擇了“關(guān)心解剖實習”這一典型材料。
同學們在作文中要怎樣選擇典型材料呢?應該學會在比較中選擇,選出最有利于表達中心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在比較時,要秉承“嚴格選材”的原則,也就是把我們記憶中的符合題目的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地篩選、衡量,看看哪個材料最有利于突出中心。這樣就能選出典型材料了。
新穎的材料就是指新鮮獨特的、能反映人物精神風貌、與時俱進、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材料。這樣的材料不會使閱卷老師產(chǎn)生千文一面的感覺,進而使你的文章因為新穎的選材,中心更加突出、獨特。其實,要選擇新穎而獨特的作文材料,也是有許多方法的,關(guān)鍵在于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中尋找新鮮材料。許多同學在作文時,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聽途說,胡編亂造,寫來寫去都是“媽媽送傘”“讓座”“扶老奶奶過馬路”之類的選材,也不思考此事自己是不是經(jīng)歷過,是不是有真切的感觸。選擇這樣的材料,不會使中心突出,也不會使文章富有吸引力。事實上,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性格各異,興趣愛好不同,經(jīng)歷也不同,把這些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作為材料,既熟悉又新穎,下筆就會文思泉涌。
2.材料已經(jīng)選好,怎樣科學合理地安排這些材料,使文章中心更突出呢?
對初中生而言,只要掌握詳略法、對比法、烘托法即可。
詳略法,即有詳有略地安排所選材料,例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詳寫了阿長給“我”買《山海經(jīng)》的事,其他事略寫,這樣就突出了阿長對“我”內(nèi)心需求的理解和關(guān)愛。
關(guān)于對比法,應該說魯迅先生是使用對比手法的高手?!豆枢l(xiāng)》一文就多次運用對比,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作比較,將二十年前后的楊二嫂進行對比,將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與現(xiàn)實中的故鄉(xiāng)作對比,從而使中心更鮮明、更突出。
關(guān)于烘托法有很多種,對于初中生來說,熟練運用環(huán)境烘托很有必要。例如《孤獨之旅》中,便通過茫茫無際的水面和像大山一樣的蘆葦蕩來影射杜小康的孤獨,從而突出了中心。
3.表達出正確、積極、新穎、深刻的思想感情,也能使文章中心更突出。
我們回憶學過的課文,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文章都因其獨特的見解、強烈的情感而膾炙人口。例如《岳陽樓記》,就是因為它耀眼的思想境界而流傳千載;《我的叔叔于勒》因一針見血地呈現(xiàn)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而讓人心靈受到啟迪和震撼。
總之,使文章中心突出既是寫作中的難點,也是關(guān)鍵點,只要大家在實踐中多用心、多思考,定能寫出錦繡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