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先用
前兩天回鄉(xiāng)下一趟,探望住在老家的老父老母。先探詢父母的身體狀況,再與父母家長里短閑話一番。
父親說,我兩歲大的時候他就帶著我坐船了。我家現(xiàn)在屬于龍?zhí)镀烘?zhèn),以前是苦竹坪公社陳家埡大隊陳家埡生產(chǎn)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這里沒有通公路。與桑植縣城的交通運輸主要是旱路的人力肩挑和畜力馬馱,以及水路的船運。撐船搞運輸是大隊的副業(yè),不用參加生產(chǎn)隊的集體勞作,有一定自由,還有可能落一些錢物上的私利,緩解家用窘迫,故父親很早就開始干撐船這一活計了。
我家門前的河灘岸為苦竹坪龍?zhí)镀簝蓚€公社的船運碼頭。每次三四條船組成船隊,下行到縣城多半裝運山貨,從縣城返航裝運鹽、糖、日用品、副食品等山鄉(xiāng)里沒有的東西。從我能記事起,父親每次裝船完畢,我都會趕著要上船。父親央不過我,很多次都讓我坐船了。
我家門前的這條河從東北方曲折蜿蜒流向西南。坐著父親撐的船,穿山過壑,篙撐長潭,槳擺險灘,我很小就熟悉并且享受這澧水沿途美麗的風(fēng)景。
撐船的人做飯在船上,睡覺在船上,渴了就雙手捧一些清澈潔凈的澧水張口直飲。返航逆水上行過急水灘的時候,船隊需要通力合作,各船停下,一船一船往上送。一人在船尾撐篙控制船行方向,三四個人背著長長的纜繩在岸邊合力拉纖。于是在河流峽谷或險灘上,船工們便吆喝起了號子,有固定的曲詞,也有即情即景的創(chuàng)作,雖多半俚俗,但聲調(diào)狂野而悠長。
加把勁兒啊,吆喝;過長灘啦,嗨喲!幺妹子哪,吆喝;在家等呢,嗨喲!那時,年幼的我坐在父親的船尾,望著烈日下身體前傾如弓、攀巖貼礁、背如古銅般亮眼、一步一步竭力拉纖的船工們,聽著父輩們口中吼出的粗獷、渾厚,但絕對鏗鏘有力的號子,即使懵懂,卻也能感受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火熱渴求!
我是坐著父輩們的船漸漸走出小小的閉塞的山村,走出小小的不大的山城,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的。
現(xiàn)在我已年過半百。我的父輩們比我老多了,而且很多人已經(jīng)離世。家門口的這條河還在緩緩流淌著,似乎從未考慮過要停息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