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
1993年4月的一天,對于莓茶而言是個極具歷史意義的日子。對于土家族后人、44歲的黃宏全來說,這一天也將他的人生徹底改變。
黃宏全,1973年9月進入湖南農學院林學系學習,1976年8月畢業(yè)參加工作,從此與大山、樹木、綠色結下不解之緣。
他先后在大庸縣林科所、張家界應用植物研究所、永定區(qū)科技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等單位一直從事林業(yè)科學研究工作。1988年晉升為工程師,1994年8月晉升為高級工程師?,F(xiàn)為張家界茅巖河投資有限公司莓茶首席顧問。
1993年4月的這一天,黃宏全在茅巖河邊的土家山寨進行應用植物資源調查,當?shù)赝良业囊粋€年輕人龔倫坤向他推薦茅崗土家寨子飲用的“霉茶”。張家界“霉茶”始于明朝茅崗覃姓土司時期。莓茶被茅崗土司及土民發(fā)現(xiàn)有清火潤喉、解渴生津的功效,作為藥食同源的食藥材已經(jīng)庇佑了茅巖河流域的土家山民幾百年,是張家界土家族歷史悠久的特有日常飲品。
當時,黃宏全對“霉茶”的第一印象就是湯色純正、口感舒適、回味甘甜,那種純天然的口感在各類茶中絕無僅有。于是,黃宏全便向村民們索要了一點樣品,用樣品尋找“霉茶”的植物基原。
而這一發(fā)現(xiàn),也讓黃宏全的舊疾得以痊愈。因為多年的吸煙習慣,黃宏全有嚴重的氣管炎,每天都要靠吃藥緩解病癥。而在茅崗土家山寨飲用“霉茶”后,他的氣管炎竟然也逐漸好轉,久而久之,竟然不用再服藥。黃宏全感嘆,“土家神草”名不虛傳。因為這樣的機緣巧合,他決心把土家神草帶出大山,帶向湖南,帶向全國,帶向世界。
經(jīng)科學考證,該植物是經(jīng)過第四世紀冰川滅絕性掃蕩后,只生長在張家界海拔800~1500米云凝霧繞的張家界原始森林紅砂巖中的一種珍稀物種,其生長環(huán)境不受任何污染。
黃宏全根據(jù)“霉茶”的基本特征,確定它為葡萄科植物,后在當?shù)夭杉?種葡萄科植物標本,請當?shù)厝苏J定。認定植物標本后又用了兩天時間對該植物進行種的鑒定,最終在《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編第二冊中找到了它的歸屬,屬于葡萄科,蛇葡萄屬的顯齒蛇葡萄。
為弄清楚該植物在國內外的研究水平和應用程度,黃宏全先后在湖南省醫(yī)藥情報中心和湖南省科技情報中心,用“顯齒蛇葡萄”進行全國聯(lián)網(wǎng)檢索,查新報告結果顯示全為:“尚未見任何報道”。
這是“霉茶”的首份查新報告,它告訴人們:是茅巖河流域的土家人民用生活實踐的結晶——“霉茶”,開創(chuàng)了人類對該植物在認知上的先河,填補了該植物在應用上的空白,對人類茶文明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由于顯齒蛇葡萄名稱不雅,不宜作為商品名稱,黃宏全便用了7天時間對該植物中文名重新命名:為紀念發(fā)現(xiàn)地茅巖河流域大地名,于是就用發(fā)現(xiàn)它的地方來命名;為表明該產品是對土家族人民長期實踐結晶的傳承,決定用“霉茶”,但雨字頭霉必須改為草字頭莓。因為縱觀植物界,只有薔薇科和葡萄科能用草頭莓,而該茶的原植物正好是葡萄科植物——最終,正式將它命名為“茅巖莓”。
一個好產品還需一個好平臺。為了以后再研發(fā)張家界其它植物產品,經(jīng)永定區(qū)編委批準,組建了“張家界應用植物研究所”,經(jīng)主管單位永定區(qū)林業(yè)局選定,黃宏全成為張家界應用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長,并擔起了莓茶研究的重任。
從1993年發(fā)現(xiàn)莓茶,到2000年11月黃宏全離開崗位,8年時間里,他與同事們一道,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建立了完整的茅巖莓知識產權體系和比較全面的莓茶科學技術體系,初步建立了莓茶文化體系,為莓茶產品帶著張家界符號走向大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莓茶立于不敗之地確立根本保證。
原始莓茶的原料來源為野生的顯齒蛇葡萄藤莖葉,包括藤蔓。采集好后,用燜、蒸的方法殺青,太陽曬干燥。產品中有很多粗梗(莖)和細梗(葉軸)。第一代莓茶,開始人工種植,采種育苗,工藝流程借助現(xiàn)代制茶技術,殺青、揉捻、烘干、烘焙,產品中有很多細梗。第二代莓茶,建立茶園,用插條建園、去掉藤架、矮化植株,株形成灌木狀,當年栽植當年收益,原料采摘一葉一芽或兩葉一芽的幼嫩頂梢,在流程揉捻后增加“燜青”技術,幾乎看不到細梗。第三代莓茶,產品的色、香、味、形比第二代更強,保管、運輸、攜帶更方便,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經(jīng)過三代技術的發(fā)展更為成熟。
目前,張家界永定區(qū)莓茶產業(yè)已發(fā)展到六萬多畝,對未來莓茶產業(yè)的發(fā)展,黃宏全提出建議:需要創(chuàng)建“張家界莓茶基因保護繁育研究中心”,集中優(yōu)秀的科學工作者,豐富發(fā)展莓茶科學,占領莓茶產業(yè)制高點。從種苗做起,收集全國莓茶植物基原,建立種內生物多樣性基因庫。選育優(yōu)良無性系、培育新品種。研究開發(fā)莓茶系列產品和衍射產品,引領莓茶產業(yè)科技戰(zhàn)略發(fā)展,超前全方位服務莓茶產業(yè)。其次,就是組織專門班子編輯產品質量標準,將企業(yè)標準發(fā)展到行業(yè)標準再過渡到國家標準。
黃宏全建議,“莓茶應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如果這樣,莓茶將會是中國的莓茶、世界的莓茶?!?/p>
黃宏全被人們譽為“莓茶之父”。他的辛苦努力沒有白費,原本在茅崗土家山寨中默默無聞的莓茶,如今已經(jīng)成為張家界的一張名片。土家“神草”走出大山,走到城市中,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她的獨特魅力。
當問到黃宏全,在他的生命中,莓茶占據(jù)的地位是什么?他會說,莓茶是他的命,是他一輩子科研的成果,是他為之努力一生的心血。但是,莓茶并不屬于他個人,莓茶屬于中國,屬于世界,也屬于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