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兆偉
摘要: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層建筑也日益增加。高層建筑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也給滅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文章通過對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中室內消防設施的使用策略進行研究,旨在能夠更好地提升高層建筑消防技術使用優(yōu)勢,從整體上推動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
關鍵詞: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室內消防設施;使用策略
高層公共建筑是高層建筑的重要類別,公共高層建筑一般可以劃分為辦公樓、商場、院校等多種用途,這些高層公共建筑具有使用功能復雜、人員密集等特點,一旦出現(xiàn)火災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可以有效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國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中室內消防設施的有效使用能夠起到積極的消防作用,是目前高層公共建筑中的必要結構,充分全面地掌握室內消防設施的具體應用技術和效能,能夠更好地提升高層公共建筑的消防能力。
1高層公共建筑的火災特點分析
1.1高層公共建筑內人員數(shù)量較多
高層公共建筑由于使用空間較大,往往能夠容納較多的人員。一旦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大量的室內人員難以及時疏散,如果對滅火救援工作實施的不及時或者不全面,將會造成高層公共建筑內大量人員的滯留和恐慌,從而出現(xiàn)群死群傷事故。高層公共建筑的火災事故中,很多死亡案例都是人員恐慌下互相踩踏以及不能及時疏散而吸入大量濃煙中毒引起的,這就需要高層公共建筑消防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員數(shù)量較多的因素。
1.2高層公共建筑中結構較為復雜
隨著高層公共建筑在人們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多,高層建筑結構也日趨復雜。高層公共建筑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空間單元的隔斷和劃分,這種建筑結構能夠使高層公共建筑使用效率提升,但同時也會造成火災隱患的增加。高層公共建筑結構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往往會配置大量的輔助性設施等,這些設施往往具有較強的可燃物性,使得火災預防的難度增加。在高層公共建筑發(fā)生火災時,由于建筑物內部空間比較大,大量的空間隔斷會干擾火災探測系統(tǒng)功能的有效發(fā)揮,從而給滅火救援帶來較大的阻礙。
1.3高層公共建筑中火勢蔓延較快
高層公共建筑中有較大的內部空間,除此之外還有電梯井、設備井、通過管道等空間,在發(fā)生火災時會具備煙囪的作用,這些空間會形成較強的空氣氣流流動效應,在充分的空氣接觸下使火災更加猛烈。火災產生的大量濃煙從底層沿著高層公共建筑的各種管道井擴散到建筑物頂層,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一般只需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從而造成火勢難以控制。
1.4高層公共建筑材料燃燒產物有害
高層公共建筑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裝飾所使用的材料較多,如墻壁使用的涂料、裝飾用的化纖以及木材等,這些都是具有較強可燃性的材質。目前裝飾裝修材料多為高分子聚合物,這種材質的建筑裝飾材料一旦遇到火星等可燃條件,會形成毒性比較大的燃燒產物,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等。這些有毒氣體會通過呼吸道快速進入人體,使人體產生中毒反應,如頭暈、窒息,嚴重時會致人死亡。
2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中的注意要點
2.1要注意高層公共建筑物內防煙
高層公共建筑物的防煙設施設計有多種方式,目前較為常見的防煙措施有自然防煙方式、機械防煙方式、智能防煙方式等。在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設計中要根據(jù)高層建筑的使用要求具體來設計相應的防煙措施。高層公共建筑的自然防煙設計,一般是利用建筑結構中的樓梯、過道等來進行防煙。高層公共建筑結構設計中,可以在上述場所安裝能夠打開的窗戶,一旦高層公共建筑中發(fā)生火災并出現(xiàn)大量濃煙,可以通過開窗進行排煙。機械防煙方式是利用機械設備構成排煙系統(tǒng),并能夠通過高層公共建筑內部的控制室進行排煙控制。排煙系統(tǒng)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高層公共建筑的空間和功能區(qū)域,如電梯內部、走廊等空間都要安裝排煙系統(tǒng)的終端。智能防煙方式是在機械防煙方式基礎上發(fā)展的,利用信息智能技術作為控制途徑,能夠在無人情況下自動檢測高層公共建筑內的煙霧濃度等,并將檢測到的煙霧信號傳遞到智能控制終端進行分析和判斷,一旦達到火災預警范圍會自動開啟防煙系統(tǒng)。智能防煙方式是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不僅能夠極大提高高層公共建筑的防火防災能力,同時也大大減低了人工巡視的壓力。
2.2要注意高層公共建筑物內鋪設水帶
高層公共建筑內部還要注意水帶等消防基礎設施的預備。高層公共建筑物在發(fā)生火災時容易出現(xiàn)消防水量不足或者水壓不夠等情況,這就需要高層公共建筑在設計建造中要充分考慮到滅火救援的情況,可以在高層公共建筑物內部沿著電梯和樓梯等空間結構進行水帶鋪設。高層公共建筑物內的水帶鋪設能夠有效避免火災發(fā)生時完全依賴外部供水系統(tǒng)的限制,并不需要在高層公共建筑的每一層都鋪設水帶,建筑設計中可以每隔一定層數(shù)進行鋪設,從而既能夠滿足消防滅火救援需求,又能夠控制高層建筑造價。在鋪設水帶的高層公共建筑內,要定期做好供水干線的巡視檢查工作,對老舊的供水端口設備要及時更換,從而保證高層公共建筑的滅火救災性能。
3高層公共建筑室內消防設施的使用途徑
3.1高層公共建筑的滅火設施使用
高層公共建筑的主要滅火設施包括消防栓、消防噴頭等。消防栓屬于傳統(tǒng)滅火設施,其主要特點是靈活和經濟效益性,在高層公共建筑中發(fā)生火災時,最初的火災階段一般火勢較小,范圍較為集中,這時可以使用消防栓進行快速滅火,給人員疏散提供寶貴的時間。高層公共建筑內每一層的上方都會設計消防噴頭,消防噴頭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電子感應裝置來感應煙霧,在煙霧達到規(guī)定濃度后激發(fā)噴灑開關進行滅火。高層公共建筑的消防噴頭是與建筑的供水干線之間連接的,當噴頭開關打開后會直接噴灑出自來水控制火勢蔓延。
3.2高層公共建筑的排煙設施使用
高層公共建筑從整體格局上可以分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高層公共建筑的排煙設施要貫通于高層建筑物,排煙設施在運行中需要對排出的濃煙進行快速抽離和疏散,因此在高層公共建筑設計中要擴大排煙道的寬度,從而保證在火災發(fā)生時大量濃煙能夠在對人體造成傷害前排出高層公共建筑內部。高層公共建筑還要根據(jù)內部空間的使用功能進行排煙管道設計,在人員較多的內部空間、封閉的內部空間以及可燃物較多的內部空間中,可以增加排煙設施的數(shù)量。除此之外,高層公共建筑的電梯和樓梯等用于火災疏散人員的結構中,還要設置正壓機械送風設施,這種設施能夠在火災發(fā)生時產生風力用以阻止走道內的煙氣流向樓梯或者電梯,從而幫助高層公共建筑內的人員安全的撤離和疏散。
4結語
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中的室內消防設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因此在高層公共建筑設計上要充分考慮高層建筑的滅火特點以及防范要求,加強高層公共建筑滅火救援中室內消防設施的使用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