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見

      2020-06-08 10:30徐巖徐立彬
      考試周刊 2020年45期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

      徐巖 徐立彬

      摘 要:作為農村的弱勢群體,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處于缺乏親情關愛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情境之中,其身心正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存在“三觀”偏移、情感淡漠、性格孤僻、道德行為失范、厭學逃學現象普遍等諸多不良思想品德問題。建議通過加強親子互動交流,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轉變學校教育觀念,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從以人為本,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氛圍等方面解決以上問題。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問題及成因;教育建議

      2018年1月9日,“冰花男孩”頭頂風霜上學的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再度引起了大眾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冰花男孩”們的生存狀況依舊堪憂。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單方或雙方長期(半年以上)外出務工(或經商)而被留在農村,由父母單方監(jiān)護,或由祖輩、親友代為監(jiān)護,或由留守兒童獨自監(jiān)護的6~16周歲的兒童青少年群體。民政部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fā)布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貴州等7個省份,中小學適齡兒童所占比例最大,且留守男孩多于女孩。而安徽省目前共有農村留守兒童73.6萬人,占到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10.6%,與其他省份相比存在許多共性與個性的問題。

      一、 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問題分析

      (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偏移

      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以及“獨立性”“成人感”“自我評價能力”的失衡發(fā)展,導致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集體主義、榮譽感、奉獻精神相對比較淡薄,滋生了更多的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留守兒童認為現在的努力學習只是為了將來能“出人頭地賺大錢”,而不是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做貢獻以及回饋社會。另外,留守兒童的父母會用物質的獎勵來彌補對子女親情陪伴的缺失,這也助長了他們亂花錢、好逸惡勞、擺闊氣、奢侈浪費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品德行為的形成。

      (二)情感淡漠,缺少愛心和感恩

      農村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存在嚴重的“情感饑渴”。部分留守兒童表示,很想念父母,希望可以像別的孩子一樣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關愛,缺乏心靈的溝通和健全的關愛,會導致孩子形成多種心理問題。而隔代的監(jiān)護人對其又過分溺愛,導致他們認為別人愛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如何關愛別人,缺少愛心、同情心和感恩之心。行為上表現為虐待動物、欺負弱小、甚至毆打老人等等。

      (三)性格孤僻、自卑、人際交往不暢

      安徽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兒童和父母長時間的分離使其在性格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部分孩子由天真活潑逐漸變得內向自卑,不愛說話,慢慢地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對參加集體活動也變得漠然,不感興趣。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變得膽小害羞,不愿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大喜歡與別的同學交往,逐漸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四)思想品德素養(yǎng)不高、道德行為失范

      農村留守兒童大部分從小生活在不太完整的家庭環(huán)境下,爺爺奶奶又大多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落后,導致留守兒童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社會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缺失,他們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普遍不高。經常違反校規(guī)校紀,拉幫結伙、打架斗毆,經常吸煙、隨地大小便,出入網吧、游戲廳,沉迷于網絡之中不能自拔。有的還會在社會不法分子的教唆下走上賭博、盜竊、搶劫等違法犯罪的道路。

      (五)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厭學逃學現象普遍

      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沒有具體的學習規(guī)劃和理想,缺乏學習的動力,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較差,加之農村傳統(tǒng)觀念中“讀書無用論”思想的蔓延,導致部分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上課紀律,經常打鬧,不服從老師管教,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甚至厭學逃學。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二、 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問題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和必要關愛的缺失是農村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問題產生的直接因素

      較之傳統(tǒng)的雙親教養(yǎng)方式,農村留守兒童一般存在自我獨自留守、單親留守、隔代監(jiān)護和他人寄養(yǎng)等留守方式,導致家庭結構殘缺不全。只有完整的家庭結構才有可能提供最好的家庭教育,社會心理學家指出,最好的撫養(yǎng)方式就是雙親撫養(yǎng),而現實是80%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監(jiān)護人又由于觀念落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弱化。另外,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除了保障留守子女的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需求外,很少有機會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心靈溝通,無法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導致親子關系殘缺不全,缺少父母最重要的關愛。

      (二)農村學校教育觀念的落后是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問題產生的主導因素

      目前,部分農村仍然存在“讀書無用”“教育無用”“金錢至上”等落后思想。農村學校教育教學理念落后,教育資源奇缺,教育過程中重智輕德。部分學校的德育內容單一枯燥,一般沒有專門的德育老師,而是由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課老師甚至是其他科任老師來擔當德育的內容,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基本上處于“真空”狀態(tài),這是他們不良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不完善是農村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問題產生的“催化劑”

      盡管國家層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用于指導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建設,但是部分地方的相關配套政策并未得到落實,作為農村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仍然不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是農民工,而目前他們的社會地位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另外現行的戶籍制度,使農民工的子女無法進入其所在城市的公立學校就讀,而私立學校費用高昂,使部分家庭無法承擔,也就無法實現其子女在附近學校讀書,留在身邊教育,助長了農村留守兒童不良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 安徽省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建議

      (一)加強親子互動交流,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青少年兒童行為模仿和塑造的榜樣,無論身處何地都應該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具體做法是:一、提高教育子女的責任意識。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一定要意識到自身在孩子養(yǎng)成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這是旁人(比如隔代監(jiān)護人,其他親屬)所不能取代的,除了滿足子女的物質生活需求外,更應該重視他們的思想、行為和心理方面的發(fā)展;二、加強親子互動交流。要經常與子女、學校及代管人聯系,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及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及身心健康狀況,做到早發(fā)現、早溝通、早解決;三、多關注思想品德教育。父母在與子女交流的過程中,要側重于關于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內容,而不僅是吃飽穿暖及學習成績這些話題。

      (二)轉變學校教育觀念,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長效機制

      要強化學校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地位,轉變傳統(tǒng)的“重智輕德”的教育觀念,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業(yè),并且要加強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情感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通過有針對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教學活動增強他們的集體主義責任感。并要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成長檔案,詳細記錄他們的思想、行為、心理等方面的變化,及時與他們的家長及監(jiān)護人聯系,形成合力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以人為本,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氛圍

      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問題形成的關鍵因素在于“缺愛”。地方政府應該盡快按照中央的指導意見完善法律法規(guī),出臺相關政策,切實履行政府職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充分利用大眾媒體的宣傳和輿論導向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民眾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問題,并加入關愛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中,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幫助他們提高思想品德水平。

      四、 結語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在習近平同志“精準扶貧”的思想指導下,應盡快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思想品德教育幫扶的長效機制,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才是中國農村未來的希望,也是中國的希望。

      參考文獻:

      [1]吉振宏,李君.以人為本,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J].教師教育論壇,2010,23(9):51-53.

      [2]張海東.淺析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J].呂梁學院學報,2012,2(5):58-60.

      [3]彭承德.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2-3.

      [4]孫鳳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8.

      [5]宋輝輝.農村留守兒童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中華少年,2019(24):264.

      [6]牛利娜.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形成教育探析[J].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1).

      [7]李靜.中國西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以甘肅省平涼市留守兒童教育為例[J].中華少年,2019(11):280.

      [8]黃粵燕.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問題與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8(7).

      [9]吳汕梅.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淺談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策略[J].考試周刊,2018(91).

      猜你喜歡
      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歸因與對策
      淺談影響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因素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
      淺析小學留守兒童感恩教育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學習障礙的個案研究
      淺談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監(jiān)護體系
      松原市| 南平市| 遵化市| 达尔| 万安县| 青河县| 平和县| 濉溪县| 崇州市| 拜城县| 武强县| 河曲县| 大方县| 松溪县| 大洼县| 南安市| 兰考县| 克拉玛依市| 安多县| 福海县| 吉首市| 囊谦县| 射阳县| 桐梓县| 苗栗市| 阿克| 乌兰察布市| 钦州市| 江川县| 区。| 普陀区| 东山县| 石泉县| 乐东| 长汀县| 阳山县| 武穴市| 上栗县| 宁安市| 临汾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