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以及社會形態(tài)的變革,設計師對于廣告的設計已經在社會中隨處可見,小到生活用品,大到流行時尚。它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如今,廣告形式已經從傳統(tǒng)的告知消費者轉變?yōu)槲M者模式?;谶@種形式,設計師就必須創(chuàng)新設計方式,增添新的創(chuàng)新理念,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共鳴,從而實現雙贏。
關鍵詞:廣告設計 情感訴求 方式
經濟的發(fā)展促使諸多產品紛紛進入全球化市場,面對如此激烈競爭的發(fā)展環(huán)境,廣告設計也不再延續(xù)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模式,而是尋找一種更為自由的表達空間,以滿足消費者求新求異的心理需要,從而促使產品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
一、情感訴求的重要意義
廣告設計的目的在于快捷、高效地向消費者傳達信息,使消費者能夠快速產生購買商品的欲望。事實證明,諸多優(yōu)秀的產品設計,其情感訴求在產品廣告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這是由于消費者接受信息的程度是判斷廣告設計行為的重大影響因素。設計師在廣告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根據產品種類的消費群體,制訂不同階段的設計理念,如消費者的年齡、性別、風俗習慣等方面。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設計師若能夠在進行廣告設計的同時,將消費者的心理、情感等因素融入產品設計中,以消費者的理念為設計核心,為消費者考慮,則能幫助消費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生活的樂趣,緩解工作的壓力。這便是最佳的、能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好廣告,而不是讓消費者看到就想立即換頻道的廣告。對于消費者來說,現如今的廣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告知消費者”的廣告,而是成為“吸引消費者”的廣告。消費者精神需要與設計者情感訴求之間的共鳴,已經成為現代廣告的靈魂。而且在實踐中已經表明,具有情感色彩的廣告要比平淡無奇的廣告更具有感染力,更受消費者的歡迎,且得到消費者的接納。
二、情感訴求的運用方式
設計師對于情感訴求的運用方式主要包括:優(yōu)美感、親切感、幽默感及緊迫感。下面,筆者將作詳細闡述。
首先是優(yōu)美感。優(yōu)美感在廣告設計中是消費者對于美的享受,是一種使消費者賞心悅目的元素。在這類廣告設計當中,整個畫面都具有柔和、清新、典雅的氣息,常常會給消費者親切、安全的信賴之感。例如,在一個“奔馳百年SINCE1886”的廣告設計當中,設計師巧妙地將樹木柔和的年輪與產品的獨特形式相結合,突出了產品標志的深刻含義。這種廣告設計給消費者帶來了優(yōu)美、舒適的視覺體驗,從而使消費者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和購買的欲望。
其次是親切感。親切感與優(yōu)美感都能給予消費者親切、安全的信賴之感。與優(yōu)美感相比,親切感是消費者對于廣告設計的一種認同、溫暖的情感體會。這種情感體會往往帶動著生理上的反應,即有關愛家庭、愛護朋友的感覺。例如,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在為“Praha動物園”設計的廣告中,其設計理念是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設計師將人類之間相互表示友好的方式運用到了人與動物之間,不僅拉近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而且還能點燃人類對于動物的關愛之心、保護之心,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界和諧共處的目的。而事實上,這種廣告的播出,也確實達到了呼吁大家保護動物的目的。
再次是幽默感。廣告設計中所指的幽默,并非是滑稽。幽默與滑稽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不同的效果。幽默是一種能引起消費者心靈放松的感覺,而滑稽僅僅是表面上的刺激,大多數并無具體的內涵。幽默的廣告設計與傳統(tǒng)古板的廣告設計相比,具有更強的吸引力、溝通力、說服力,能夠促使消費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產品的信息,也更利于消費者無形之中記憶廣告信息。例如,在一個啤酒廣告的設計中,設計師采用幽默、詼諧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螃蟹為設計主體,通過螃蟹偷酒來引出酒的口感;同時巧妙地加入語言藝術,在螃蟹飲酒后,說出“爽不爽,喝完再講”等廣告語,淋漓盡致地將人們喝酒后那種忘我的心境表現出來,不僅達到了產品效益,還使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產生了極大的共鳴。
最后是緊迫感。緊迫感與前述感覺大不相同,其更傾向于一定的否定情感。緊迫感往往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會時刻警示自身,發(fā)人深省。例如,在一幅《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海報中,設計者以鮮艷的紅色做底,以清晰的綠色、帶刺的仙人掌為主體,標題為醒目的“未來人類”,使用強烈的視覺對比,突出產品所要向人們傳遞保護水資源的理念。
三、結語
在當今社會中,諸多廣告設計的成功越來越能夠證明情感訴求在廣告設計中的重要作用。情感訴求不僅能幫助設計者與消費者從心理上達到共鳴,而且還能夠幫助產品達到快速銷售的目的。因此,設計師在廣告設計中,必須使用合理的設計手段,引起消費者的興趣,調動消費者的情緒,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張曉蕊.綠色廣告的受眾邏輯研究[J].大眾文藝,2019(08).
[2]馬玲令.廣告設計中的情感傳達探析[J].藝術教育,2014(06).
(作者簡介:牟師嫻,女,碩士研究生,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視覺藝術)(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