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人過一天,早茶是第一道。茶名喚作“魁龍珠”,由浙江龍井、安徽魁針和江蘇珠蘭混合配制而成,一壺茶里蘊含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這樣講究的“三省茶”,足見猶存。早茶、早茶,必須趕早,別以為八點出門就算早,揚州人的早茶六點半就開始了。特別是去名氣響當當?shù)牟枭?,比如富春茶社?/p>
富春點心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尤以三丁包子、千層油糕、翡翠燒賣最為出名,它們也是富春老店的第一批絕活。早在問世之初,富春三丁包就被譽為“天下一品”,富春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世稱“揚州雙絕”。
“一品雙絕”作為古今富春的看家經(jīng)典,一而再、再而三地為老店贏來不盡殊榮。三丁包子1983年獲江蘇省名特食品稱號,1990年獲商業(yè)部金獎,1991年再度同富春五丁包、千層油糕、翡翠燒賣、蟹黃包等11種面點被認定為江蘇名點,2000年以來,“一品雙絕”先后被國家烹飪協(xié)會認定為中國名小吃和中國名點,擔當著富春“包打天下”的先鋒利器,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
“天下一品”三丁包
三丁包由富春茶社首創(chuàng),包入切成丁的雞肉、豬肉和筍子,春季用春筍、冬季用冬筍、夏季用綠筍,一口下去嫩、肥、脆三種口感分明,味道又融合。富春三丁包選料嚴謹,制作精工,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又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雞丁、肉丁、筍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還要做到雞丁大、肉丁中、筍丁小,顆粒分明。除餡心考究之外,還要用上好的發(fā)酵面制作包子皮,使之能很好地吸食餡心鹵汁,松軟鮮美,綿嫩入味,軟硬相應,達到了“味美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松脆而不過硬”的美食標準,在造型上“荸薺鼓形鯽魚嘴,三十二折味道鮮”。這道富春名點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據(jù)傳當年日本天皇吃到空運去東京的富春三丁包,也贊譽它為“天下一品”。
“揚州雙絕”之千層油糕
干層油糕原系閩地面點品種,富春名廚加以改進,遂成具有濃郁淮揚風味的揚州富春名點。富春千層油糕傳承了千層饅頭的技藝并加以改進,采用清肥慢長的起酵方法,面團扦制,層層疊起,中間夾以用糖腌制過的豬油,表層撒以紅綠絲,蒸熟切成菱形小塊,層次清晰,色澤晶瑩,綿軟甜嫩。
“揚州雙絕”之翡翠燒賣
富春名點翡翠燒賣,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燒賣起初的餡心是用糯米和豬肉制作。用菜茸作餡心,是富春廚師的首創(chuàng)。據(jù)說有一次,社會名流、工商巨頭聚會于富春茶社。席間,揚州商會首任會長提出要吃素餡燒賣。于是,茶社廚師便用當?shù)厮a(chǎn)“梅嶺青菜”,取其葉制茸,以熟豬油、火腿末、綿白糖、食鹽拌和成餡,制成燒賣,因其餡心碧綠,色若翡翠,故名翡翠燒賣。這道名點可因選料的不同而異彩紛呈,比如春初用薺菜,仲春用茼薔、豌豆苗等。翡翠燒賣看起來簡單,可制作工序卻十分繁瑣,將青菜剔凈梗莖,純?nèi)【G葉,還要用堿水除澀氣,然后剁成泥,和以熟豬油、綿白糖、精鹽,點綴以熟火腿末,用極薄的面皮捏成石榴形狀。蒸熟時,碧綠透明,色同翡翠。由于口味上采取相反相承手法,鹽糖交加,提鮮襯甜;糖油重裹,透綠甜嫩;碧玉溶漿,香不膩口。
(部分節(jié)選《富春:天下一品》 攝/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