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秋云 文娟 郭惠萍 梁志花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應用全科護理的效果。
方法 7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 研究組患者給予全科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血氣分析指標[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二氧化碳分壓(PCO2)、氧分壓(PO2)]及療效。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O2分別為(2.38±0.35)L、(2.77±0.89)L、(85.92±1.16)%、(96.79±3.01)mm Hg(1 mm Hg=0.133 kPa), 均高于對照組的(1.66±0.33)L、(2.13±0.21)L、(77.93±1.18)%、(90.12±2.35)mm Hg, PCO2(37.89±2.12)mm Hg低于對照組的(44.03±2.31)mm Hg,?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97.44%高于對照組的71.7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科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 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改善更好, 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建議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血氣分析;臨床療效;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8.078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 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多痰、氣促等, 同時可能伴有相關臟器的功能損傷,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1-3]。該病在老年患者中發(fā)病率高于年輕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特殊性, 常規(guī)護理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需求, 基于此本文探討全科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78例, 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9例。其中, 對照組患者男21例, 女18例;年齡55~80歲, 平均年齡(63.5±5.6)歲;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5.5±2.1)年。研究組患者男22例, 女17例;年齡55~81歲,?平均年齡(62.8±6.3)歲;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5.6±2.3)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標準;
②患者年齡符合標準;③無重大臟器功能障礙;④無心腦血管及腫瘤的嚴重疾病;⑤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3 方法 兩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 研究組患者采取全科護理模式, 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飲食護理、藥物護理、適當鍛煉等幾個方面, 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有氣促的癥狀, 老年患者在患病時本身就出現(xiàn)了較大的心理壓力, 氣促等癥狀更能加重這種心理負擔, 患者常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所以全科護理過程中護士要及時了解每例患者的心理情況, 對有心理問題的患者要進行及時溝通疏導, 可通過介紹已治愈患者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環(huán)境護理:護士應關注患者居住病房的空氣質(zhì)量、溫濕度、噪聲等指標, 為患者營造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 保證患者身心愉悅、休息良好。③飲食護理:為患者制定嚴格的飲食計劃, 避免刺激性食物, 食譜主要包含水果、蔬菜、粗糧、瘦肉、蛋、奶等健康蛋白質(zhì)等健康食品,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對于有煙癮、酒癮的患者也應嚴格控制。④藥物護理:耐心對患者講解用藥方式及注意事項, 尤其對吸入劑等特殊給藥方式的藥物重點講解, 保障患者的用藥質(zhì)量。⑤適當鍛煉: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腹式呼吸或者縮唇呼吸方式, 改善不良通氣。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氣分析指標;②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 分治愈、顯效、無效三種情況, 治愈:患者咳嗽咳痰、氣促等臨床癥狀均消失, 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恢復;顯效:患者各種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各種癥狀未得到改善。總有效率=(治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O2均高于對照組, PCO2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發(fā)病率較高, 發(fā)病周期較長, 易復發(fā), 患者常常表現(xiàn)出咳嗽咳痰、氣促氣喘等癥狀[4]。目前研究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原因為毒顆?;驓怏w侵襲氣道或肺泡所致, 主要累及患者呼吸系統(tǒng), 隨著疾病的進程的加劇, 隨后可累及全身多個系統(tǒng), 引起多項不良反應, 甚至引發(fā)死亡, 流行病學分析顯示, 慢性阻塞性肺病致死率居全球致死因素的第四位, 且還有上升趨勢[5, 6]。老年群體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發(fā)病的主要群體, 相比于青年群體老年患者身體機能相對較弱, 更應采取全方位的治療及護理手段, 目前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護理手段較為單一, 并不能滿足臨床需求, 所以需采取全科的護理模式[7, 8]。
全科護理模式集環(huán)境、心理、體育鍛煉等多角度為一體, 從多個方向輔助臨床治療, 幫助減輕老年患者焦慮、抑郁的心理壓力, 管理患者飲食習慣, 改善患者居住的病房環(huán)境, 引導患者進行恰當?shù)捏w育鍛煉, 這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夠更好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達到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
在本研究中, 作者選取了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試驗的納入標準。所有患者根據(jù)病情接受醫(yī)生相應的常規(guī)治療, 同時隨機分入對照組和研究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患者接受全科護理。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檢測比較發(fā)現(xiàn), 研究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O2分別為(2.38±0.35)L、(2.77±0.89)L、(85.92±1.16)%、(96.79±3.01)mm Hg, 均高于對照組的(1.66±0.33)L、(2.13±0.21)L、(77.93±1.18)%、(90.12±2.35)mm Hg, PCO2(37.89±2.12)mm Hg低于對
照組的(44.03±2.31)mm Hg,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FVC指最大吸氣后用最大努力快速呼氣所能呼出的全部氣量, 簡稱為用力肺活量, FEV1指最大吸氣后, 開始呼氣第1秒內(nèi)的呼出氣量, 簡稱第
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指的是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簡稱為1秒率。也就是患者用力向外呼氣后, 第1秒所呼出的氣體量占全部呼出的氣體總量的比值, 臨床上可以用該比值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出現(xiàn)小氣道功能障礙, 在用力呼氣的過程中, 小氣道塌陷閉塞, 不容易呼出氣體, FEV1/FVC值降低, 一般<70%時候, 患者診斷出慢性阻塞性肺病, 一般FEV1/FVC%>80%為正常。作者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FEV1/FVC比值85.92%, 患者恢復更好。血氣指標(PCO2、PO2)能夠反映患者肺部攝氧情況, 從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來看, 研究組患者肺部攝氧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同時患者治愈的結果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 對照組患者中, 治愈15例, 顯效13例, 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1.79%;研究組患者中, 治愈22例, 顯效16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娡ㄟ^全科護理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 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比較, 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進行全科護理后, 患者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改善更加明顯, 治療總體效率高, 建議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鳳瓊, 劉佳芳, 賴英, 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1, 8(5):119-121.
[2] 額爾敦其木格. 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11):254-255.
[3] 夏莘, 劉茜, 曾穎, 等. 肺康復訓練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慮、抑郁障礙的影響. 重慶醫(yī)學, 2014(5):639-640.
[4] 諶向忠, 陳鵑, 趙建平.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6):1392-1393.
[5] 李文, 趙文紅, 張新征. 全科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6, 18(7):720-721.
[6] 吳時新, 金水忠, 徐紅, 等. 有氧運動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的影響. 全科護理, 2014, 12(20):1850-1852.
[7] 謝曉紅. 呼吸功能鍛煉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病人活動受限的臨床觀察. 全科護理, 2013, 11(28):2604.
[8] 侯亞文, 張智. 行為階段-交談方式對應式心理引導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應用研究. 全科護理, 2019, 17(12):89-91.
[收稿日期:202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