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網絡技術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正向、負面影響進行分析,并以“晨曦微講壇”為例,對該平臺進行簡要介紹,并提出該理念指導下思政工作的開展方法與改進措施,力求通過本文研究,使高校思政工作更具實效,牢牢把握改革機遇,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
【關鍵詞】晨曦微講壇? 思政工作? 機遇挑戰(zhàn)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9-0070-02
引言
網絡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與高校教育間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為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認,在思政教育改革工作中,網絡技術在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為改革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如何在網絡時代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有效避開其危害成為思政改革的重點問題。
一、網絡技術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影響
網絡技術是把“雙刃劍”,對于高校思政改革來說既是機遇,也面臨挑戰(zhàn)。對此,應正確看待網絡技術帶來的影響,正確分析新時代思政改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才是當前應當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機遇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發(fā)展為教育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具有獨特的互動性、便利性、豐富性等特征,可使教育信息與資源傳播中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xiàn)快速、廣播的傳播。以“晨曦微講壇”為例,利用每天早自習的時間為學生開辟的一個微型講壇,學生在輔導員的指導下擬定主題,由自己當講師,根據(jù)主題講故事、講疑問、講感悟,并由輔導員進行啟發(fā)和總結,激發(fā)學生內在動力,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挑戰(zhàn)
網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思政教育帶來嚴峻挑戰(zhàn),例如學生過度沉迷網絡忽視學業(yè)、不良信息傳播腐蝕心靈等等,這些均對學生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在網絡時代下,如若思政工作忽視網絡管理,很可能不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使其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受到負面影響。網絡信息內容多元、來源廣闊,學生缺乏統(tǒng)一的價值判斷標準,很容易相信網絡騙局,受到三俗文化的思想侵蝕,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被分化,阻礙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整體水平提高[1]。
二、“晨曦微講壇”理念下高校思政改革的開展
網絡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念應及時轉變,文本以“晨曦微講壇”平臺為例,闡述該理念下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措施與效果,進而突顯思政改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一)平臺簡介
“晨曦微講壇”是利用每天早晨課前半小時為學生開辟的微型育人平臺。該平臺面向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文明習慣、思想素質、發(fā)展能力為目標,主要包括“陽光早自習”“學生微講壇”“社會公益行”三個活動板塊構成。其中,以“學生微講壇”為主體,由學生當老師,帶領其他學生一同學習,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讓他們自己尋找自我成長的動力,使學生思政教育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
(二)實施方法
“晨曦微講壇”的形式內容多種多樣,教育形式接地氣,以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輔導員的輔助下,充分發(fā)揮榜樣力量,獲得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1.輔導員指導方向。在輔導員幫助與指導下,學生與年級特點、主題月計劃、時事政治、實施方案等結合起來,通過點評+活動總結等方式,由輔導員啟發(fā)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引導其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將中國特色與國際進行正確的對比;深刻認識到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促使學生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民族事業(yè)之中,明確成長方向,為健康成長奠定根基。
2.學生巡講。由高年級學生成立巡講團,為其他學生進行巡講,尤其是面向新生,巡講的主要內容圍繞入學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疾病預防等等,對巡講內容進行科學規(guī)劃后,以學生的口吻講給學生。同時,巡講團中還設有時事新聞評論、才藝展示、講故事等環(huán)節(jié),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預防,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促進全體學生素質提升,學風轉變,形成良好文明的大學生風尚。
3.加強現(xiàn)場教學能力。以“陽光早自習”為例,開展趣味運動會、模范寢室觀摩等活動,提高現(xiàn)場教學能力,引導學生自覺參與校園生活、融入集體中,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提高學習與生活技能。在現(xiàn)場教學中,不但包括體力方面的訓練,還包括心理方面的體驗,可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精神、奉獻意識,鍛煉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2]。
4.開展專項活動。在“學生微講壇”之下挑選優(yōu)秀學生參加專項活動中,例如巴東公益行等等,使學生能夠走出校園、走入社會,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社會,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激發(fā)參與意識、服務意識,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抱負。
5.年終表彰。通過培訓、宣傳、輻射、提升等方式,借助“晨曦微講壇”平臺,在各班評選出最美班長、最美班級、最美寢室、最美學生講師等等,并在年終學風大會上進行表彰,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使抽象教育轉變?yōu)樾蜗笫痉?,將空泛概念轉變?yōu)闃影澹咕窀姓俎D變?yōu)樾袆?,以此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p>
(三)改進措施
現(xiàn)階段,“晨曦微講壇”育人平臺正處于應用的起步階段,在思政實效性、講壇形式、講師培養(yǎng)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勇敢迎接和攻破思政改革的重重挑戰(zhàn),促進思政改革的順利開展,思政工作實效的顯著提升。
1.提高平臺思想政治性。思政教育作為“晨曦微講壇”平臺之魂,在應用過程中應積極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社會熱點等融入思政教育中,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開展各項活動,潛移默化的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引導其將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相結合,積極踴躍的投身于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之中。
2.豐富講壇形式。根據(jù)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創(chuàng)新講壇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其參與,創(chuàng)新平臺功能,使更多學生能夠參與其中,獲得鍛煉和提升的機會,成為德才兼?zhèn)涞慕影嗳恕?/p>
3.加強學生講師培養(yǎng)工作。在成立學生巡講團的基礎上,還應加強對學生講師的培養(yǎng),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社會資歷與職業(yè)優(yōu)勢,提高講壇的影響力與整體水平,使思政改革獲得更理想的成效[3]。
結論
綜上所述,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為高校思政改革提供了新路徑。在“晨曦微講壇”理念指引下,歸還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網絡時代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有效避開其危害,提高學生整體思政水平,確保思政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這對高校教育工作開展來說也具有諸多裨益。
參考文獻:
[1]黃素心,高偉光.高教改革發(fā)展對高校思政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J].新校園旬刊,2018(7):63.
[2]丁東瀾,趙麗. 高教改革發(fā)展給高校思政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2):58.
[3]景慧.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政工作改革機遇與挑戰(zhàn)[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4).
作者簡介:
鄭姝姝(1982年03月-),女,湖北荊州人,漢族,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