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夢雪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遺傳科,鄭州 450053)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即醫(yī)學助孕,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體外授精等技術。相關研究[1-4]指出,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可以有效治療各種生育疾病,可解決由生育問題而引發(fā)的家庭及社會問題,為生育提供技術支持,對社會發(fā)展有積極意義。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多數(shù)接受輔助生殖技術的患者因傳統(tǒng)思維限制和對相關知識認知不足,在受孕后出現(xiàn)更改聯(lián)系電話、拒絕醫(yī)療人員詢問妊娠情況等問題,因此無法監(jiān)測妊娠情況和圍生期健康教育,進而影響到妊娠率,因此在輔助妊娠護理中實施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5-8]。本研究旨在探索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在輔助生殖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輔助生殖技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等距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納入標準:多年不孕者,與臨床助孕指征相符合,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異常者,患有嚴重腦部疾病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n=40)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審核證件。患者進入排卵周期后給予藥物注射、用藥指導、術前術后相關事項的講解等。觀察組患者實施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①成立階段性追蹤隨訪團隊,成員包括組長與隨訪護士,組長主要工作職責是對隨訪管理質量的把控,統(tǒng)計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隨訪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是對患者進行分階段的追蹤隨訪,調查患者的治療情況。②設置患者隨訪檔案,詳細登記患者信息,包括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治療類型等。由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輔助生殖治療的相關事項,包括治療方法、具體流程、注意事項、治療費用等。其中重點強調后期隨訪的目的和重要性,便于后期隨訪工作的開展。③在患者治療期間以發(fā)放宣傳材料或一對一講解的方式給予健康教育。隨訪時間與節(jié)點:劃分隨訪的階段,將隨訪時間、內容、目的等一一列出。第一階段:術后2周,主要目的在于給予患者進一步治療意見,并提醒其到醫(yī)院接受復查。第二階段:術后4周,經(jīng)臨床檢查確認患者妊娠后,提醒患者到醫(yī)院復診,同時給出相應的指導。第三階段:妊娠12周,提醒患者進行產前檢查,查看胎兒情況,是否繼續(xù)妊娠等,同時進行母嬰監(jiān)護。第四階段:分娩后的隨訪,目的在于了解分娩結局、類型、嬰兒情況、分娩孕期等信息。④由于患者較多,其需求各有不同,因此無法進行集中化管理,因此為患者提供咨詢熱線,并建立網(wǎng)絡咨詢服務平臺,集中患者的需求,安排專人對電話、網(wǎng)絡上的問題進行處理,以通過微信、短信、電話、QQ交流群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根據(jù)隨訪流程表給予患者相應的提醒,如用藥、檢查須知、注意事項等,如患者電話丟失、信息缺失時,可以通過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進行咨詢。⑤定期隨訪,分裝并編號病歷資料,告知患者隨訪的重要性并簽署隨訪同意書,建立隨訪登記本,給予患者定期隨訪。
1.2.2 觀察指標 ①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測患者的心理狀況[9]。SAS量表20個條目,計分級1~4分,SAS標準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 SDS評分與之相同,得分越高,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②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對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評價,問卷使用前預先調查,信度、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2??偡譃?00分,評價標準:≥9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相對滿意、<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相對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統(tǒng)計2組患者的隨訪率,以接通電話、主動回撥或來院復查例數(shù)計算,拒絕回訪、電話錯誤且未來院復查者記為失訪。④比較2組患者妊娠率。
2.1 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價比較 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表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40,n(%)]
目前輔助生殖技術成為臨床治療不孕不育的一種有效手段,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術,對不孕不育癥患者成功妊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0]。在輔助生殖護理中應用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從制度保障、護理人員管理、患者管理等方面給予患者精細化的護理干預,減少治療偏差,可提升護理質量與水平,增強護理工作的規(guī)范性,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工作[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為:通過分階段性的隨訪管理,為患者講解與輔助生殖技術相關知識,包括技術過程、費用問題、成功率、隨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夠更加了解輔助生殖技術,解決患者的疑難問題,消除其內心疑慮,轉變以往的錯誤認知,增強對輔助妊娠的認知,消除內心緊張、焦慮、擔心等不良心理情緒,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使其有效配合治療。觀察組隨訪率高于對照組,其原因為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是在常規(guī)隨訪管理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渠道對患者進行跟蹤性隨訪,借助網(wǎng)絡進行管理,采用微信、QQ等隨訪形式,為不愿接聽電話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盡可能保護患者的隱私,同時通過階段性患者反饋與指導,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與不斷改進,還可幫助患者解決各方面的問題,使患者科學系統(tǒng)地了解疾病知識,提高重視度,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增強治療信心,有效提升隨訪率[13]。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其原因為分階段性的隨訪管理,時間節(jié)點多、內容豐富,可滿足患者個性化健康需求,同時增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增加信任感,增強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14-15]。觀察組臨床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其原因為不同階段的跟蹤與指導,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信心,確保其按時就診,保證輔助妊娠各個階段的工作進展順利,從而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吳蔓等[1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后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患者的臨床妊娠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提升。由此可見,輔助生殖護理中實施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效果較好。
為接受輔助生殖技術的患者實施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可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有利于提升臨床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