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萍
【摘要】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語言文化學習相交融,可以推動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小古文”資料豐富,是精挑細選編進教材以供教師學生鑒賞學習的重要的教學資源。當前“小古文”教學剛剛開展不久,教學效果有待提高,文章結合小學六年級“小古文”教學實踐探討了文言文教學方法,以期提供具有實踐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教學方法
在小學階段開展“小古文”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素質(zhì)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而設置的新的教學要求。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維能力尚在發(fā)展過程中,“小古文”教學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學生對古文感到陌生,恐懼學習,產(chǎn)生厭學,或者學習起來遇到艱深的部分就打退堂鼓,或者不認可“小古文”學習對語言文化能力的幫助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應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保證“小古文”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應加大對“小古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力度,尋找適合小學高年級“小古文”教學的方法。
一、“小古文”概述
“小古文”即人們所說的文言文。文言文指的是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世作者仿古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是以口語為基礎形成的。“小古文”屬于文言文范疇,但是篇幅較短,淺顯易懂,具有一定的思想層次和審美趣味,將其納入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是非常適宜的?!靶」盼摹钡恼Z言特征與普通話和當代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特征有很大區(qū)別,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新的知識內(nèi)容系統(tǒng)。學生對“小古文”課程比較陌生,理解學習上存在困難,需要教師在知識講解的基礎之上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入“小古文”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培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語言基礎,在教師引導下能夠做到吸收并運用古文知識。
二、“小古文”教學現(xiàn)狀
1.難度進階不夠明顯
小學高年級的“小古文”教學開展基本是在六年級,部編版六年級教材有古文內(nèi)容,而五年級以前的教材主要是古詩詞和古代故事。對于學生來講,從古詩詞向文言文過渡的進階不夠明顯。如果學生之前對文言文接觸較少,直接從六年級開始進行“小古文”學習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入部分“臺階”,幫學生慢慢進入文言文學習狀態(tài)。
2.缺乏語言環(huán)境
“小古文”是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活化石”。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會發(fā)現(xiàn)文言文遣詞造句都有傳統(tǒng)的一套系統(tǒng),與正在使用的語言區(qū)別很大。文言文表達簡約,語言凝練,是存在于書面的美好語言,在現(xiàn)實生活中想要通過使用來讓學生熟悉這部分內(nèi)容是有很大難度的。語言環(huán)境的缺乏讓學生的練習量大大減少,語感的培養(yǎng)、語言知識的學習幾乎都集中在課堂學習中。如何創(chuàng)設“小古文”應用練習的環(huán)境,是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
3.拓展內(nèi)容不足
教學資料一直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也是指引教學方向的一盞明燈。小學六年級的“小古文”學習,基礎資料是教材中的課文,教師需要找到符合六年級學生學情的文言文資料進行拓展教學,用更多更豐富的資料讓學生加深文言文的語感,理解文言文的思維。如果僅限于課程講完之后的幾分鐘讓學生進行拓展是不夠的,而搜集符合作為初學者的六年級小學生的文言文內(nèi)容也有困難,僅僅依靠學生自行閱讀,還不能起到拓展閱讀的作用。
4.“填鴨式”教學的問題
小學開展“小古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重要,也因為有難度,教師容易陷入“填鴨式”教學的困境,揠苗助長,讓學生對這部分新的學習內(nèi)容失去興趣,避之不及。教師努力搜集學習資料,希望給學生更多的文言文學習練習環(huán)境,但是因為各項教學資源是緊缺的,教學時間不足,教師多采用讓學生背誦記憶的方式提高學生文言文素養(yǎng),方法比較單一和枯燥,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理念不符[1]。
三、小學高年級“小古文”教學方法探討
1.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高年級“小古文”教學想要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靶」盼摹睂W習是學生未來進行文言文學習的開端,教師開展“小古文”教學時,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探索文言文的世界。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參與課堂學習,配合教師開展學習,對于比較陌生、比較艱深的內(nèi)容也能夠帶著攀登高峰的信念去學習。在開展“小古文”教學時,應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從聽說發(fā)展到讀寫,循序漸進。在小學六年級剛剛開始接觸文言文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視聽一些古文的朗讀視頻,讓學生感受古文的韻律美,通過朗讀的斷句和重音,感受精練的文言文語言詞句的意思和思想。
例如在學習《伯牙鼓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聲朗讀出來,嘗試通過朗讀對課文初步認識。雖然文章短小精悍,也可以讓兩個學生朗讀,一個讀旁白,一個讀鐘子期的語言。讓幾組學生朗讀,由于每組學生對語言的理解不同,讀出來的效果也不同。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評價,讓他們嘗試理解句子的正確含義。文言文語句經(jīng)過教師解釋,將短句變成了現(xiàn)代語言的長句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語言的凝練,知道一個字一個詞就表達了豐富的內(nèi)涵。閱讀的韻律感與語言的精致,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小古文”的興趣[3]。
2.增加閱讀量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言學習中,閱讀量是很重要的。在“小古文”學習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空間,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的語言思維通過閱讀逐漸建立起來。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痹诮虒W過程中,可以通過讀來引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將教學方法從直接講解改為讓學生自行理解。要增加閱讀量,不僅要進行文言文拓展閱讀,對于與文章相關的背景知識,包括社會背景、人物背景等也應該進行閱讀了解。文字是思想的載體,閱讀量的增加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照比逐字逐句“翻譯”成現(xiàn)代語言的“小古文”學習更有深意[3]。
仍然以《伯牙鼓琴》為例,與伯牙、子期有關的閱讀資料有春秋時期的時代背景,《高山》《流水》這些古曲的來歷,與他們的經(jīng)歷相關的后世詩人作的詩詞等。這些閱讀資料都是可以讓學生在課上課下展開學習的。通過閱讀,學生認識到短短的一段“小古文”,用極少的文字可表達豐富的內(nèi)涵,如果了解背后的故事,則能夠更深入認識古人的高尚思想和高潔品格,有助于理解課文,自主學習,達到教學目標。
3.開展分組合作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粗心、好動、不容易安定、易放棄等小缺點在小學生中很常見。教師在“小古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新的知識作為一個整體,幫助學生納入其知識體系當中?!靶」盼摹睂W習比較明顯的特征是單字成詞、單音成義,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看到單字就可以結合課文注釋和工具書推斷出其含義。如果完全由教師講解,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增反降,無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編成學習小組,由學習小組來組織學習,將比較枯燥難懂的字、詞的學習用輕松愉快的方式來完成。
在《伯牙鼓琴》這篇課文中,學習小組可以內(nèi)部分配學習任務。讓有的學生負責“字”的學習,有的字是生字,有的字與現(xiàn)代語言用法不同,可以將這部分內(nèi)容整理出來,將“字”的讀法、用法教給小組同伴;有的學生負責朗讀,要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有情感地開展朗讀,通過朗讀讓同組同伴也能夠理解文章含義;有的學生負責背景資料的搜集,用背景資料引導同伴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涵。讓學生們各司其職,將自己擅長或者喜愛的部分,介紹給同組小朋友。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教師需要做的是在遇到比較難的知識點時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導[4]。
4.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語言學習終究是為了應用。在學生學習“小古文”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的趣味性和可使用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就會具備一定的文言文語感,對文言文的特點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二人見面,相約出去參加活動,讓學生用古人的方式互相打招呼、說話。也可以創(chuàng)設古代私塾的場景,讓學生嘗試搖頭晃腦地朗讀古文經(jīng)典。古文的韻律感很強,恰恰可以如讀如唱一般朗讀出來。讓學生將“子曰”“數(shù)日”“未曾”“不可”等等詞語加入對話當中,趣味十足。用“小古文”進行交流,能夠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知識內(nèi)容的把握,教師靈活運用,則可以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古文教學屬于比較特殊的部分,這部分教學資源有其獨特之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保障“小古文”教學方法的科學合理與教學效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和學習情況,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運用新式教學方法,并且對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從而讓高年級學生完成“小古文”學習,喜愛“小古文”,為未來的語言文化學習打下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劉燕.“小古文”校本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以銀川市實驗小學“小古文”校本課程為例[J].寧夏教育,2020(04):65-66.
黃晶璟.知往鑒今,多維激趣——尋度統(tǒng)編版“小古文”的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09):50-52.
肖麗姬.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小古文教學策略——以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司馬光》一課為例[J].新教師,2020(02):49-50.
徐偉菲.巧用思維建模,賦能小古教學——以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小古文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20(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