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偉 劉莉
摘 要:本文簡要概述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的概念、原理及特點,并解釋了人教社2004年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必修2)》第30頁的教材配圖,最后,輔以典型例題加深理解,以期對教師備課及學生學習提供幫助.
關鍵詞:熒光原位雜交技術
人教社2004年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必修2)》第30頁中寫到:“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能夠用特定的分子,與染色體上的某一個基因結合,這個分子又能被帶有熒光標記的物質識別,通過熒光顯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教材旁欄配圖如圖1所示.上述文字中提到的現(xiàn)代分子生物技術即為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那么,什么是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該技術的原理是什么?為何教材配圖中每條染色體上同種顏色的熒光點是2個?以該技術為背景的習題是如何考查的?
1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簡介
熒光原位雜交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該技術是利用被熒光染料標記的核酸探針,按照堿基互補的原則,與待檢細胞或組織內某一特定的RNA或者DNA序列進行特異性結合,形成可被檢測的雜交雙鏈核酸,最后,經(jīng)熒光檢測體系在鏡下進行定性、定量或相對定位分析.因該技術中特異的核酸序列仍然位于它們在細胞或染色體上的位置,故稱為原位雜交[1].
由于DNA分子在染色體上是沿著染色體縱軸呈線性排列,因而熒光標記的探針可以直接與染色體進行雜交,從而將特定的基因在染色體上定位.圖1中,因染色體已經(jīng)完成復制,每條染色體上有兩個DNA分子,故每一條染色體上有兩個熒光點.
相對于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探針來說,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具有穩(wěn)定性好、操作安全、結果迅速、空間定位準確、干擾擾信號少、一張玻片可以標記多種顏色探針等優(yōu)點.
2 經(jīng)典習題
例1 (2015年江蘇卷理綜33題)熒光原位雜交可用熒光標記的特異DNA片段為探針,與染色體上對應的DNA片段結合,從而將特定的基因在染色體上定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DNA熒光探針的制備過程如圖2所示,DNA酶Ⅰ隨機切開了核苷酸之間的鍵從而產生切口,隨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熒光標記的為原料,合成熒光標記的DNA探針.
(2)圖3表示探針與待測基因結合的原理.先將探針與染色體共同煮沸,使DNA雙鏈中鍵斷裂,形成單鏈.隨后在降溫復性過程中,探針的堿基按照原則,與染色體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較穩(wěn)定的雜交分子.圖3中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中最多可有條熒光標記的DNA片段.
(3)A、B、C分別代表不同來源的一個染色體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對同源染色體可被熒光探針標記.若植物甲(AABB)與植物乙(AACC)雜交,則其F1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可觀察到個熒光點;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中分別可觀察到個熒光點.
答案 (1)磷酸二酯;脫氧核苷酸 (2)氫;堿基互補配對;4 (3)6;2和4
例2 兩個基因型均為AABB的動物精原細胞,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物質分別標記基因A、B和B,兩細胞分別進行了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精細胞中都有3種顏色的3個熒光點
B.初級精母細胞中可能有3種顏色的6個熒光點
C.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可能有3種顏色的4個熒光點
D.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有3種顏色的6個熒光點
答案 C
例3 等位基因A與a、B與b在染色體上可能的位置情況如圖4、5、6所示.對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A、a都被標記為黃色,B、b都被標記為綠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下列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
A.同一個細胞中最多可觀察到8個熒光點
B.通過觀察1個四分體上熒光點的顏色和種類,可區(qū)分甲、乙、丙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細胞同一極的熒光點的顏色有2種
D.黃色熒光點只有2個的細胞很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
答案 B
參考文獻:
[1]B.艾伯茨,D.布雷,K.霍普金,等.細胞生物學精要(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