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旗,劉 靜,朱盼盼,朱雨蓮
(東北大學 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9)
2020年的春季學期,在教育部的指導下,高校教師“停課不停教”,全國大學生“停課不停學”. 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積極開展線上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MOOC看實驗+虛擬仿真實驗+在家動手做實驗”的實驗學習套餐,組織學生在家完成大學物理實驗的學習. 組合套餐式的學習模式得到了光明日報客戶端、香港文匯網(wǎng)、新華網(wǎng)、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等媒體的報道,同時也得到了國內(nèi)物理實驗教師同行的好評. 但是,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線上學習、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不能實時答疑等問題隨之出現(xiàn). 因此,筆者嘗試了線上直播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作為物理實驗線上學習的重要補充. 在嗶哩嗶哩平臺開設大學物理實驗的直播課,直播首次便受到全網(wǎng)大學生的熱情支持,人氣值最高13.6萬,彈幕總計2.7萬.
近年來,各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紛紛探索新教學模式,以提高物理實驗教學質(zhì)量[1-5]. 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自2016年開始,探索建設6S標準化、智慧化實驗室,并開展了翻轉(zhuǎn)課堂模式的學生主動學習模式的探索. 學生自主網(wǎng)上預習,實驗室小組討論學習,每人1臺儀器開展實驗學習. 在學生學習模式轉(zhuǎn)變的同時,也進行了分層次教學,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選項.
每個實驗教學項目分成基礎、進階、高階3部分內(nèi)容:基礎內(nèi)容為所有學生必做實驗內(nèi)容,網(wǎng)絡資源包含了比較完整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處理,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線上視頻資源指導完成實驗操作;進階部分教師給出實驗儀器的基本操作、實驗要求等網(wǎng)絡教學資源,學生按照要求學習原理和設計實驗,完成測量任務;高階部分教師只給出實驗要求,學生進行研究探索型實驗.
面對疫情,辦法總比困難多[6-8]. 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學生打造“MOOC看實驗+虛仿模擬實驗+在家動手做實驗”的“套餐式”在線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更為物理實驗教學提供了“東北大學方案”.
為方便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做物理實驗,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學生布置了妙趣橫生、貼近生活的實驗項目,方便學生便利、高效地宅家開展物理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于2020年2月21日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開課,同時,實驗中心建設了豐富的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可開展涵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實驗以及大型儀器仿真的虛擬仿真類實驗項目50余項,2017年被評為遼寧省物理實驗虛擬仿真教學中心,“核物理綜合實驗”項目2019年被評為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為應對疫情防控給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整合虛擬仿真資源,調(diào)整服務器配置,目前,學生可通過VPN訪問校園網(wǎng),繼而訪問中心的虛擬仿真平臺,自由開展實驗室的全部虛擬仿真實驗學習項目,還可以利用VR眼鏡開展5項實驗. 其中,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核物理綜合實驗”面向全國高校開放.
實驗課,顧名思義,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動手操作,應該包含創(chuàng)新型、探究型的實驗項目,而網(wǎng)上MOOC、虛擬仿真資源無法實現(xiàn)全部的教學目標. 為了讓學生在家也能動手做實驗,經(jīng)過多次網(wǎng)上研討、方案論證、實驗試做,最終確定了學生居家實驗教學方案及大綱[9-10]. 表1為居家實驗的內(nèi)容清單.
表1 居家實驗的內(nèi)容清單
2020年3月12日,東北大學承辦組織召開了“2020年全國大學物理實驗線上教學研討會”,1 000余位高校物理實驗教師參與,共同探討了大學物理實驗居家開展的方案.
學習資源的充分準備并不一定能夠帶來好的學習效果. 開課1周,教學團隊發(fā)現(xiàn)學生看MOOC,做練習能力較強;但是,自行在家設計、搭建實驗裝置能力較弱,實驗完成效果較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驗中心為每個班級開設QQ群答疑,在MOOC上搭建討論話題,帶動學生主動學習,在家做實驗,但收效甚微.
教學團隊與部分學生溝通,討論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制定了解決方案,開設網(wǎng)上直播.
在充分與學生溝通之后,尊重學生的建議,選擇在嗶哩嗶哩平臺開設直播,教學團隊在第2周開出了直播課,最高人氣值達13萬,受到了全網(wǎng)大學生的歡迎.
第1次直播課主要是教師與學生溝通在家做實驗的第1個實驗項目力學實驗,教師為學生講解實驗材料的選擇、實驗裝置的搭建、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等. 學生通過彈幕與主播教師互動,總計收到彈幕2.7萬條. 充分的互動令學生理解了教師實驗設計的初衷.
直播課應該達到實時授課的目的,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顯然更為重要. 直播課彌補了MOOC教學中師生無法實時互動的不足,將課堂教學與課后答疑進行了恰當融合,達到解決學生問題的目的.
在直播課開課2周后,教學團隊對學生進行了網(wǎng)上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91%的學生完成了基礎實驗部分,62%的學生完成了進階實驗的內(nèi)容,17%的學生完成了高階實驗的探索研究,與原有實驗室實驗的完成比率已經(jīng)非常接近. 另外在網(wǎng)絡開課的各種形式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形式是物理實驗的直播課,每次開課有超過98%的學生觀看了直播或者錄像.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近年來,“網(wǎng)紅”文化應運而生. “網(wǎng)紅”即網(wǎng)絡紅人,是網(wǎng)絡媒介環(huán)境下,由于具有特殊才藝或獨特的人格魅力,而受到大眾的歡迎和追捧,并對受眾者思想或行為起引領作用的人,“網(wǎng)紅”文化是傳統(tǒng)媒體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信息化時代特點,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并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當“網(wǎng)紅”,更加接近學生的興趣喜好,讓學生愛上物理實驗課程,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
在線上直播的教學環(huán)境下,嶄新的直播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投入意愿. 同時線上直播教學提供的教學內(nèi)容多樣化,帶來了學生的思維多樣化、多角度化,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帶來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因此,線上教學成為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有效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發(fā)提供了多種方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課為主體,課堂按照教師安排好的課程內(nèi)容按部就班進行,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低. 線上直播課學生能夠通過彈幕參與到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實時交流,學生有問題能夠隨時得到解決,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增進了師生感情(圖1). 另一方面,不同于教室教學人數(shù)有限制,線上直播參與量高達成千上萬人,為學生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愛上課堂,課后的錄屏回放功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復習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圖1 在嗶哩嗶哩平臺進行直播的嘗試
物理實驗線上直播課,將物理實驗課堂與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了充分融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了師生課堂實時互動交流,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為公共基礎課提供了有效的教學途徑,也為物理實驗教學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