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巖
摘 要: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fā)展。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對高職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較好。文章在分析高職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如深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打造科學的心理危機預防控制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444;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012-02
當前,高職學生的心理呈現(xiàn)出多元化發(fā)展趨勢,這種趨勢在一種程度上增加了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積極心理學提倡用積極的態(tài)度解讀各種心理現(xiàn)象并進行主動心理調節(jié)。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對高職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中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一、積極心理學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心理學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重要成果,這一理論在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fā)展。其主張在遇到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應該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應對,也認為任何心理健康問題都可以通過積極的心理干預和教育引導加以解決??梢?,積極心理學的核心內容是運用積極的方法和態(tài)度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已形成一定體系,但在具體教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這影響了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高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而將積極心理學融入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不失為一種提升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高職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
1.存在空虛、迷茫的心理問題
高職生年齡較小,他們對學習及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認知有限。剛剛結束中學階段學習生活的他們,脫離了原有的緊張、忙碌的學習環(huán)境,初入高職院校,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他們如果不能盡快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就容易在心理上出現(xiàn)空虛、迷茫的問題,尤其在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若得不到外界有效的干預和引導,就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比如,在學習上不思進取,在生活中放逐自我,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如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等。
2.自控力不足,形成不良習慣
高職生進入高職院校之前,在中學階段基本上處于一種外部約束力比較強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們的自控能力往往得不到體現(xiàn)。雖然通過學習可以使自控力得到一定的鍛煉,但是每個學生的自控力并不一樣。進入高職院校以后,自控力不足的學生在沒有中學教師及家長那樣約束和督促的情況下,就會逐漸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以致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甚至個別學生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出現(xiàn)違規(guī)違紀等問題,最終給自己的成長與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
3.就業(yè)及情感問題導致心理壓力過大
當前,很多高職生對未來缺乏明確、科學的規(guī)劃,而且面臨著比較大的就業(yè)競爭壓力。基于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不確定性,他們的情緒和心理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比如在情緒上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性格上表現(xiàn)得比較暴躁等。長此以往,會給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帶來不良影響。此外,高職生正處于情感的豐富期,他們對友情和愛情都有著強烈的渴望,但是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并沒有完全成熟,再加上缺乏閱歷和經(jīng)驗,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相對薄弱,對自身情感的掌控也不成熟。因此,在遇到矛盾、沖突和情感困惑的時候,不知道應該采用何種方式來解決,就會衍生出心理危機和其他方面的問題。
三、基于積極心理學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深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作。要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高職院校就需要進一步深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一方面,要客觀認識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高職生心理的影響因素很多,外在因素包括社會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等,內在因素包括學生的性格特征、思想狀況、情感及心理發(fā)展的特征等。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既重要又復雜的工作,高職院校要認識到這一點,并重視這項工作。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要立足于本校學生,應定期組織心理健康調查活動,了解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可以組織心理輔導教師及學生會成員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動態(tài),重點了解他們的思想困惑及心理健康狀態(tài),然后相應調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2.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條件。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專職教育與一般教育結合起來。所謂專職教育就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及心理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心理輔導教師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采取積極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所謂一般教育是班主任、輔導員或其他專業(yè)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利用廣播、宣傳欄等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評估方法及心理調節(jié)方法。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形成科學的心理健康認識的基礎上,系統(tǒng)接受學校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相應的干預措施。
3.打造科學的心理危機預防控制體系
心理危機是比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旦出現(xiàn)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會威脅到學生的健康和生命。高職院校應認識到心理危機的巨大危害,并制定詳細的心理危機預防和控制方案,在把握主要心理危機類型及其原因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消除導致心理危機的各種不良因素。除此之外,還要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危機預先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包括心理危機干預措施,以及一旦出現(xiàn)嚴重后果情況下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措施,以保證對學生的救助能夠順利進行。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條件。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根據(jù)高職生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升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麗,藺子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J].職教論壇,2014(26).
[2]王立高.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5(13).
[3]周旖.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