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二外日語課程基本已經在我國的高校內普遍開來,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課程了解到關于日本的文化。但是,就我國二外日語課程的開展現狀來看,其教學模式還應當得到一定的改善。本文針對二外日語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關于解決這些問題的見解與對策。
關鍵詞:二外日語;教學效率;高校
二外日語教學課程的存在是根據高校中本科生的需求而設立的,這項課程主要在學生日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幾個方面提出了要求,旨在讓學生的日語水平在學校中達到一定的水準。二外日語課程的設置相比于日語專業(yè)來講可以說對綜合能力要求更好。首先,高校考慮到學生在日語方面可能是無基礎學習,因而分撥了大量的時間給學生,但是學生不可能僅僅只專注于這門學科的學習。其次,目前的市場壞境對學習日語的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他們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的了解日本的風情與國情,在多方面進行綜合能力的提升以此來提高學生跨國際交往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導致高校的二外日語教學課程安排過多,學生認為日語教學任務繁重從而對學習日語產生心理陰影。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為高校的二外日語教學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措施: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引進新的教學成果經驗
在類似于英語的教學中我國已經研究出了很多相關的教學經驗,對二外日語課程的教學也可以參照這樣的經驗。比如說,在英語教學中產生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交際法。這樣的方法指的是以教會學生語言功能為目的,讓學生在提高交際能力的同時提升英語語言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主要受到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對我國的英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正向作用。由于二外日語教程也有著對學生日語的聽、說、讀、譯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也可以采用交際法來提高對學生的教學質量。但是我國高校的教育模式深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因此我國教育專家應當就二外日語的教學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1)選用科學教材,重視課堂教學
有關資料顯示,當前高校中使用的二外日語教材并不是符合課堂的需要,也不滿足科學合理的要求。因此,針對二外日語教學的教材選用,應當對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來設置符合條件的教材。同時,高校也應當重視課堂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學到應當掌握的知識。
(2)多開展語言交際活動
高校在進行二外日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更應當采納關于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工具,這樣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設施都是很齊全的,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提高的便利,通過播放視頻、展示模型圖片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氛圍良好的環(huán)境中自然能夠比較高校的學習。同時,教師也應當注意在進行日語教學時不應當僅僅滿足于翻譯日語給學生聽,他們更應當做的就是通過日常的日語交流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日語語言方面的特征。教師也應當多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教學方式的變更,只有教學方式符合了學生的需求才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日語的學習中來。
二、重視日本文化的導入
高校對學生進行日語的教學時,應當注意引入日本文化的概念。沒有文化支撐的語言是非常蒼白無力的,一門語言能夠流傳靠的就是文化的不斷支撐。高校只有充分認識到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日語的教學。對學生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介紹關于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以及文化才能夠讓學生對這門語言產生一定的共鳴。很多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是嚴重缺乏關于文化教育的概念的,他們往往只重視其文字與語法的教學卻忽略了最為重要的文化教育。同時,高校在進行二外日語教學時還應當中讓學生認識到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等方面的環(huán)境因素,這些因素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對學習日語產生更大的興趣與熱情。教學實驗早就發(fā)現引入了文化的概念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學習,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歷史,高校在進行二外日語教學時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能更高效的對學生進行日語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梁娜,陳愛慶.關于高校第二外語日語教學的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6(10)
[2]陳麗君.淺析高職院校二外日語現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 2016(28)
作者簡介:
周潔(1984年—),女,貴州畢節(jié)人,本科,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語教育、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