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銀蘭
摘 要:只要課堂體現(xiàn)出鮮活性、生活性,那么整個課堂就活靈活現(xiàn)了,課堂也就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充滿了生命的氣息。這就要求老師的備課一定要將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知識就鮮活了,這就是生命課堂的具體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生命課堂;生命“在場”;備課;尊重
生命課堂是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學生為主體,追求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一種教育理念,是一種充滿生命活力的文化、情感、思想的交流活動。
尊重——生命課堂的保障。
情感——生命課堂的紐帶。
超越——生命課堂的張力。
生命課堂,第一方面是指教師用生命去備課(精心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涵與外延);第二方面是生命“在場”(教師用生命去上課);第三方面是指教師要用心呵護每個學習者,尊重每個學習者的人格,關(guān)愛每個學習者的生命。
一、用生命備課,從細節(jié)做起
用生命去備課,并不是需要老師用性命去備課,而是要求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學情,全面把握,重視學生的每個學習細節(jié),備課時潛心研究教學內(nèi)容,吃透教材,運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將挖掘出的知識用一種積極有效的方式滲透給學生。
所有知識都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一切知識都不只是固化在書本上的語言、文字或符號,所有的知識都是有生命的。教學是我們要將知識還原到生活當中去,使孩子們在體驗中快樂地學習,在參與中積極地學習。只要課堂體現(xiàn)出鮮活性、生活性,那么整個課堂就活靈活現(xiàn)了,課堂也就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充滿了生命的氣息。這就要求老師的備課一定要將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知識就鮮活了,這就是生命課堂的具體體現(xiàn)。
生活中處處都有教學資源:學生的行為、身邊的事例、班里的小故事,都可以是孩子們學習的資源。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充分地告訴我們生活中處處是資源,同時也告訴我們所有知識都來自生活,又服務(wù)于生活。
二、真實感受生命所在
由于孩子們的學習不只發(fā)生在教室里,也可能發(fā)生在其他地方,所以,教室是課堂,校園亦是課堂,家庭、社會均是課堂。從教育的大背景出發(fā),課堂不但是一個場所,而且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是一個攜手創(chuàng)造奇跡的過程,是一個喚醒潛在能力的過程,是生命與生命對話的過程。這一切,只有生命“在場”才可能實現(xiàn)。
“在場”就是存在。有人說,只要人在教室里,就是“在場”。其實不然,比如,老師授課的時候,雖然孩子們都靜靜地坐在教室里,他們的確是存在的。可是,每個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不一定都在認真聽課。孩子們上課也時有心猿意馬、心不在焉的現(xiàn)象,這都屬于正常。這說明他僅僅是人“在場”,而不是神在場。所以我認為,生命“在場”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教書者的生命在場。教書者不要機械、枯燥地傳輸知識,完成教學任務(wù),而是要潛心研究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吃透教材,用心去上課,使師和生的“神”全心全意投入課堂,教書者要和學生進行充分的思想碰撞,激蕩出耀眼的火花,只有這樣老師才可以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其次,是學習者的生命在場。孩子們不能機械地接受知識、完成作業(yè),而是要真正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地和老師、同學互動交流,使孩子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這樣的“在場”,可以使學生積極自覺地將學習延伸到生活當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索,增長知識,提升能力,讓孩子們的天賦得以最大發(fā)揮。由此可見,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的“生命運動場”,只有師生的生命共同在場,生命才會不斷成長,教書者要營造“生命場”的動態(tài)美,讓教書者的生命在場啟發(fā)、激勵學習者的生命在場,這樣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成效。
三、用尊重換取尊重
不管是處于成長的什么階段,生命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老師一定要尊重生命的內(nèi)在本質(zhì)特征,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長規(guī)律,學會理解孩子、關(guān)愛孩子,只有關(guān)注和呵護孩子的成長,才會被孩子信任和尊重。這份信任與尊重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心靈深處,使孩子學會呵護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也學會敬畏、珍愛自然界中的小生命。
師者,良師、諍友、父母也。每個人內(nèi)心都藏著一個小小的孩子。每個孩子內(nèi)心都擁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幫他們實現(xiàn)這個夢想,那么,請你保護好這個夢想,不要破壞它,不要驚動它。我們平時教育孩子要尊重、理解別人,作為老師,我們要真正地給予孩子尊重,這樣他們一定會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悅和自豪。
面對個性獨特的孩子,我們更要因材施教,呵護他們的求知熱情,激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要苛求每棵小樹苗長得一樣高,一樣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個性和喜好,有人也許喜歡與詩書為友,有人也許喜歡與自然為伴。
把尊重學生融入每個學生的日常課堂。比如,當孩子們舉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作為老師我們要直視孩子的眼睛,身體前傾,認真傾聽孩子的發(fā)言,并及時予以鼓勵;當孩子們犯了錯誤的時候,作為老師要心平氣和、循循善誘,以恰當?shù)姆绞剑寣W生愿意接受老師的批評,并樂意自覺改正。
所謂的生命課堂,是由一堂堂精彩的課串聯(lián)起來所形成的立體課堂,可能一節(jié)課沒有多大收效,但我們要努力實現(xiàn),讓它在師生互動的整個成長過程中發(fā)生:從課前的準備、教學的設(shè)計,到課堂的“教”與“學”,再到課后的鞏固與應(yīng)用,它都會因有生命的互相滋潤而茁壯成長,因有生命的全心投入而鮮活亮麗,因有生命的自由呈現(xiàn)而綻放燦爛之花……
總之,我們要力爭讓課堂呈現(xiàn)出生命的味道!
參考文獻:
[1]李婧.陶行知對杜威教育思想的超越及其當代價值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221-222.
[2]陳威.教師成長的生命意義探析[J].教育探索,2012(1):111-113.
[3]熊永平.堅定不移推行課堂結(jié)構(gòu)改革[J].青海教育,2011(5).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