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華 劉映雪
一、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存問題分析
高中生物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必學科目,對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理科生或將來從事生物學行業(yè)的學生來說,更是能夠對其人生發(fā)展方向起到關鍵性作用.但就當前我國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來看,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高中生物課程實踐性不足.
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具有突出的實踐性特征,學生只有在參與各種實驗的基礎上才能充分了解生物的出生、成長及細胞分化、分裂的具體過程.但在高中生物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生物實驗的開展會浪費教學時間,且不能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性地忽視生物教學實驗的開展,僅讓學生機械地學習記憶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活動的開展逐漸將知識的實用性作為了主要目標,因此傳統(tǒng)的純理論性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要求,阻礙了實際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的統(tǒng)一.
2.高中生物教學資源不夠豐富.
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往往是以生物課本中的相關知識為基礎的,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雖然能夠使得學生所學習的生物知識更具有考試針對性,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吸收課本知識而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但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眼界,無法將高中生物課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由此也就違背了新課改背景下對綜合實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
3.高中生物教學方式機械固化.
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高中生物課程開展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多是教師進行單方面?zhèn)魇诘臋C械固化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實現(xiàn)書本內容的快速講解及考試重點的突出傳授,但卻會導致生物課堂呈現(xiàn)出枯燥乏味的特征,阻礙高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形成,從而也就會對高中生物教學效益的發(fā)揮起到阻礙作用.此外,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的評價方式也較為呆滯刻板,即以理論知識的考查為主要評價內容,而不注重學生對生物實驗操作的掌握情況、身邊生物現(xiàn)象的了解情況等實踐能力的考查,最終導致生物課程的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最優(yōu)化實現(xiàn).
二、新課改下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轉變措施
以上文所分析的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基礎,本文認為應當對我國高中生物的教學方式予以轉變處理,具體建議措施如下:
1.努力實現(xiàn)教學理論性及實踐性的統(tǒng)一.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程的開展需要將培養(yǎng)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及實踐知識的綜合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理論性及實踐性的統(tǒng)一.具體來說,高中生物教師應當提高對生物實驗的重視程度,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實現(xiàn)理論教學活動與實驗教學活動的協(xié)調開展,保障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學會生物實驗的操作技能并從實驗中獲得對生物知識的更為直觀的體驗及感受,最終實現(xiàn)高中生物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2.積極擴充生物教學資源來源及渠道.
生物學科教學資源的不足是導致學生生物學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全面深刻的重要原因,因而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積極擴充教學資源的來源與渠道.在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將計算機網絡技術融入到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是實現(xiàn)這一方面轉變的有效措施.這是由于計算機網絡平臺上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及信息,能夠對高中生物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進行全方位的補充,且教師可以根據(jù)自身教學需要及學生學習需求隨意篩選教學資源,由此不僅能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豐富化還能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便捷化.
3.盡量優(yōu)化高中生物教學及評價方式.
新課改不僅要求教師將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還要求教師將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固化機械式教學方式,改變單向的知識傳授方法,積極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網絡平臺學習等新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xiàn)在保障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學習的興趣.
總的來說,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行對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關教學工作者必須對當前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以實現(xiàn)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活動與新課程標準各項要求的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