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琴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越來越頻繁地被運用到各學科教學實踐中。運用微課開展詩歌教學,能夠在補充教學信息、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拓展教學空間、彌補教師短板等方面發(fā)揮其獨有的資源和技術(shù)優(yōu)勢,在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力、領(lǐng)悟能力、鑒賞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微課;中職語文;詩歌教學;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4-0072-02
中國詩歌源遠流長,承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積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詩歌能夠引導學生欣賞詩詞的語言美、聲韻美、意境美,在學生語言的積累、審美情趣的陶冶、思想觀念的培育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作為中職語文重點教學內(nèi)容,詩歌教學狀況卻不容樂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厭學態(tài)度讓中職學生離詩歌漸行漸遠。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微課在中職語文詩歌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以期利用微課教學手段改變詩歌教學現(xiàn)狀。
一、中職學校詩歌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一方面,中職學生文化基礎(chǔ)薄弱,尤其詩歌對他們來說比較抽象難懂,讀之拗口,理解吃力,難以體會到詩歌所特有的意趣之美和情致之美。另一方面,中職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多數(shù)學生認為來到中職學校就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語文尤其詩歌學不學無所謂,只是在教師的逼迫下讀讀背背,眼里走馬觀花,心里似學非學,更談不上主動去品味和賞析。
2.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在傳統(tǒng)的詩歌教學模式下,教師經(jīng)常唱獨角戲,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枯燥乏味。盡管有些教師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但多數(shù)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課件,沒有結(jié)合學生專業(yè)特點,達不到預期教學目標。因此,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詩歌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情懷、情趣相去甚遠乃至悖離,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以改變。
二、運用微課進行詩歌教學的意義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內(nèi)容少、資源容量小、主題突出、類型豐富、操作簡單等特點,其特有的直觀性和科學性,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實效性,促進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1.微課能有效調(diào)動學習興趣
微課進入中職語文詩歌課堂,能夠給枯燥的課堂帶來生機,對學生來說,微課相比傳統(tǒng)講解比較新奇,其演示的詩歌描繪的場景、通過音樂熏陶營造的濃厚氛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微課能有效整合教學資源
微課的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微課將各種教學資源與語文教學設(shè)計融合起來,實現(xiàn)了詩歌教學資源的匯聚,有利于增強學生在詩歌學習領(lǐng)悟中的感官體驗,提升教學成效。
3.微課能有效促進理解深入
中職語文詩歌教學中運用微課輔助教學,既可以著眼于補充教學信息,也可以針對教學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門的演示,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4.微課能有效彌補教師短板
詩歌是作者思想的凝練和情感的表達,詮釋詩歌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但教師也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部分教師存在普通話不標準、朗讀不擅長、情感不充盈等問題,導致詩歌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如果運用微課,能有效彌補教師的短板,很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三、微課在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1.運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詩歌的預備和前奏,良好的鋪墊對下一步理解和賞析作品至關(guān)重要。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詩歌重難點、教學目標等有選擇性地播放一些微視頻,如詩歌的作者、寫作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表達方式、體裁特征等。例如,講李清照的詞,可以用微課預習這位女詞人的生平經(jīng)歷,只有了解其生平,才能體會詞人前后期詞作不同的風格特點。再如,講顧城的《遠和近》前,可以用微課預習朦朧詩派的特點,以深入理解《遠和近》充滿哲理性的思考。
2.運用微課補充教學信息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詩歌主旨、意境、思想、情感,還要通過教學信息讓學生對詩歌的內(nèi)容做全面了解,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例如,講李白的《越中覽古》時,可以用微課的形式加入臥薪嘗膽的成語故事;講杜牧的《過華清宮》時,可以加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講蘇軾的《赤壁懷古》時,可以加入赤壁之戰(zhàn)的情節(jié)視頻。對詩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介紹有利于學生消化詩歌主題和作者傳達的情感。
3.運用微課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營造濃厚氛圍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感到難度較大的一點就是學生對詩歌情感的領(lǐng)悟和把握,運用微課能夠在課堂上營造濃厚氛圍,使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強烈的撞擊,從而快速提升詩歌教學成效。例如,柳永《雨霖鈴》這首詞的難點是情感體悟,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shè)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視頻中山色空濛,寒蟬凄楚鳴叫,江邊舟頭,執(zhí)手纏綿,難舍難分,離別后楊柳依依,殘月斜掛……這些圖片配以哀婉的音樂及形象的動畫,就能營造出凄清悲楚的氛圍,對學生體會詞情、把握詞旨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運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
詩歌教學的難度要高于小說、散文等其他文學體裁,因此教師更應當重視對重難點的突破,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漸弱化學生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慢慢喜歡上詩歌。運用微課能有效突破詩詞中意境和意象的體悟、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典故的運用等教學難點。詩歌意象是詩歌藝術(shù)的精靈,是學生學習理解的難點,教師在講古詩前讓學生觀看關(guān)于意象的微課視頻,就能幫助他們清晰梳理如梧桐、芭蕉、月亮、酒、柳樹等表達的含義。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學生感知“三美”較難,以微課介入教學,隨著視頻中獨具特色的意象展現(xiàn),詩中的繪畫美、建筑美和音樂美就自然而然置入學生腦中。再如,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典故較多,也是難點,用微課展現(xiàn)典故,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5.運用微課緊湊教學流程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僅僅以教師的講解來開展,節(jié)奏掌握不好容易陷入前快后慢或者前慢后快的境地。有了微課的幫助,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節(jié)奏有效調(diào)節(jié),靈活把握。
6.運用微課拓展教學空間
微課打破了時空限制,讓詩歌教學變得更加開放。微課移動性強,學生可不必局限于課堂學習,任何場所都能變成學生學習的地方。微課短小精悍,學生在課下利用很短時間就能鞏固復習、強化賞析及朗誦跟練等。
7.運用微課彌補教師短板
詩詞講究音韻聲律,一些教師朗讀達不到詩人所表達的意境,讓詩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果用微課演示詩朗誦,表現(xiàn)詩的音律美,除彌補個別教師不擅長朗誦的短板外,也能讓學生在名家朗誦的視頻感染下,學會朗誦技巧,體會朗誦情感。例如,舒婷的現(xiàn)代詩《致橡樹》對教師誦讀要求很高,就可以借助名家朗誦視頻做示范。再如,選李清照的《聲聲慢》和蘇軾的《赤壁懷古》微課朗誦做對比,低沉含蓄凄楚與雄渾高亢激昂的不同風格一聽了然,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會浪漫主義詩風和現(xiàn)實主義詩風的區(qū)別。
總之,詩歌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運用微課教學,能夠有效整合教學資源,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彌補教師短板,提高教學效率。當然,微課也有它的軟肋,如碎片化、不系統(tǒng)、不適合長期全面的教學。微課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教師要合理科學地運用,不能過分依賴,也不能拒之門外,要發(fā)現(xiàn)它的獨特之處,把它的優(yōu)勢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去,為我所用,盡我所用,努力提高中職語文詩歌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國權(quán).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語文詩歌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職業(yè),2017(10).
[2]許俠.信息化教學設(shè)計讓中職語文課堂更精彩[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3]錢麗華.中職語文微課教學實踐探討[J].職教通訊,2016(21).
[4]瞿秋云.以《飲酒》等為例看巧用微課教學助推詩歌賞析[J].名作欣賞,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