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年級是小學低高年段銜接的關鍵,語文又是學生公認最難學的一門科目,特別是閱讀理解,更是難上加難。如何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有享受成功的喜悅。得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準則,從語文要素入手,采取了“先過渡,再提升”階梯式整合策略,提高課堂實效性。
關鍵詞:歸類過渡;激發(fā)興趣;逐步提升
新人教版部編本四年級上冊教材是從2020年春正式試行,本冊教材分組排,人文要素和語文要素都很明確,但思維性強,目標要求基本接近高年級,要求學生必須轉(zhuǎn)變思維和學習方法,除了掌握字詞句之外,閱讀理解是關鍵,學會從欣賞和質(zhì)疑的角度去思考。對于剛從三年級升上來,實際還處于三年級認知水平的孩子來說,可以用難、深來形容。語文,是百科基礎。由于是新教材,沒有任何經(jīng)驗可借鑒,怎樣能讓學生容易接受,學起來輕松?
1 歸類過渡,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單元的語文要素,四年級上冊歸納起來有6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都是前后連貫的。只要前面過渡好,要抓實抓牢,做好鋪墊,后面內(nèi)容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啟發(fā),遷移提升,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展開想象,學會表達。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邊讀邊想象,感受自然之美”。第三單元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跋胂蟆笔恰皽蚀_生動的表達”的基礎,不會想象就做不到準確生動的表達。同時只有細致觀察才能感受景物之美,大自然之美。立足于低年級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認知,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有畫面感。如《觀潮》里的“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薄緛碜哉n文《觀潮》】“兩丈多高的水墻”、“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就是想象的景物;《走月亮》里的“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來自課文《走月亮》】同樣是想象,作者用一個“抱”字把水塘的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體會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學會語句段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課文中運用較多,語文園地里也多次以對比的形式出現(xiàn)。我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想象的同時去揣摩作者的所想所思,多問一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然后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某事物什么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某事物的感情?!钡姆绞饺ケ硎觯拖喈斎菀琢?。如“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來自課文《觀潮》】從“橫臥”一詞知道作者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想告訴我們潮來前江面很平靜,用“這是擬人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面平靜的特點?!眮肀硎觥W生掌握了方法,發(fā)出“太容易了”的感嘆,激情倍增,我立即讓他們快速默讀找出后面內(nèi)容中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并用同樣的方法去賞析,并寫在句子的旁邊。比喻、擬人、排比句都用相同的表達方式去賞析,反問、設問如何理解?我讓學生先說出句子的意思,與原句對比,逐步悟出“意思更加肯定,情感更加強烈?!钡男Ч?。
3)閱讀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上這個知識點的前,利用周末布置學生預習整個單元的課文,畫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繼續(xù)深入提升修辭手法的作用。以《蝙蝠和雷達》為重點,讓學生列出不明白的問題,我再歸類,在課堂上展示,引導性地問學生:這些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學生肯定回答“是我們”,我再問:以前是都是誰提問呀?在一問一答中過渡到新內(nèi)容:從不同角度提問題。結(jié)合展示又得出提問題的三個角度: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問;從寫法上提問;從啟發(fā)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提問。在后面的學習中,提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
4)通過細節(jié)描寫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體現(xiàn)出人物得品質(zhì)、性格、心情,也是把事情寫清楚的關鍵。怎樣才能讓學生在細節(jié)描寫中感悟出人物的品質(zhì)、心情、性格呢?我習慣于讓學生換位思考:在什么情況下你會有這樣的動作?你看到別人什么時候是這樣的神態(tài)?什么樣的人才這樣做?比如“哭”說明傷心難過或激動;“笑”流露出開心。適當時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去引導啟發(fā),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達到教學效果?,F(xiàn)在看到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學生基本上都能把自己的體會說出來。如《牛和鵝》里的“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破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边@是作者遭受鵝襲擊時的動作、心理活動描寫,學生一讀就體會到作者當時的極度恐懼。不僅是人,動物也如此。比如《麻雀》里的“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叫著?!边@是老麻雀面對龐大獵狗拯救自己幼兒的動作描寫,把獵狗的緊張、驚恐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5)從不同的角度寫批注。每個知識點都有著連貫性,只要找出它們的異同和內(nèi)在聯(lián)系,以舊學新,逐一突破,學起來就輕松簡單?!芭ⅰ币辉~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其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早已運用了批注。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只要做一個點撥者即可:前面我們所學的內(nèi)容用文字的形式寫在課文當中就是批注。學生一聽恍惚雀躍,迫不及待地寫起來,老師此時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拄著拐杖過河。
6)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幾種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低年級都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現(xiàn),從四年級開始組織語言簡單概括。三年級學過根據(jù)中心句等關鍵句概括主要內(nèi)容,在授新課前可回憶作簡單復習,做好年段的銜接。敘事文章離不開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要素,只要抓住要素,用通順的語句連起來就是該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叫要素串聯(lián)法。本單元的四篇神話故事六要素都很明顯,找起來容易,老師稍作提示,學生再進行語言組織,主要內(nèi)容就把握住了。到教學第五單元時可以放手讓學生用所學的方法去自己概括,達到提升概括能力效果,也落實了該單元“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要素,到第七單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寫幾件事或幾個內(nèi)容的文章時,剛開始學生有點模糊,無從下手,我隨口問了一句:“這篇課文寫了幾件事?”聰明的孩子立刻回答“三件”,我再問:“三件什么事?”我把學生回答的三件事投影出來,再問:“大家知道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了嗎?”這時學生像打了興奮劑一樣滔滔不絕,我恰到時機拋出“事件串聯(lián)法”,再出示雷同的兩篇文章,學生一讀就會?!睹诽m芳蓄須》稍作變動得出“段意串聯(lián)法”,過度得相當自然,可以說水到渠成,又印象深刻。
2 拓展提升,資源共享。
方法是一把萬能鑰匙,課堂只是獲取方法的途徑,讀好書,好讀書,主動運用閱讀方法讀懂才是關鍵。要想讓方法運用自如,必須多練。我規(guī)定學生每周必讀一本課外書,每晚最少讀20分鐘,低年級畫好詞好句的閱讀要求不變,還要把當天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組長每天檢查、匯報,發(fā)現(xiàn)個別不會的及時輔導,做得好的當天用多媒體展示,讓個體差異的學生,通過多輔導、多次練習、反復鼓勵的方式,能力發(fā)展逐步得到提升。老師每周批閱一次,學生閱讀完一本,建議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大家借閱。一學期下來,圖書角多300多本書,每本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標注著各種符號,孩子們課間都暢游其中。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已基本掌握閱讀的方法和答題的技巧,不再害怕語文,反而喜歡語文,喜歡上語文課,喜歡閱讀,喜歡寫閱讀理解題。2019年秋季學期期末測試,我所任教的班級語文成績由原來城區(qū)墊底飛躍到城區(qū)第六名,其中閱讀運用失分較少,可以說進步明顯,方法有效。
作者簡介
陳小蘭(1975-),女,廣西省合浦縣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