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迪
按照教材提示做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實驗,現(xiàn)象多、反應速度快,由于用手觸碰瓶壁的時間很短,無法清晰地感受到“變涼”這個伴隨現(xiàn)象。另外,在觸摸中容易碰落玻璃蓋片,導致氣體“逃逸”,不利后續(xù)實驗的開展(如圖1)。
在用傾倒法“澆滅蠟燭”時,由于受所收集的氣體量少、學生操作不熟練、氣體未能倒在適合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不能順利地“澆滅蠟燭”,導致實驗失敗,同時還容易把瓶中的液體倒出(如圖2)。
我們嘗試利用更便捷的器材來改進實驗,解決上述問題。
實驗材料
氣球、硬質(zhì)礦泉水瓶、底座、數(shù)顯溫度計、去頭去尾并帶開關(guān)的輸液軟管、2支長短不一的蠟燭、蠟燭架、一片易拉罐金屬皮、燒杯、熱熔膠槍等(如圖3)。
制作方法
1.在礦泉水瓶底部對側(cè)各開一大小合適的孔,分別塞入輸液軟管和數(shù)顯溫度計探頭,并用熱熔膠密封(一定要保證氣密性良好)。
2.將礦泉水瓶底部用熱熔膠固定在底座上,把數(shù)顯溫度計顯示屏用熱熔膠固定在底座上部的顯眼處。
3.把易拉罐金屬皮卷成管狀固定在燒杯上壁,用于對接軟管,便于控制氣體進入燒杯的方向。用金屬片制作一個蠟燭擺放架,并把蠟燭固定在上面,方便蠟燭拿進拿出。
4. 將氣球嘴扣在瓶口上,作為氣量指示球。
使用方法
1.預先按3:1的比例將醋和小蘇打分別倒入瓶子和氣球中。
2.一手握瓶子底部,一手豎起氣球后同握瓶底,靜靜感受實驗變化。
3.數(shù)顯溫度計讀數(shù)降低,說明溫度在降低。
4.打開開關(guān),排空瓶中的液體,關(guān)閉開關(guān)后,獲得一整瓶氣體。
5.取出放有兩支長短不一蠟燭的燒杯,點燃蠟燭,然后沿瓶壁灌入氣體,看到蠟燭由下而上熄滅(如圖4)。
實驗優(yōu)點
改進后的裝置能讓學生清楚、細致地觀察到反應時的多個伴隨現(xiàn)象,他們能清晰地聽到“呲呲”的聲音,手也能明顯感受到瓶壁變涼,同時看到氣球明顯鼓起。
通過增加軟管和開關(guān),使學生易于控制氣體灌入的量與方向,使實驗速度可控,且操作簡便。
如果所剩氣體很多,還可以把氣體引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其是否變渾濁。排出的液體可用pH試紙檢測其酸堿度,與檢測白醋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