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李明波, 游先容
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是身體對外界不利刺激的一種保護性措施,被稱之為“第五生命體征”,疼痛導致的負面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生理層面,更多會體現(xiàn)在心理層面[1]。疼痛管理利用神經、認知和行為改變來緩解疼痛對個體生理、心理層面帶來的不利影響,疼痛管理不僅局限于手術前后,也體現(xiàn)在院外慢性疼痛的管理中[2-3]。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會因為神經根壓迫而出現(xiàn)腰及下肢疼痛,從而影響其生活質量,疼痛管理是改善LDH 患者主觀感受的關鍵手段。本研究擬觀察疼痛管理在保守治療的LDH 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LDH 疼痛管理提供指導依據(jù)。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門診診治的LDH 患者100 例,其中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齡44 ~79 歲,平均(55.2±7.4)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管理組,每組各50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兩組患者均按常規(guī)進行非手術治療,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傳統(tǒng)中藥內服、針刺、艾灸、推拿、熏蒸、拔罐、牽引及中醫(yī)綜合療法等,并均可根據(jù)病情選擇鎮(zhèn)痛藥物。對照組除基本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未予特殊疼痛管理。管理組采取綜合疼痛管理模式,內容包括:①疼痛教育。由本科室經過專門疼痛管理培訓的護士進行宣教,講解疼痛的定義、原因、危害,建立患者對疼痛的正確認知,指導患者自評疼痛分級并與醫(yī)護人員及時溝通,并指導如何緩解疼痛和鎮(zhèn)痛藥的合理使用。②疼痛評估。采取疼痛VAS評分進行疼痛自評,并合理指導其進行分級描述,增強患者控制疼痛的信心。③多模式鎮(zhèn)痛。結合音樂療法、物理按摩、熱敷或冰敷、心理療法(想象療法)等方式進行疼痛管理,疼痛輕微時聽舒緩或催眠音樂,也可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聽邊唱甚至配合手腳動作;用想象療法緩解疼痛,主要通過轉移注意力,比如看電視、講故事、營造歡樂氣氛、與親近的家屬或朋友交談等;疼痛較為劇烈時則采用熱敷或冰塊冰敷;物理按摩也是疼痛控制的有效方法,在必要時對特定穴位進行按摩以緩解疼痛。④暗示療法。即在患者疼痛時,醫(yī)生給予安慰劑或安慰性處理意見,將患者納入微信群里進行互相溝通和鼓勵。干預3 個月后評估效果。
1.3.1 疼痛評分 分別采用疼痛VAS 評分和簡化McGill 疼痛量表(SF-MPQ)進行評估。SF-MPQ 是在MPQ 基礎上形成的簡化版,采用11 個疼痛描述詞和VAS 評估,其耗時短,能和MPQ 一樣達到疼痛評估的目的,其中文版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66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敏感度[4]。SF-MPQ 包括疼痛分級指數(shù)、視覺疼痛評分、現(xiàn)有疼痛強度3 個維度,總分60 分,得分越高則疼痛程度越重。
1.3.2 對疼痛控制和疼痛教育的滿意度 采用休斯頓疼痛情況調查表[5]中的“對控制/減輕疼痛方法的滿意度”和“對疼痛教育的滿意度”2 個分量表進行評估,分別包含7 個和5 個問題,采用數(shù)字評分法(0~10 分)評估,分值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3.3 療效 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017 版)[6]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評定標準,即治愈(腰腿痛癥狀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日常工作)、好轉(腰腿痛癥狀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和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3 個等級,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shù)×100%。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 錄入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描述,組間比較和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均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或率描述,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疼痛VAS 評分和SF-MPQ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和管理組VAS 評分分別為(4.3±1.7)和(3.5±1.5)分,SF-MPQ 評分分別為(33.2±7.6)和(27.6±8.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對照組和管理組患者對疼痛控制方法的滿意度分別是(31.2±7.2)和(37.3±7.7)分,對疼痛教育的滿意度分別是(22.9±6.1)和(31.8±5.9)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管理組高于對照組(P<0.01),各子問題的評分比較見表2。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疼痛VAS 評分及SF-MPQ 評分比較(±s,分)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疼痛VAS 評分及SF-MPQ 評分比較(±s,分)
疼痛評分 對照組 管理組 t 值 P 值VAS干預前 6.5±2.2 6.6±2.0 0.24 0.81干預后4.3±1.7 3.5±1.5 2.500.01 t 值 5.60 8.77 - -P 值 <0.01 <0.01 - -SF-MPQ干預前 44.5±9.4 44.9±9.1 0.22 0.83干預后33.2±7.6 V27.6±8.0 5.59<0.01 t 值 6.61 10.10 - -P 值 <0.01 <0.01 - -
對照組和管理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4.0%和9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療效等級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疼痛管理是通過疼痛教育和疼痛處置等方法達到緩解患者疼痛的目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疼痛是可以忍耐的,鎮(zhèn)痛藥物可能存在成癮性及不良反應[7]。近年來國內醫(yī)院逐漸開始重視疼痛管理,提倡“無痛”檢查/治療,盡管所謂的“無痛”處置并非完全無痛,但可以盡可能緩解疼痛對患者帶來的不適感。LDH 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疼痛劇烈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疼痛管理對緩解LDH 患者疼痛、維持身心健康和改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8]。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綜合疼痛管理包括疼痛教育、疼痛評估、鎮(zhèn)痛方法等。疼痛教育是通過增加患者對疼痛的認知,學習減輕疼痛的方法(包括止痛藥的選擇、安全性、毒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疼痛不能強隱忍,必要時與醫(yī)護人員溝通等),甚至爭取家庭和朋友的支持[9]。本研究中,我們對患者及家屬采取合理的疼痛教育,增加患者和家屬對疼痛的認識,選擇合理方法進行疼痛控制,使患者對疼痛教育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颊咭材苷莆崭嗑徑馓弁吹脑和馓幚矸椒?,有利于長期院外疼痛控制。疼痛評估通常采用數(shù)字評分法、視覺模擬評分法、疼痛評估量表等,本研究分別采用VAS 評分和SFMPQ 進行疼痛評估,并比較干預前后評分差異發(fā)現(xiàn),盡管干預后兩組患者疼痛(VAS 和SF-MPQ 評分)均有所減輕,但綜合疼痛管理組降低更明顯,說明除了有效的LDH 治療措施帶來的療效以外,疼痛管理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癥狀。綜合疼痛管理還將重心放在緩解疼痛的各種方法上,在藥物鎮(zhèn)痛和手法鎮(zhèn)痛(按摩、針灸等)基礎上結合心理療法(舒緩音樂、心理暗示等)、物理療法(熱敷或冰敷)等多模式鎮(zhèn)痛,能提高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從治療效果上及患者對疼痛控制的方法評分上管理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達92.0%。
表2 兩組患者對疼痛控制方法和疼痛教育的滿意度(±s,分)
表2 兩組患者對疼痛控制方法和疼痛教育的滿意度(±s,分)
滿意度 對照組 管理組 t 值 P 值對控制/緩解疼痛方法的滿意度總評分 31.2±7.2 37.3±7.7 4.09 <0.01對疼痛的減輕 4.8±1.0 5.3±1.1 2.38 0.02護士對疼痛的護理 4.9±1.2 5.5±1.0 2.72 0.01對疼痛患者的關注程度 4.0±1.1 5.1±1.1 5.00 <0.01醫(yī)生對疼痛的處理 5.1±0.9 6.2±1.0 5.78 <0.01尋求幫助時護士響應的快慢 3.4±1.1 4.1±0.9 3.48 <0.01為緩解患者疼痛,朋友或家人得到的鼓勵 4.2±0.9 5.4±0.8 7.05 <0.01對疼痛所得到的照料 4.8±1.0 5.7±1.3 3.88 <0.01對疼痛教育的滿意度總評分 22.9±6.1 31.8±5.9 7.42 <0.01止痛藥控制疼痛的教育 5.0±1.3 6.3±1.0 5.60 <0.01非止痛藥控制疼痛的教育 4.8±1.0 6.8±0.9 10.51 <0.01止痛藥控制疼痛副作用的教育 4.3±0.9 6.1±1.1 8.96 <0.01疼痛無緩解時告知醫(yī)護人員的重要性教育 4.6±1.2 6.6±1.2 8.33 <0.01患者、家人或朋友得到關于疼痛和控制疼痛的全部教育 4.2±0.8 6.0±1.0 9.94 <0.01
綜上所述,綜合疼痛管理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中,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維持患者身心健康和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