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國際學生“中國新詩”混合翻轉式教學的實驗報告
      ——以徐志摩《再別康橋》為例

      2020-06-01 10:01:46葉瓊瓊
      關鍵詞:再別康橋習題課堂教學

      葉瓊瓊

      ( 武漢理工大學 法學與人文社會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隨著對外漢語學科的深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專家呼吁重視文化課程,很多高校對外漢語教學部門設置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課,新詩篇目被列入其中。但與理論上的日益重視相反,在實踐中,中國新詩的教學被視為“冷門”,教師忽視學生間的差異,多消極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練習-輸出”教學模式,教學效果長期處于自發(fā)的低水平狀態(tài),這限制了該門課程的發(fā)展。因此改進中國新詩教學方法,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外漢語學科深入發(fā)展的應有之義。

      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由來已久,粗略分為4個階段:赫爾巴特提出四段教學法:一是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該模式重視知識的系統(tǒng)傳授和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化,同時強調教師主體性,但忽視了學生主體性。二是凱洛夫提出的五步教學法。他把教學過程分為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這五個步驟,這個教學模式進一步強調教師主體性,但仍然忽視學生的“學”。三是任務型教學法。教師根據(jù)特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具體的任務,學生通過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步驟和方式,在實踐中達到教學目標。該模式重視學生主體性,但在實踐中課堂管理易“放”難“收”,評價難以精確。四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借助信息技術,課前將學習內容以微視頻等形式上傳到網上讓學生自學,然后將學習中產生的疑問放到課堂上討論,對知識進行內化和深化。該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重大突破,既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也強調教師“引導”與“設計”的核心作用,同時激發(fā)學生自我學習的潛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能力,使個性化、差異性學習成為可能。(1)沈庶英.翻轉課堂“三步十環(huán)節(jié)”班級教學模式構建探索——以商務漢語翻轉學習為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9,(6).但該模式在實踐中出現(xiàn)很多問題:一是過多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課前學習教師沒有進行精心設計和引導,學生自學處于自發(fā)狀態(tài),能力弱的學生學習效率不高;二是缺乏強有力的監(jiān)控和約束,自律性差的學生往往完不成自學任務;三是討論流于形式,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少數(shù)學生在討論中基本不開口。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通過長期實踐,摸索出一套“一個中心,兩個主體,三個階段,多種考核方式和答案多樣化”的混合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一個中心是指課程學習目的,教學活動圍繞這個目的進行。兩個主體是指教師和學生在這個教學模式中都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推動者,畫龍點睛者,總結歸納和深化拓展者;學生是學習者,探究者,質疑者,發(fā)現(xiàn)者和變化者,在教師的引領和點撥下,在激烈的課堂討論中,在延伸拓展的練習中,學生知識得到積累,思維方式發(fā)生變化,學習方法逐漸形成,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三個階段是指課前知識輸入,課堂知識內化,課后知識拓展三大階段?!岸唷敝缚己朔绞蕉鄻踊?,不再以期末考試作為主要評測標準,而是對線上學習成效,課堂表現(xiàn),課后習題檢測與學習報告等教學活動的各個階段表現(xiàn)予以綜合評測?,F(xiàn)以《再別康橋》為例,對“一二三多”教學模式進行具體闡述。

      一、從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看“一二三多”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教學主體要清楚漢語是母語和非母語學生帶來的教學差異。教學內容《再別康橋》流傳面廣,詩歌藝術價值高,語言通俗易懂,能產生較大吸引力。教學對象大多由三類學生組成,一是交流生,交流時間多為一年,有比較強烈的學習意愿,自控力較強,是非常容易達成目標的教學對象,漢語水平大多是HSK五級或六級,年齡大多在18~22歲之間,國籍多為韓日。其次是自費生,他們多是為了外貿、人際交往等目的進高校學習漢語,學制多為一年,少數(shù)延長到兩年。他們也有比較強烈的學習愿望,但是自控力略差,不能保證高出勤率。他們的語言技能水平不均衡,口語和聽力較好,達到或超過了HSK六級水平,但是讀寫程度較低,大概在HSK四級左右。他們年齡跨度比較大,大致在25~40歲之間,性格外向,大多來自非洲。第三類是碩博研究生,他們待在中國的時間一般為3到5年,漢語水平參差不齊,在3~6級之間,他們有強烈的融入周圍環(huán)境的愿望。他們的年齡在25~45之間,自律性強,非常配合老師,但是部分年齡大的學生比較害羞,不敢開口,理解力稍弱,這類學生大多來自非洲、中東或西亞。這樣的班級像一個大拼盤,文化背景、年齡、學習動機、智力水平、漢語水準都有很大差別,若采用傳統(tǒng)講授法,顯然只有部分學生可以達成教學目標。若采用“一二三多”課堂教學模式,可最大限度彌合這些差異。同時這些學生都有比較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初步具備漢語語言技能。這為實施“一二三多”課堂教學模式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二 、實施“一二三多”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

      本課堂教學目標,首先是讓國際學生了解中國新詩藝術特點,初步學會鑒賞新詩,進而加強對現(xiàn)代中國人思想感情的了解,從而增加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其次是通過學習新詩幫助國際學生提高語言技能,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故本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首先是教學內容的 “翻轉”設計:

      (1)區(qū)別中國學生與國際學生不同的語言背景,進行語言知識的翻轉。《再別康橋》中特有的“雅”詞和生僻詞比較費解,如“作別”“放歌”“漫溯”等。這些內容“翻”到課前讓學生自學。教師制作微視頻、課件,提前一周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學生自主學習,有不懂的地方,發(fā)到網絡教學平臺討論區(qū),懂的學生答疑或教師在線答疑。

      (2)區(qū)別中國學生與國際學生不同的文化背景,進行時代背景與人物背景知識的翻轉。不了解現(xiàn)代中國國情與徐志摩人生經歷,就很難領會詩中復雜情感。根據(jù)關鍵詞上網搜索相關資料(可用翻譯軟件),觀看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指定片段(配英文字幕),有不懂的地方,在討論區(qū)提問,懂的同學答疑,或教師在線答疑。

      (3)詩歌朗誦藝術的翻轉。提供《再別康橋》經典朗誦視頻,要求學生體會詩歌朗誦藝術特色,學習朗誦《再別康橋》。

      (4)詩歌藝術鑒賞的翻轉。錄制短視頻,講解詩歌藝術特點,針對視頻所講內容提問。學生觀看視頻,在網絡平臺討論區(qū)充分展開討論。

      其次是教學方式的設計:

      (1)教學活動以分組方式進行,盡量讓不同水平學生搭配為一組。

      (2)整個教學框架分為課前知識輸入,課堂知識內化,課后知識拓展三大階段。輸入階段:教師提供文字資料、視頻、課件、任務清單以及測試習題等,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自學;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資料和任務清單進行有關知識點的學習與討論,并完成初步測試。內化階段: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專題匯報,每個小組一個專題,同時其他小組對匯報情況進行質疑或補充。匯報完畢后,教師對匯報情況進行評點和補充,然后就某個專題進行深入講解。拓展階段:學生完成第二輪習題評測,在網絡平臺上提交本課學習報告,進行延伸閱讀。這個過程列如圖1:

      圖1“一二三多”課堂教學模式流程圖

      由上圖1可以清晰看出,三個階段教學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一階段學習成效是后一階段的前提和基礎,決定了后一階段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第一階段教師的設計、引導以及所提供學習資料的優(yōu)劣是學生能否開展有效自學的關鍵,合理的任務清單可以保證學生有條不紊地展開自學,高質量的短視頻與難度恰到好處的文字資料可讓學生興致盎然地高效率學習,必須提出問題、準備專題匯報的要求和檢測習題的設置對自學有較好的約束和監(jiān)督作用。第二階段“教學相長”,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推動,學生專題匯報如果比較深入、全面,教師專題講解可向更深處開掘,深刻的講解可進一步開啟學生靈感,激起下一輪討論。這一輪對教師備課提出更高要求,教師要預估學生自學成效,可按照優(yōu)-良-差3個等級準備三套預案,專題講解內容要根據(jù)學生專題匯報和討論的情況作靈活調整。學生討論的問題主要從課前自學所提出的問題中產生,討論前對所有問題要進行刪選,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可按照具體情況對問題進行增刪。這個階段課堂內容不是固定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討論側重點會有所變化。若課堂討論偏移教學主題,教師要進行干預,讓討論重點回歸主題。第三階段考核分為必做和選做兩個部分,答案是開放的,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差異。

      三、“一二三多”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以《再別康橋》為例

      (一)線上知識輸入階段

      教師:

      1.提供背景資料:教師提供時代背景資料,包括文字、音像、網址等。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查閱更多資料。

      2.提供朗誦范本:要求學生反復跟讀,體會詩歌優(yōu)美韻律和朗誦藝術特點。要求學生上交朗讀視頻。

      3.設計任務清單:教師按照“字-詞-句-篇”以及“發(fā)音-理解大意-解讀藝術特點-領悟情感”的順序來設計任務清單,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且每個小組必須提出至少3個問題。任務清單包含的內容如下:

      (1)清除閱讀障礙:會讀每一個字,理解詞匯和句子的意思,尤其是生僻字以及詩歌中特有的“雅詞”的發(fā)音和意義,理解詩歌大意。

      (2)朗讀:看視頻,聽朗誦,熟練朗讀《再別康橋》,體會朗誦藝術的特點,鼓勵背誦。

      (3)了解時代背景:了解徐志摩生活時代特點及其人生經歷。

      (4)分析詩歌藝術特點:從音樂美、畫面美、建筑美,情感特點等角度設計問題,分析詩歌藝術特點。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悟出詩歌的藝術特點是如何形成的。

      4.錄制短視頻,視頻內容與任務清單上的問題盡量對應。

      5.設計習題,對留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第一輪檢測,題目較簡單。

      學生:

      1.分組。

      2.掃清閱讀障礙,操練發(fā)音,理解字、詞、句的意義,領略詩歌的內涵。(注意三類詞匯:生僻詞、雅詞、特色詞)

      3.朗讀:觀看視頻,反復練習朗誦,注意停頓和重音,將自己最好的朗誦音頻發(fā)到網上供教師和同學進行評點。(教師打分)

      4.了解背景:查閱背景資料,理解詩歌時代特色和詩人寫作背景。

      5.視頻學習:看短視頻,了解新詩藝術特點。

      6.討論清單:小組討論任務清單,提出疑問,在網絡教學平臺發(fā)出。

      7.準備匯報:各組抽簽選一個專題,準備課堂匯報。匯報內容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協(xié)作完成。

      8.做習題:完成第一輪習題。

      教師提前一周下達學習任務,學生在一周內完成。

      (二)線下知識內化階段(課堂討論和講解)

      1.匯報:小組匯報學習成果,一個小組匯報完畢,其他小組進行質疑和補充。

      2.點評:教師點評。

      3.討論:匯集網絡平臺的問題進行討論。

      4.答疑與專題講解:教師答疑,并就代表性問題進行深入講解。

      5.總結:教師總結,并讓學生自評、互評學習得失。

      這個階段為2個課時,一半時間學生小組匯報,另一半時間教師答疑并做專題講解,根據(jù)每一屆學生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兩部分時間的分配。

      (三) 知識拓展階段

      教師:

      1.設計習題:教師設計第二輪檢測習題,這輪難度大,對知識進行深化,重點啟發(fā)學生在了解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基礎上對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特點進行思考。答案是開放的,只要符合歷史事實,言之成理,教師即予以較高評價。

      2.拓展:提供拓展資料,如《偶然》等,學生進行朗誦、鑒賞、評論。

      3.比較:要求學生尋找本國類似作品,進行比較閱讀。

      4.考核:教師從課前預習成效、課堂表現(xiàn),課后拓展3個部分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

      學生:

      1.完成第二輪習題。

      2.提交300~500字學習報告。

      3.鑒賞拓展資料。

      4.尋找本國類似作品進行對比閱讀。

      5.仔細分析考核成績,尤其是評語,總結得失。

      上述作業(yè)3天內完成,其中1、2、5必做,其他選做。

      四、 “一二三多”教學模式的特點

      本教學模式是混合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新詩教學中的應用,有如下特點:

      1.本模式的“翻”是引導與探索。所謂“翻”并不是單純把知識放到網上讓學生自學;而是通過精心的設計引導學生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的先驅伯格曼(J.Bergman)和 薩 姆 斯 (A.Sams)認為有些內容通過視頻學習非常有效,有些必須由學生課前獨立發(fā)現(xiàn),有些最好在課堂上直接講授,還有些則需要通過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來完成。(2)BERGMANN J,SAMS A.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ion,2012:109.“翻”的內容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層次,學生學習時會經歷一個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過程,這符合學習規(guī)律,能消除留學生“畏難”心理,獲得自我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快樂與成就感。

      2.本模式倡導雙向主體。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為學習中心,該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弱化了教師的作用。在“一二三多”教學模式中,兩者都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沒有教師引導和精心組織,學生不易找到正確學習途徑,往往在詞匯層面就敗下陣來。沒有教師對問題的搜集和整理,討論就容易流于形式;沒有教師講授、評點、歸納、總結,學生獲得的知識就不易內化和深化;沒有教師的拓展作業(yè),學生的認識得不到升華,能力得不到更大提高。無論哪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要付出大量心血,無論是搜集材料、組織教學、及時答疑、準確點評還是敏銳發(fā)現(xiàn)教學中問題并及時解決等,都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yè)水準以及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教師要更新知識儲備,提高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與時俱進。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二者齊驅并進,水乳交融,互相推動。

      3.本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套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羅可 (A.Roehl)等在論及翻轉課堂的意義時指出:“如果教學目的是為了產生理解,那么教育者就必須從知識和事實的死記硬背轉變?yōu)椤疃葘W習’,即通過‘積極和建設性的過程’來發(fā)展理解?!?3)ROEHL A,REDDY S L,SHANNON G J.The Flipped Class room:An Opportunity To Engage Millennial Students Through Active Learning Strateges[J].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2013,(2).可見,翻轉課堂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在于使課堂學習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另一方面則強調“積極和建設性的過程”。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呈現(xiàn)出積極和建設性的過程,則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就呼之欲出了?!吧疃葘W習是學習者作為主體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翻轉課堂不只是讓學生死記一些基本知識和事實,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形成對知識的深度理解……不只是著眼于知識,而是十分關注學生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獲取相應的學習方法?!?4)毛齊明,王莉娟,代薇.高校翻轉課堂的實踐反思與超越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9,(12).習題、任務清單、專題匯報等種種教學設計都是為了用多樣活動代替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引導和驅動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獲得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4.本模式始終圍繞“促進國際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提高國際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個核心目標進行。教學設計首先要清除語言障礙;其次不能流于淺層面的學習,避免挫傷國際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情,國際學生是成年人,有較強的認知能力;再次是文化障礙的清除,比如討論徐志摩人生經歷時,也門穆斯林學生不能理解為何徐要離婚,因為穆斯林允許一夫多妻;匈牙利學生不理解為何張幼儀離婚后,還幫徐侍奉雙親,打理家事。不同文化在討論中產生強力碰撞。通過翻譯、討論、講解,經過教師的層層引導與學生間相互的激發(fā),學生對詩歌達到了深層理解,對很多句子在具體場景中的運用有了深刻體會。

      5.本模式中“翻”和“轉”的內容不是固定的,“翻”與“轉”的時間也不固定。該模式有很大的靈活性。面對不同漢語水平、不同國籍、不同年齡、不同學歷甚至不同性別、不同經歷的學生,“翻”和“轉”的內容應有所不同。教師要通過學生網上自學、討論和課堂專題匯報環(huán)節(jié),敏銳地發(fā)現(xiàn)哪些內容學生已掌握,哪些還沒掌握,哪些有文化沖突(這一點在國際學生教學中尤其重要),從而靈活調整專題講授和延伸拓展內容,靈活調整“翻轉”的時間。因為“翻轉課堂不必模式化,也不能模式化……翻轉課堂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反撥,是指明一個方向,而不是規(guī)定一個模式。教學應該是在此方向上的靈活創(chuàng)造,而不是對某種固定模式的簡單模仿……翻轉課堂圍繞學生學習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而展開,其過程必然是生成性的,因而是最難遵循固定模式的。如果強行固定其步驟并保持步驟間的線性聯(lián)系,則反而會違背其本質追求?!?5)毛齊明,王莉娟,代薇.高校翻轉課堂的實踐反思與超越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9,(12).

      6.本模式的考核方式多樣化,習題答案不唯一。在本模式的教學活動中,認知、體驗、感悟、拓展類問題答案不是固定和唯一的,而是開放的,鼓勵學生根據(jù)自我認知提出創(chuàng)見。比如“輕輕”這個詞,讀出了什么感覺?有的學生說讀出了詩人小心翼翼,不想承受離別傷痛的感覺;有的說“輕輕”有一種輕微彈跳感,增加了音樂性;有的說有“珍藏”感;還有的說有一種綿綿長長的感覺,寫出了詩人心中無盡的惆悵。這些答案精彩程度不亞于母語是漢語的學生。這也體現(xiàn)了翻轉課堂的特點,一方面向外開拓;一方面向內挖掘,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我,本模式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尋找和自我認可。

      7.文化學習與語言技能學習水乳交融,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抓住時機進行語言技能教學。當學生在表達、討論的時候,必然會出現(xiàn)語法錯誤,就典型錯誤及時予以糾正,并強化正確表達方式,這種在文學教學中順勢而為的語言技能教學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更準確,記得更牢。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學教學要與語言教學水乳交融,利用文學教學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而語言能力的提高又會激發(fā)學生學習文學的興趣,形成良性互動。

      面向漢語非母語的國際學生開設的中國新詩課絕非一門可有可無的選修課,它在實現(xiàn)提高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熟悉中國文化,認同中國文化的“中國通”的目標上有語言技能課無可替代的作用。理論需要通過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來實踐和推廣,筆者自2012年開始在對外漢語中國新詩課堂上嘗試“一二三多”課堂教學模式,歷年的調查結果滿意度在90%以上,得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梢娺@種模式若是加以推廣和完善,有望提高對外漢語中國新詩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文化課的地位,推動對外漢語教學向縱深發(fā)展。

      猜你喜歡
      再別康橋習題課堂教學
      從一道課本習題說開去
      一道課本習題及其拓展的應用
      淺析詩歌翻譯中的移情——以《再別康橋》韓譯本為例
      抓住習題深探索
      基于UMU平臺的語文互動教學探究——以《再別康橋》一課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0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論述《再別康橋》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青年時代(2016年32期)2017-01-20 23:44:20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聊城市| 富源县| 剑阁县| 霸州市| 德兴市| 花莲市| 资兴市| 高州市| 古浪县| 于田县| 定州市| 麻城市| 旺苍县| 华蓥市| 土默特左旗| 兴国县| 漾濞| 乐业县| 和平县| 佛教| 遵化市| 天台县| 长白| 彰化县| 中西区| 昌乐县| 绥江县| 萨嘎县| 苏州市| 左权县| 比如县| 措勤县| 微山县| 普兰店市| 马龙县| 崇阳县| 烟台市| 库车县| 颍上县| 和静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