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蔡少蓮
[摘要] 目的 調(diào)查不同學歷護理學生知識共享和學習投入的水平,并探討學歷差異是否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間存在調(diào)節(jié)作用。 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廣東省某職業(yè)醫(yī)學院校全日制護理專業(yè)學生(以下簡稱“護士”)338名,根據(jù)學歷不同分為大專組(145名)和中專組(193名),應用知識共享與學習投入量表對其進行調(diào)查。 結(jié)果 兩組護生在知識共享行為和學習投入程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r = 0.539、0.570、0.580、0.600,P < 0.001);提取知識能力對學習投入程度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P < 0.05);學歷在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P < 0.001)。 結(jié)論 知識共享能力對學習投入程度具有影響,并且隨著提取知識能力的增強,大專護生的學習投入程度提升更快。
[關(guān)鍵詞] 知識共享;學習投入;調(diào)節(jié)作用;學歷差異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5(a)-0185-0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based 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DU Juan? ?CAI Shaolian
Department of Nursing,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Zhaoqing? ?526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to explore whether the differenc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on students′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a total of 338 full-time 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student” for short) from a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junior college group (145 nursing student) and th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group (193 nursing student), the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sca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nd learning involvemen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r = 0.539, 0.570, 0.580, 0.600, P < 0.001); the ability to extract knowledg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learning engagement (P < 0.05); education background played a moderating role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P < 0.001). Conclusion Knowledge sharing ability has an impact on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knowledge extraction ability, the learning engagement of junior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Key words] Knowledge sharing; Learning input; Regulatory rol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fference
學習投入概念最初由組織學、管理學中的“工作投入”概念而被引進教育學領(lǐng)域進入研究視野[1],而目前多數(shù)研究者從心理狀態(tài)論來學習投入,從心理狀態(tài)論的視角來理解學習投入,是相對立學習倦怠的。Schaufeli等[2]認為,學習投入是一種與學習相關(guān)的,持久的、積極的、完滿的情感和認知的心理狀態(tài)。近年來國內(nèi)外多數(shù)研究者[3-6]對學習投入進行相關(guān)的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學習投入因素有專業(yè)、生源地、年級、性別等[7-8];另外有一些研究指出學習投入與知識共享能力存在密切關(guān)系[9]。
知識共享指的是組織的成員或團隊在組織內(nèi)或者組織間,為了擴大知識的利用價值并產(chǎn)生知識的效應,通過各種渠道彼此間進行知識的交換和討論[10]。在學校的知識共享是指教師、學生以及學術(shù)團體的知識通過課堂教學、學術(shù)報告、網(wǎng)絡等形式交流,從而讓各個成員所擁有的知識成為學校整體的知識財富[11]。學校作為知識傳播與學術(shù)研究之地,幫助學生掌握與周圍人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知識能力,將更好地幫助其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知識共享展開了相應的研究[12-15],發(fā)現(xiàn)大學生自身原有知識經(jīng)驗背景、認知差異、人格的特質(zhì)以及客觀的外部校園環(huán)境等是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16-18]。
目前的研究只是簡單比較了知識共享能力和學習投入程度的各自的影響因素,并沒有把學歷差異作為知識共享能力對學習投入程度的影響調(diào)節(jié)因素來考慮。因此,本研究擬通過實際調(diào)查,探討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的關(guān)系,以及學歷差異對二者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效應,以期為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和學習投入程度的提高提供實證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diào)查對象
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選取廣東省某職業(yè)醫(yī)學院校全日制護理專業(yè)學生(以下簡稱“護生”)共338名進行問卷調(diào)查。納入標準:全日制中專和大專護理專業(yè)學生,自愿參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調(diào)查內(nèi)容涉及學生的人口學特征:包括年齡、性別以及生源地等;并根據(jù)學生學歷的不同,分為大專組(145名)和中專組(193名)。
1.2.2 學習投入量表? 學習投入量表是由Schaufeli等[2]編制的,共有17個題項,包括活力、奉獻、專注3個維度,采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7點計分。2008年李西營等[19]將該量表引入國內(nèi)進行研究,修訂成了適合國內(nèi)使用的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學習投入量表的庫倫巴赫α系數(shù)為0.960,各維度的庫倫巴赫α系數(shù)分別為0.986、0.987、0.916。
1.2.3 知識共享行為量表? 采用知識共享行為量表是張爽等[20]開發(fā)的,共8個題項,分為提取知識和獲取知識2個維度。采用李克特式7級計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庫倫巴赫α系數(shù)為庫倫巴赫α系數(shù)為0.936,各維度的庫倫巴赫α系數(shù)分別為0.923、0.835。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積差相關(guān)和多元回歸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對數(shù)據(jù)整理,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一般資料情況
大專組護生145名,平均年齡(21.77±0.75)歲;中專組護生193名,平均年齡(18.63±1.08)歲;生源地:城鎮(zhèn)157名,農(nóng)村189名。
2.2 兩組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各維度得分情況比較
兩組學歷在知識共享能力、學習投入程度各維度上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3 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之間的相關(guān)分析
相關(guān)分析顯示,學習投入程度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知識共享能力均呈正相關(guān)(P < 0.001)。見表2。
2.4 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各維度之間的回歸分析
知識共享能力中的提取知識能力均對學習投入程度各因子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P < 0.05);知識共享能力中的獲取知識能力只對學習投入程度中學習專注度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P < 0.05),因此提取知識能力能更好的預測學習投入程度。見表3。
2.5 學歷對于知識共享能力和學習投入程度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
提取知識能力對學習投入程度的回歸模型中加入的交互項后,交互項對學習投入程度的預測作用顯(t = 10.909,P < 0.001),并且R2的變化顯著(△R2 =0.262,P < 0.001)。因此,學歷在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提取知識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存在調(diào)節(jié)效應。見表4。學歷在提取知識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的交互作用,隨著提取知識能力得分的增加,大專護生的學習投入程度的得分提升更快。見圖1。
3 討論
3.1 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的現(xiàn)狀特點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理專業(yè)學生學習投入程度各維度的分數(shù)在中等水平,學習奉獻維度分數(shù)最高,學習活力維度分數(shù)最低,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21-23]。原因可能是:首先,護生可以在學習中體驗到生命意義感、醫(yī)學生的自豪感,并樂于在學習中接受挑戰(zhàn),因此對學習充滿熱忱[24];其次,醫(yī)學課程的學習壓力較其他學科大,使護生倍感學習壓力增加[25],容易形成學習活力低。同時本研究中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中各維度的分數(shù)在中等水平,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26]。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學生因個人受傳播知識的表達能力以及接受知識時的理解能力等因素限制[27],而影響了知識共享行為;另一方面,知識共享行為需要渠道,學生還沒有學會充分應用學校知識共享渠道,這也制約他們的知識共享行為。
3.2 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的關(guān)系
研究結(jié)果顯示,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各維度均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進一步的回歸分析顯示,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中的提取知識能力對學習投入程度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在共享知識的過程中,護生能接受到其他同學在學習知識相關(guān)的技巧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在共享中通過互動交流,進一步完善自己在學習知識中的各種能力[28]。同時通過了解護生共享知識能力的情況,還可以有效地預測其學習投入的程度。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育者要注重護生共享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以期進一步為激發(fā)護生學習中積極、樂觀的學習品質(zhì),從而促進其自身在學習中的投入程度。
3.3 學歷在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顯示,學歷對護理專業(yè)學生提取知識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的關(guān)系起調(diào)節(jié)作用。具體來講,在高提取知識能力和低提取知識能力中,中專護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得分差異較小,而大專護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得分差異較大。原因可能是:大專護生雖然在低提取知識能力時,學習投入度較低;但是隨著在學習中不斷的進行自我調(diào)適,及時采取積極的措施,增進了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29];因此,當提取知識能力提高到高水平組時,大專護生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學習投入程度。因此,教師在教授大專護生的過程中,在學習初期就應該關(guān)注提取知識能力水平的培養(yǎng),隨著此項能力的提高,大專護生的學習投入度也會隨之快速提高。
綜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存在密切的關(guān)系;同時,學歷差異在護理專業(yè)學生知識共享能力與學習投入程度之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對幫助護理專業(yè)學生提升其學習投入程度能力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唐巍華.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學習投入度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2]? Schaufeli WB,Salanova M,Vicente González-romá,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J]. J Happiness Studies,2002,3(1):71-92.
[3]? Kuh GD,Kinzie,J,Cruce T,et al. Connecting the dots:Multifaceted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 engagement,resuhs from the NSSE,and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conditions that fostor student success [EB/OL].(2016-10-08) [2016-10-15].http:// mbjy.hebic.cn/yw2s/2016/1008/1559.html.
[4]? 伍靜.高職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學習投入的關(guān)系[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50-151.
[5]? 曹均平.大學生網(wǎng)絡課程學習投入的研究[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8(1):37-41.
[6]? 董雪瑩.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學習投入調(diào)查及其改進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7]? 張春梅.影響大學生網(wǎng)絡學習投入水平的實證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33):80-81.
[8]? 韓寶平.大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分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8):77-82.
[9]? 湯倩,葛明貴.大學生學習投入與知識共享的現(xiàn)狀及其關(guān)系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84-87.
[10]? 林東清.知識管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226.
[11]? 紀燕.高校研究生知識共享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19(17):20-22.
[12]? 張圣亮.高校研究生科研團隊知識共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4-12.
[13]? 葉小軍.知識共享對研究生創(chuàng)新行為的影響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5.
[14]? 方文敏.知識共享對研究生創(chuàng)新行為影響的內(nèi)在機理研究[J].教育與教育研究,2016(11):81-87.
[15]? 王麗.大學生隱性知識共享中的問題與對策[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6.
[16]? 何奕.五個維度推動知識共享[J].人力資源,2019,433(2):57-59.
[17]? 李佳賓.知識共享研究述評與未來展望[J].情報科學,2019,37(5):166-172.
[18]? 楊呂樂,張敏,張艷.國內(nèi)外知識共享研究的系統(tǒng)綜述:基礎(chǔ)理論、知識體系與未來展望[J].圖書館學研究,2018, 427(8):4-13.
[19]? 李西營,黃榮.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UWES-S)的修訂報告[J].心理研究,2010,3(1):84-88.
[20]? 張爽,喬坤,汪克夷.知識共享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4):56-60.
[21]? 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專業(yè)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guān)系[J].心理科學,2006,29(1):47-51.
[22]? 張信勇,卞小華,徐光興.大學生的學習投入與人格堅韌性的關(guān)系[J].心理研究,2008(6):72-76.
[23]? 崔文琴.當代大學生學習投入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6):67-72.
[24]? 譚旭妍,譚小燕,何曉璐.五年制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12):125-127.
[25]? 嚴詩玉,陳沁,黃麗敏.??谱o生學習壓力、自憫與學習倦怠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9,25(15):1968-1972.
[26]? 湯倩,葛明貴.大學生學習投入與知識共享的現(xiàn)狀及其關(guān)系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84-87.
[27]? 苫君玲.中職護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4(4):13-15.
[28]? 叢小玲,楊藝,李璐寰,等.不同運行模式下網(wǎng)絡共享課程急救基本知識與技術(shù)教學效果比較[J].護理研究,2017, 31(22):2775-2776.
[29]? 梁惠連,高鈺琳,蔡少蓮.1482名專科護生專業(yè)態(tài)度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相關(guān)性分析[J].護理學報,2019(10):53-56.
(收稿日期:2019-11-08? 本文編輯:封?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