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先
摘 要: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仍然是以教師講解為中心,教師給出本節(jié)課堂寫作的題目,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這一題目進行思考分析。教師將題目進行分解,引導學生根據(jù)怎樣的思路去寫作,如何從題目中抓住主干,如何選擇材料,如何引用名人名言羅列出大綱。此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導致學生進入已經(jīng)規(guī)劃出界限的框架,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創(chuàng)作熱情。所以,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切記不要為了寫作而進行寫作教學,而是引導學生主動地將內心的真實想法發(fā)表出來,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對策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以及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筆者主要從當前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并積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期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事業(yè)未來的蓬勃發(fā)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教師在思想感情認知方面無法積極地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實踐教育教學當中很難提升學生的寫作學習動力。每一位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思維過于局限,對待事物的觀點和看法不夠成熟,并且沒有認識到作文學習的重要意義,所以在作文課堂中容易馬虎粗心、敷衍了事。再加上許多學生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脫離一定的軌道,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時,學生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改變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拓展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對策
1.活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由于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所以寫作興趣并不高,這就需要老師將創(chuàng)新的信息技術運用到寫作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寫作示范與指導。比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王二小》等這類情感性較強的文章,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朗讀語音,讓學生感情、感趣,激發(fā)寫作熱情;還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來歸納展示寫作技巧,將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與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進行展示,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在課外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課外閱讀作為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大量的書籍閱讀中開闊眼界,也能在不斷地知識積累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課外閱讀活動的重要性,積極地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首先,由于小學生年紀尚小,其思維意識與身心健康正處于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教師在書籍的選擇上,能夠挑選符合小學生年齡段的書籍,并在推薦給學生閱讀之前,自己先將書籍通讀一遍,以保證書籍內容態(tài)度端正適合學生閱讀,使其免受不良書籍內容的荼毒。其次,教師根據(jù)小學生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注意力的年齡特點,在選擇書籍時盡量挑選適合小學生閱讀且充滿趣味性的書籍。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書籍的同時,養(yǎng)成記錄筆記的習慣,將讀到的經(jīng)典段落與好詞好句一一整理在筆記中,并時不時地翻閱記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對書籍敘述手法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學生進行寫作時,將閱讀書籍所積累的知識學以致用的應用在文章寫作中。因此有效的課外閱讀活動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知識積累水平與寫作能力,而教師再也對教學方式不斷地創(chuàng)新中,完成對作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雙重提高。
3.鼓勵學生寫作展開豐富的想象。作文寫作本身就是一個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并呈現(xiàn)的過程,只是在實際教學中囿于條條框框的限制,影響了學生豐富想象力的深入挖掘與表現(xiàn)。為了徹底打破這一局限性,建議老師盡可能的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較少的設置框架,為學生真實情感的表達,真實想法的暢所欲言提供開放的空間,這樣呈現(xiàn)出的文章才是有溫度的有人情味的是坦誠相見的。另外建議老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也應該給予個性化的評價與批改,這也是一種有效鼓勵學生放飛想象力的有效手段,避免千篇一律模式化的評價,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4.制定詳細的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制定一個詳細的教學策略,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有系統(tǒng)的思路,例如今天寫什么,明天寫什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學會寫提綱,根據(jù)提綱進行創(chuàng)作,一步一步幫學生捋清楚寫作思路,這樣學生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作文,也會更有亮點思路更加清晰,中心思想表現(xiàn)得更加明確。
5.依托教材,逐級推進。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寫作進行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和掌握寫作的基本技能,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懂得從生活中,從身邊尋找寫作的切入點,從看似平凡、普通的實例中抒發(fā)不平凡的情感。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依托教材,逐級推進,展開審題訓練、開頭的書寫訓練、結構的書寫訓練、布局訓練等。這些訓練不是一下完成,而是分階段、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逐漸完成。
6.互相點評鑒賞,學會修改技巧。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往往對于自己的寫作水平缺乏掌握,僅僅能夠通過作文分數(shù)來判斷自己的寫作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換進行點評和鑒賞,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進行修改,從而使學生能夠吸收其他人的優(yōu)點,改進不足之處,并學會如何修改作文,使學生的作文更加精巧。
三、總結
本文在提出當前小學階段作文教學中存在問題基礎上,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經(jīng)驗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希望為改善提升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幫助,實現(xiàn)這一困境的有效突破。
參考文獻:
[1]王德俠.芻議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