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啟瑞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多種新型教育理念的涌現,為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提供了更多可能。物理課程具有嚴密性、探究性的特點,主要可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大層面,要想全面保障教學質量,必須把握各種現存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本文簡單闡述了初中物理教學特點,并重點探究了其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特點;問題;有效對策
一、初中物理教學特點
物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主要課程,此門課程涉及到的范圍較為廣泛,且包含大量物理現象,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教學特點,第一,生活化特點。通過細致分析可發(fā)現,物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大量事物都有著物理知識的身影,如設計電梯、行駛的汽車等等。故在教學課堂上,應當遵循理論與實踐有機整合的原則,充分凸顯出物理課程的生活化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知識傳導與探究。大多數初中生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對物理知識有著較強的求知欲與探究欲,但也面臨著明顯的學習困難。因此,為了使學生可充分掌握新知識,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新鮮感,實現知識高效傳導,激發(fā)學生興趣,在此基礎上完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進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二、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有效強化學生主動意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當堅持以生為本,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強化學生的主動意識,應用適宜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式學習,全面掌握更多物理知識。但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目前相當一部分教師未能正確認識以生為本,課堂上仍舊以“注入式”教學為主,并未強調學生的課堂地位,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欠缺動力,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部分教師應用極為陳舊的教學方式,課堂上忽略學生物理思維形成的過程,大大抑制著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難以滿足新時期初中生的實際需求,不利于打造高效課堂。
(二)未能加強重視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物理課程最為主要教學內容,組織物理實驗可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1]。但事實上,部分教師往往僅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未能認識到實驗教學的必要性,甚至為了趕教學進度,將實驗課變?yōu)槔碚撜n,及時展開實驗教學,也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調查可知,絕大多數實驗教學以教師主導、學生模仿為主,即教師事先演示整個實驗過程,要求學生認真觀看,之后再進行分組,要求學生按照既定步驟展開實驗,完全忽略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創(chuàng)新思維,導致整個實驗課堂缺少生機與趣味,并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得以有效保障。
(三)物理課堂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性
盡管新課改背景下,新型理念的涌現促使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但受到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未能打破思維禁錮,難以實現與時俱進,依然應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機械化地學習知識,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能使學生充分感知物理的魅力。除此以外,多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尤為片面,將其視為“用來展示課件的輔助教學工具”,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將物理知識全都以PPT課件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欠缺科學引導,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解決初中物理教學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強化學生主動意識,優(yōu)化物理教學課堂
新形勢下,要想有效解決種種問題,必須立足于根本,把握問題的核心點,針對性地制定措施,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側重于強化學生的主動意識,全面剖析物理教材,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使學生在理解吸收新知識的同時,充分感知物理課程的魅力。除此以外,為了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動地位,教師應準確認識合作學習的地位,將其與任務驅動有機整合,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物理現象的探究與驗證過程,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力,拓展學生物理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能夠及時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也能夠不斷優(yōu)化物理課堂。
(二)科學設置物理實驗,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實驗是物理課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走出思想誤區(qū),提升自身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實際,完善物理實驗方案,保持學生探究積極性,并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2]。從本質上分析,可發(fā)現物理現象大多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教師可以“生活教育理念”為主,凸顯出物理實驗的生活性以及應用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動手操作與合作探究,充分體驗物理實驗的樂趣。為了再次突出學生的主動地位,在實驗課堂上切勿直接演示整個實驗步驟,應當在講解實驗器材以及實驗原理之后,要求學生自主探究,根據教材以及現有知識,嘗試著剖析實驗過程,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最后,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究情況,給予適宜且科學的指導,使學生能夠理清實驗思路,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現如今,多種新型理念呈現在教師面前,要想創(chuàng)新教學,則應當準確把握這些新型理念,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教學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加適宜的學習空間,全面保障教學質量,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著教學改革的步伐,教師應從教學實際的角度出發(fā),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課堂有機整合,確保學生能夠展開自主探究,同時深度剖析物理知識與物理現象?!吧A與凝華”教學課堂上,教師及時組織實驗活動,要求學生分組探究,按照標準規(guī)定安裝好實驗儀器,合理分配組內工作,觀察物理現象的變化過程,并做好標記與記錄,重點分析相應的問題。為加深學生的認知與理解,以多媒體為主,直觀地展示升華與凝華在生活中的應用,如人工降雨、舞臺上的白霧等等,借助視頻、圖片等,為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視覺體驗,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有效促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物理課堂已然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研究課題,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現階段教師應當充分把握物理教學特點,全面剖析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從強化學生主動意識、科學設置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等多個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對策,及時解決種種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剛正祥. 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方法與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6):120-121.
[2]唐麗平. 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民族地區(qū)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 學周刊,2014(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