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妍
摘要:本文以演奏者的角度來分析貝多芬E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op.14第一樂章,從演奏前的準備工作到練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再到演奏時的舞臺表現(xiàn)來逐步分析樂曲。本文分二個章節(jié)論述貝多芬E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op.14第一樂章(以下簡稱奏鳴曲)。第一章,簡述貝多芬人物歷程與奏鳴曲樂曲分析。第二章,從準備工作與演奏方面分析奏鳴曲。
關(guān)鍵詞:奏鳴曲;演奏;準備;舞臺表現(xiàn)
1 貝多芬E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op.14第一樂章作品分析
1.1作者簡介
路德維?!し病へ惗喾遥↙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歲),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fā)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圣”。
貝多芬一生著作了很多作品,交響曲、鋼琴奏鳴曲、鋼琴協(xié)奏曲、序曲等等。而他的九部交響曲占首要地位,其代表作有降E大調(diào)第三交響曲《英雄》、c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命運》以及眾人耳熟能詳?shù)闹餍伞稓g樂頌》的出處d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合唱》。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他的鋼琴作品生涯也出現(xiàn)了多數(shù)主題較突出,令人聽過難以遺忘的代表作,其中32首鋼琴奏鳴曲首首都是經(jīng)典之作,并且現(xiàn)在仍舊圍繞多數(shù)鋼琴演奏者的指尖,如升c小調(diào)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c小調(diào)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E大調(diào)第九號鋼琴奏鳴曲op.14等等。
貝多芬在音樂史的地位是極其突出的,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代表人物,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chuàng)者。
1.2樂曲分析
E大調(diào)第九號鋼琴奏鳴曲op.14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的主部是一個不完整樂段,第一句以主調(diào)上的半終止結(jié)束,第二樂句則變成連接段落,停止在重屬和弦上,接著就進入副部。第一段落是比較歌唱性的,隨著左手和弦的遞進引出下面的左右手交替單音跑動,呈迂回式。本段聲部較多,左右手各自有保留音部分,使得樂曲富有層次感,推動樂曲的發(fā)展。第二段由右手單音進入,控制好指尖的呼吸與力度為后半段八度遞進與裝飾音的回旋音做鋪墊。本段力度變化較大,左手音符多為分解和弦伴奏形式,右手為音階上升趨勢。第三段由
P的力度進入主題,左手重復第一段的和弦到分解和弦的連續(xù)跑動,右手為旋律中心,以八度音成音階式連貫迂回,主題清晰,旋律優(yōu)美,主題是a小調(diào)。最后回到再現(xiàn)部。
2 貝多芬E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op.14第一樂章演奏分析
在鋼琴作品的演奏之前,我們定要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
閱譜重要性。在彈奏樂曲前要熟悉樂譜中自己的彈奏部分,更要熟悉譜中所有的標識、術(shù)語等。提前閱譜是演奏前必做的事情,它能使演奏者對樂譜的風格、情緒、節(jié)奏、速度得到一定的了解。使練習與演奏時能得心應手些。《奏鳴曲》全曲有160個小節(jié),篇幅長,因此在提前閱譜期間必須先分析曲式。本曲為奏鳴曲式,有呈示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與尾聲,每一段都有主次之分,但主題旋律明顯,且較好把握,但也需提前閱譜找到主題走向。
踏板的區(qū)分。過去踏板之所以被大家認為“鋼琴的靈魂”起源于俄羅斯鋼琴家魯賓斯坦曾經(jīng)說過:“踏板是鋼琴的靈魂?!倍艺J為,踏板之所以作為鋼琴的靈魂是由于演奏者本身?!懊课谎葑嗾邔σ魳返睦斫獠煌?,對踏板的運用也各不相同?!倍ぐ逶谘葑鄷r能夠正確的使用就猶如通向成功的階梯,如不能正確的使用踏板,則樂曲的音色、強弱都毫無飽和感,整首樂曲毫無生命力,就如干巴巴的面包一樣無人愿意品嘗,而樂曲就無人愿意欣賞。因此,靈活的運用踏板是一種技術(shù),仍是一門藝術(shù)。而貝多芬《奏鳴曲》中踏板的運用對樂曲起到重要的作用。踏板分為弱音踏板、持續(xù)音踏板與延音踏板,也稱之為左踏板、中踏板與右踏板。通常使用最多的是延音踏板,用以延長彈奏的音,并且有擴大音響效果、保留余音、突出聲部的作用。音符可以不再單調(diào),更加飽滿。右踏板在使用時又分音前踩、與音同時踩和音后踩,不同運用方式帶來的音樂效果也不同。右踏板的技巧運用上,切分踏板也是常用的一種,如貝多芬的《E大調(diào)奏鳴曲》中,第一段開頭與結(jié)尾有多處使用的痕跡。而演奏過程中鋼琴聲部的對比處及音樂情緒強烈時,需要切分踏板的潤色,使音樂更有線條美。
舞臺表現(xiàn)。對于本曲演奏來說,潤色的一步無疑是表演;再者,想表演時吸引觀眾,就不得不在舞臺表現(xiàn)上下功夫了。都說鋼琴演奏是指尖在鋼琴上的舞蹈,既要讓人賞心悅目,又得讓觀眾閉上眼睛時也能融入音樂之中。而這些功夫在于演奏時把握音符的準確性很重要,對于樂曲速度、音高、節(jié)奏更要拿捏地恰到好處。樂曲中強弱變化的處理與踏板的運用是音樂表現(xiàn)的重點,也是給觀眾的直觀感受。因此,這是本首《奏鳴曲》演奏中的要點之一,必須進行長期的練習與磨合。
結(jié)束語:
貝多芬的鋼琴著作頗多,演奏者需要從作者出發(fā),先了解其各類著作以及音樂風格;在以演奏出發(fā),從音符到指尖的轉(zhuǎn)換需要有足夠的準備工作與豐富的演奏經(jīng)驗。將樂曲以大化小,從細節(jié)剖析,才能將樂曲更好演奏出來。
參考文獻:
[1]《鋼琴右踏板技法教學的探究》張代呂;-《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
[2]《柴可夫斯基舞劇音樂《胡桃夾子》鋼琴組曲演奏研究》趙婷-《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