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家教世界》雜志特約作者,福祿貝爾幼兒園園長,福祿貝爾繪本館館長。
掃一掃,碼上聽書
靜待花開,是父母的必修課
哥哥九九是2019年6月底從幼兒園畢業(yè)的,9月份則該進入小學一年級。一直推崇慢教育的我和先生在與九九商定以后,抵制住了周圍一片質(zhì)疑聲,為著他多享受一年慢時光下的閱讀和游戲推遲了入學。同時,他承擔了一項為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而設(shè)的新工作——給幼兒園所有的弟弟妹妹們講故事。起初,他偶爾會忘記去講故事,也會忘記記錄下已講故事的數(shù)量,我想,應該是還不熟悉工作的內(nèi)容,不急,慢慢來吧。
漸漸地,他的工作完成得有模有樣,從妹妹的口中得知,哥哥在她班里很受歡迎,還有了小粉絲,大家都盼著九九哥哥來講故事。他的記錄也規(guī)律起來,盡管沒有按照我的要求,但他以自主的方式獲得屬于他的經(jīng)驗,其意義和價值更甚!
居家隔離的日子里,他跟著網(wǎng)課直接開啟了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習。九九聽著課覺得很有意思,但面對作業(yè),他的表現(xiàn)仿佛又回到了剛開始講故事的時候。
但實操上的難度對于他這個沒有受過作業(yè)訓練的小孩來說顯然不小。我鼓勵他慢慢來,也私下和老師溝通調(diào)整了他完成的項目和數(shù)量。大約一個月的光景,他漸漸跟上了大部隊,也收獲了他的一套方法。現(xiàn)在,他解決學習問題的方式是盡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處理,實在不行再向老師發(fā)信息求教或者百度,不知不覺中他將學習這個課題歸向于自己。復學后,認識新同學、與神秘的老師們相見,這都讓他很興奮。交往、融入和適應是當下的重點,至于其他,不急,慢慢來吧!
在學習如何學習的過程中,我淺以為:等待,是少不了的;自我成長更是必須的!試問天底下有哪個父母能讓孩子依靠一輩子?又有哪位家長愿意孩子長成一個巨嬰?給孩子機會和空間,靜待花開,是父母必修的一門功課。空說大道理不一定能打動您,讓我們一起來讀《等待》這個繪本故事,或許您更能意識到等待之下自我成長的意義。
“沒關(guān)系,慢慢來!”
有一只小烏鴉出生了,在爸爸和媽媽愛的懷抱里和精心喂養(yǎng)下,它漸漸長大,它的目標是像爸爸媽媽一樣強壯。成長的日子里烏鴉爸爸和媽媽給了孩子滿滿的關(guān)愛,站立不穩(wěn)時,媽媽鼓勵它:“別急,慢慢來。”練習飛行墜向地面時,爸爸說:“沒事,再來!”
有一日,那是在小烏鴉學會了站立和飛翔之后,爸爸媽媽外出覓食便沒再回來,小烏鴉站立在樹枝的最遠處翹首期盼。一天、兩天、三天,他一邊學著捉蟲,一邊等待著爸爸媽媽的歸來。一周、兩周、三周,他不僅牢牢掌握了捉蟲的技巧,還自己琢磨出不同蟲子的藏身之所。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小烏鴉漸漸地放下了心中對父母的依戀,開始全身心投入了大自然中的新生活。
面對越來越廣闊的天地,他的探索沒有停止,獨立生存的日子里,小烏鴉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用自己的智慧去成長,用自己心中收獲到的來自父母最堅定的力量和最永恒的鼓勵去活得有滋有味——“沒關(guān)系,慢慢來!”
給予期望,更要為之等待
當簡單的故事在穩(wěn)穩(wěn)的敘事節(jié)奏中緩緩展開時,我的內(nèi)心是激蕩起伏的。簡短的文字和簡潔的畫面之下我停不下來思緒,那一日、那一周、那一個月,小烏鴉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依戀與獨立在它的心中泛起了怎樣的波瀾?什么樣的代價之下才會習得一條條寶貴的經(jīng)驗?對比著前、后環(huán)襯的圖畫,作為一個媽媽,我心中充滿疼惜,眼中閃爍淚花。而作為一個過來人,卻也難忘當年小牛犢般的闖勁,為有過掙扎的經(jīng)歷而自豪。徐萃老師這本引起我極大共鳴的新書恰恰出現(xiàn)在我與孩子開始一段新旅程之際,給孩子以思考,給我們以力量。育兒的道路上,我們不單單只是給予孩子們期望,更需要為之等待,等待他們長成自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