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冀魯豫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門檻回歸模型的證據

      2020-07-09 10:40:42王秀麗王士海田志宏
      關鍵詞:家庭經營父代代際

      □王秀麗 王士海 田志宏

      [內容提要]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下,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它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農業(yè)勞動力的老齡化。分析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影響因素以及不同年齡段的農戶農業(yè)經營退出時間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冀魯豫三省農戶實地調研數據,描述了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現狀,并運用門檻回歸模型分析了他們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目前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面臨困難。家庭務農收入比和家庭勞動力人口對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家庭全年外出務工或經商人數對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平原地區(qū)的父代農戶具有更強離農傾向。此外,關于年齡與代際傳遞的關系,本文得出了與前人研究不一致的結論:本文認為年齡與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不同年齡段的農戶退出農業(yè)經營的意愿存在顯著差異,現有中老年農業(yè)經營者到58歲以后才愿意退出農業(yè)經營。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調研對象主要集中在年齡在50歲以上的、實際從事農業(yè)經營的農戶,樣本農戶年齡段的選擇更具有代表性。基于以上結論,政府在關注農業(yè)人口老齡化對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中老年農戶的生產需求,解決中老年農戶的生產約束問題。

      一、引言

      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下,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它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農業(yè)勞動力的老齡化。農業(yè)勞動力老齡化是一個全球性趨勢。它對一國農業(yè)競爭力、食物及其他農產品供給和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都會產生十分顯著的負面影響[1-3]。北美、東亞和歐洲發(fā)達經濟體的應用實踐表明解決農業(yè)人口老齡化的主選方案是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4-6]。國際對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研究始于1990年普利茅斯大學(Plymouth University)的Andrew Errington教授對農場繼承的調查[7],隨后許多國家開始了一系列研究,如加拿大、美國、日本、德國和波蘭等[8]。研究顯示,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受到農戶個人和家庭特征、家庭農業(yè)區(qū)位特征以及非農就業(yè)機會等因素顯著影響[9-13]。除農戶個人和家庭特征顯著影響農戶子代農業(yè)經營代際繼承時機外,父代農戶的年齡和個人偏好等因素也對其繼承時機產生重要影響[14-16]。中國學者對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問題的關注起步較晚,是21世紀后才出現的。目前學界對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定量研究較少,但農業(yè)繼承人危機、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yè)農民培育等都是對這個問題的側面研究[17-19]。朱紅根和寧澤逵等學者很有針對性地對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進行分析,對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性。朱紅根等學者從國家糧食安全角度闡述了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必要性和影響因素[20],寧澤逵和寧攸涼則主要探討區(qū)位和非農就業(yè)對農業(yè)代際傳承的作用[21]。

      上述文獻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前提基礎和借鑒,同時仍有問題需要深入研究。盡管已有文獻通過建立實證模型分析了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影響因素,但多采用離散選擇模型,無法克服由于個別變量存在區(qū)間差異導致的模型估計偏差問題。由此,本文利用冀魯豫三省父代農戶實地調研數據分析他們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現狀,并建立門檻回歸模型分析他們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這不僅有效糾正了模型估計偏差,還為解決農業(yè)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能思路,充實了目前中國學術界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研究成果。

      二、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課題組2018年1-3月期間對冀魯豫小麥產區(qū)農戶所做的實地調查。調查時間主要選取在春節(jié)前后,一方面原因是調研員在春節(jié)期間集中回家過年,時間充裕;另一方面原因是春節(jié)期間外出打工的父代農戶和其子代回家過年,調研員能夠近距離訪問調研對象,提高問卷質量。調查采用分層次隨機抽樣方式,首先調查員在每個縣(區(qū))內隨機挑選3-4個樣本村莊,然后在每個村莊隨機挑選3-4戶樣本農戶進行實地入戶調查。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調查為輔。調查范圍涉及三個農業(yè)大省的41個縣(區(qū))538戶農戶。根據研究需要的關鍵變量和目標省份對數據進行篩選,剔除嚴重不合格問卷22份,剩余有效問卷516份,合格率為95.91%。

      調查主要以年齡在50周歲及以上(原則上不要超過75周歲)主要從事種植業(yè)的農戶為對象,這些農戶必須滿足實際進行農業(yè)生產和本身是家庭農業(yè)經營決策者特征,可以為男戶主也可以為女主人。調查內容涉及農戶個人特征、家庭結構特征和家庭經營特征等幾個方面。具體如表1所示。

      三、冀魯豫三省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現狀

      目前冀魯豫三省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面臨困難。調研數據表明,已經將農業(yè)資源傳遞子代的農戶數量占全樣本比重遠低于沒有傳遞的農戶的比重,這意味著85.5%的父代農戶仍然是務農主力軍。沒有傳遞的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現狀中最為普遍的情況就是“目前主要自己種地,過幾年把地給子女種”,這種情況的比重占到全樣本農戶的25.28%。占比最小的情況是父子同耕,這種情況僅占全樣本農戶的14.50%,比前者低10.78個百分點。冀魯豫三省作為農業(yè)大省,目前的農業(yè)勞動力主要集中在50多歲的父代農戶,農戶子代務農的比重較小。那么,50多歲的農戶目前仍然種地的原因是什么,本調查組對受訪農戶進行了訪問。38.32%的目前還在種地的農戶認為自己身體健康仍可以種地,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其次是有一部分農戶認為自己不能外出打工,為了生存必須務農,這種情況占比30.83%。“子女沒人想種地” 和“租金低”這兩種情況頻率差不多,分別占比13.17%和14.67%。通過對受訪農戶的訪問,沒有一位農戶認為目前自己還在種地是由于子女太多,不知道把地給誰。冀魯豫三省僅有不足兩成的受訪農戶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子代,務農人口老齡化程度嚴重。綜合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導致老齡農戶不愿離農的原因主要是務農的慣性和對經濟的需求。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現狀及原因如表2所示。

      表1 樣本特征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調研問卷數據整理。

      表2 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的現狀及原因

      數據來源:調研問卷數據整理。

      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前景并不令人擔憂。在得知農戶目前的農業(yè)家庭經營現狀后,本文進一步對未傳遞農戶離農意愿進行分析。未來幾年也不愿意離農的農戶占比62.08%,愿意的占比37.92%。不愿意離農農戶比重比愿意的高24.16個百分點。綜合表1和表2,全部調研樣本中有40%的農戶現在乃至將來愿意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下一代。根據第三次農業(yè)普查數據,2016年底中國有200159125戶農業(yè)經營戶,121775.9千公頃耕地,戶均土地經營規(guī)模0.61公頃。參考日本戶均2公頃的農地經營規(guī)模,假若現有40%的父代農戶能夠成功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子代,這些子代勞動力完全能夠滿足中國農業(yè)勞動力需求。由此,“誰來種地”問題可能是偽命題。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是他們根據自身特征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做出的理性反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60%的農戶不愿意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自己的子女,本次調研也對其原因進行了調查。原因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分別為身體健康、經濟自由、自己不能勝任除了務農以外的工作以及其他情況。第一種原因較為普遍,占比52.43%,其次為原因三和原因二分別占比23.30%和15.53%,分別比第一種原因低29.13和36.9個百分點。老齡農戶的離農傾向整體較弱,體力允許下的務農慣性和經濟自由是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目前沒有傳遞的父代農戶的離農意愿及原因如表3所示。

      表3 目前沒有傳遞的父代農戶的離農意愿及原因

      數據來源:調研問卷數據整理。

      四、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意愿影響因素計量分析

      (一)理論分析

      隨著農業(yè)勞動力人口老齡化趨勢的蔓延,農業(y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成為社會和學界關注的熱點,老齡農戶的土地處理方式也逐漸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在老齡農戶年齡逐漸增大,農業(yè)勞動力投入受到制約的情況下,他們對土地的處理方式一般為三種,第一種是農戶將土地完全出讓,這種方式會降低農戶的一部分收入,很少有農戶會選擇這種方式。第二種是農戶可能由于經濟問題等原因繼續(xù)自己種地,此時土地更多起到的是養(yǎng)老和就業(yè)保障作用。第三種是農戶出于獲得更多收益目的更愿意將土地流轉出去?,F實經濟市場中,受目前土地租金達不到農戶期望等社會環(huán)境和農戶自身養(yǎng)老需求等限制,更多農戶愿意將土地傳遞給自己的子女。出于“理性人”假設,農戶一般會選擇第三種處理方式。

      本文以一個普通農戶家庭為例分析父代農戶勞動時間的分配過程。根據間接效用理論,間接效用函數是價格和收入的函數,用U(p,y)表示。在農戶農業(yè)單位時間的工資率和農戶非農就業(yè)工資率已知的情況下,效用只取決于農戶收入,則U(ω,y)=U(y),ω為工資。農戶收入由務農時間Ta和非農工作時間Tna決定。在此前提下,根據貝克爾的家庭生產模型,農戶的家庭效用的變動主要由增加一單位農業(yè)生產時間所帶來的家庭效用影響和增加一單位非農生產時間對家庭效用的影響兩部分構成。

      增加一單位農業(yè)生產時間所帶來的家庭效用影響可以表示為:

      增加一單位非農業(yè)生產時間所帶來的家庭效用影響可以表示為:

      在農產品完全競爭市場上,時間的邊際價值等于工資率,即MVTa=wTa,MVTna=wTna。在農業(yè)單位時間工資率等于非農業(yè)單位時間工資率WTa=WTna時,家庭總可以通過選擇Ta和Tna,使得MPTa=MPTna。

      以上分析可以將農戶代際傳遞的決策過程轉化為農戶務農時間和非農業(yè)工作時間的選擇問題。農戶的選擇決策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是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參考前人研究文獻[20,21],區(qū)位、受教育程度、非農就業(yè)機會和家庭結構等因素都會顯著影響農戶務農決策,但年齡對代際傳遞的作用仍沒有定論。朱紅根運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實證分析了影響農戶稻作經營的代際傳遞意愿。他認為年齡對代際傳遞沒有顯著影響[20]。然而,寧澤逵和寧攸涼在探究區(qū)位和非農就業(yè)因素對農業(yè)代際傳承的影響時得出了相反的結論[21]。本文在分析了農戶代際傳遞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門檻回歸模型探究了年齡對農戶代際傳遞的影響,以明確不同年齡階段農戶代際傳遞意愿的差異。

      (二)模型原理

      現有文獻大多采用二元離散選擇模型來探究農戶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該模型的最大特點為被解釋變量是二元離散變量。但是,它并不能克服由于個別變量存在區(qū)間差異導致的模型估計偏差問題,門檻回歸模型恰好能彌補這一缺陷。本文首先采用二元離散選擇模型和Tobit模型對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然后進一步采用門檻回歸模型探究年齡作為門檻值在農戶代際傳遞中發(fā)揮的作用。

      二元離散選擇模型和Tobit模型是常用的微觀經濟計量模型,本文不對他們的模型設定進行贅述。根據朱紅根等學者相關研究,農戶年齡可能與他們的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存在非線性關系,表現出區(qū)間差異[20]。為了避免人為劃分年齡區(qū)間導致模型估計結果存在偏差,本文采用橫截面數據門檻回歸模型進行估計。它能根據數據本身特點劃分年齡區(qū)間,分析不同年齡段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Hansen[22]建立的面板數據門檻模型的基本形式為:

      其中,i為地區(qū),t為時間,qit為門檻變量,γ為未知門檻值,I(·)為示性函數,eit為擾動項。上式等價于:

      上述兩個公式實際上是關于變量qit的分段函數。當qit≤γ時,xit的系數為β1,當qit>γ時,xit的系數為β2。借鑒Hansen的面板數據門檻模型,本文建立橫截面數據門檻回歸模型。本文的實證模型為:

      其中,AGEi為年齡門檻變量;Xi為除年齡外的其他個人特征變量,如性別、受教育程度和務農認可度;Zi為家庭特征變量,如家庭總人口、家庭男性勞動力、家庭全年外出務工或經商人數、家庭子女數、務農收入比、家庭主要種植作物或家庭是否包地;Ki為村莊特征變量,如地形、距離、村里是否有外人來包地;eit為擾動項。

      (三)變量選擇

      本文計量模型的被解釋變量為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案复r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指的是家庭內部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傳遞給子女的意愿。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因變量為離散變量,Tobit和門檻回歸模型的因變量為連續(xù)變量,分別是對“您是否愿意現在就將土地資源傳遞給下一代”和“您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下一代的意愿強烈程度”兩個問題的反饋。務農認可度可通過詢問農戶認為是否可以通過務農過上好日子來測度。可以通過務農過上好日子表明務農認可度高,反之亦反是。為了減少兩個變量的統(tǒng)計誤差和提高模型估計的穩(wěn)健性,本文同時使用三個模型對農戶的代際傳遞意愿影響因素進行估計。時間作為距離的測度單位可以充分考慮地形和距離兩個因素,具有更好的樣本性質(表4)。

      (四)結果分析

      前面的樣本情況分析初步顯示了不同農戶之間家庭經營代際傳遞的差異和原因,為了探究他們之間家庭經營代際傳遞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本文運用stata15軟件構建二元離散選擇模型、Tobit模型和門檻回歸模型對冀魯豫三省農戶調研數據進行處理。方程1和2顯示的是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作為離散變量參與二元離散選擇模型回歸的結果,方程3和4顯示的是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作為連續(xù)變量參與Tobit模型和門檻模型回歸的結果。同時運用四個方程對同一數據進行處理可以有效保證回歸結果的穩(wěn)健性。Wald/LR/F值和R2值分別顯示了模型的聯(lián)合顯著性和擬合程度較好。四個方程的回歸結果均顯示年齡、家庭男性勞動力人數、家庭全年外出務工或經商人數、家庭務農收入比和地形顯著影響父代農戶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實證結果如表5所示。

      表4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

      數據來源:調研問卷數據整理。

      表5 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實證結果

      注:①*、**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統(tǒng)計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②括號中顯示的是t值。

      農戶個體特征對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年齡對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年齡越大的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的代際傳遞意愿越強。方程1-3的回歸結果顯示年齡對父代農戶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是單向的,不存在非線性關系①。在方程4中將年齡作為門檻變量進行門檻回歸。門檻效果自抽樣檢驗顯示該方程存在單一門檻。門檻值為58歲。詳細結果如表6和表7所示。年齡與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存在正相關關系,年齡顯著影響58歲以上的農戶的代際傳遞意愿,對58歲以下農戶的代際傳遞意愿影響不顯著。說明58歲以下農戶的年齡差異并沒有導致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存在明顯差異。相比其他年齡段,58歲以上農戶具有更強的離農傾向。性別和務農認可度的回歸系數為正,且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此外,受教育程度也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表6 門檻估計值和置信區(qū)間

      表7 門檻效果自抽樣檢驗

      農戶家庭特征對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家庭男性勞動力人數越多,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越強烈。與此同時,家庭務農收入越多,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越強烈。家庭全年外出經商/務工的人數對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村莊特征對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平原地區(qū)的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顯著高于丘陵山區(qū),這與現實狀況相符合。相比平原地區(qū),丘陵山區(qū)信息相對閉塞,就業(yè)機會和家庭收入結構單一。為了獲得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更好的家庭收入和接受更完善的醫(yī)療教育衛(wèi)生條件,農戶更希望他們的子代能夠走出山區(qū),離開農業(yè)?;谝陨显?,丘陵山區(qū)的父代農戶更不愿意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子代。除了地形外,距離和村里是否有外人包地等因素都不能顯著影響父代農戶農業(yè)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決策。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基于冀魯豫三省農戶調研數據對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論證。研究結果表明:第一,就研究樣本看,目前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面臨困難。主要從事農業(yè)經營的農戶平均年齡為62歲,但他們在58歲以后才希望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子代。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存在意愿行為偏差。第二,農戶個人特征和家庭特征顯著影響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家庭男性勞動力人數和家庭務農收入比顯著正向影響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家庭中外出經商或務工人數越多,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越小。第三,年齡與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顯著正相關,這與朱紅根等學者的實證結論不一致。他們認為父代農戶年齡對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影響不顯著[20]。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本調研組的調研對象主要集中在年齡在50歲以上的、實際從事農業(yè)經營的農戶,對樣本農戶年齡段的選擇更具有代表性。第四,區(qū)位因素是父代農戶代際傳遞意愿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平原地區(qū)的老齡農戶離農傾向顯著高于丘陵山區(qū)。盡管平原地區(qū)農戶非農就業(yè)機會較多、受城鎮(zhèn)化影響較大,但該地區(qū)農地經營規(guī)模較大、機械化程度較高、父代農戶對農業(yè)的認可度相對較高,也更愿意將農業(yè)資源傳遞給下一代。

      基于以上結論,得出以下啟示:第一,中國未來農業(yè)經營者會以中老年為主,“中老年農業(yè)”將成為中國農業(yè)的常態(tài)。第二,借鑒發(fā)達國家的農業(yè)發(fā)展歷程經驗,未來的中國農業(yè)將以規(guī)模經營為主。但在農業(yè)勞動力老齡化加劇的趨勢下,老齡人口的農業(yè)生產需求需要得到重視,農業(yè)生產約束亟待解決。第三,農業(yè)勞動力老齡化的加劇所導致的農業(yè)生產率的減量,是否能超過機械化水平的提升所帶來的農業(yè)生產率的增量,這個問題目前還存在爭議。如果答案為肯定,老齡人口退出農業(yè)生產問題就是迫切需要關注的事情。

      注 釋:

      ①本文在分析父代農戶農業(yè)經營代際傳遞影響因素過程中,分別在方程1-3中加入年齡的一次項、二次項和三次項。年齡的二次項和三次項對農戶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不僅不顯著,而且會影響其他因素的顯著性,導致結果存在嚴重偏差。經過多次實驗,本文最終得出年齡對父代農戶家庭經營代際傳遞意愿的影響是單向的,不存在非線性關系的結論。

      猜你喜歡
      家庭經營父代代際
      資本下鄉(xiāng)的經營策略與農業(yè)強國建設
      中國高等教育的代際傳遞及其內在機制:“學二代”現象存在嗎?
      延遲退休決策對居民家庭代際收入流動性的影響分析
      ——基于人力資本傳遞機制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4
      “這里為什么叫1933?”——銅川“紅色基因”代際傳承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4
      父代收入對子代收入不平等的影響
      論人權的代際劃分
      山東壽光推進家庭農場規(guī)范化建設主要措施
      男孩偏好激勵父代掙取更多收入了嗎?
      ——基于子女數量基本確定的情形
      家族企業(yè)代際傳承中的權力過渡與績效影響
      新竹县| 凉城县| 公安县| 丰顺县| 桃江县| 白玉县| 澳门| 沈阳市| 林西县| 观塘区| 南丰县| 镇宁| 远安县| 彭阳县| 四平市| 五大连池市| 宜春市| 湘潭市| 岱山县| 印江| 商洛市| 泽州县| 湄潭县| 六枝特区| 南江县| 当阳市| 蒙自县| 溧水县| 鄂温| 岳普湖县| 刚察县| 密山市| 桃江县| 湖州市| 连平县| 许昌县| 临猗县| 永年县| 宁强县| 玉林市|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