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綱要》課程對大學生中華文化認同的實踐與思考

      2020-07-14 18:27:10李薈芹
      青年時代 2020年11期
      關鍵詞:文化認同綱要新時代

      李薈芹

      摘 要: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建設祖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有利于增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也有利于自身成長成才、肩負歷史使命。文章旨在闡釋“文化認同”的內(nèi)涵,探討高校所設《綱要》課程對當代大學生文化認同的意義,并為《綱要》課程就如何加強大學生文化的認同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認同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盵1]文化是由政治、經(jīng)濟所決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經(jīng)濟,并對政治、經(jīng)濟起到推動與阻礙的作用。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建設祖國、發(fā)展祖國的中堅力量,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力軍,他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關系著國計民生,關系著國家的興衰成敗。一個國家只有重視文化建設,才能有出路,也才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高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根據(jù)地,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以下簡稱綱要)作為我國普通高等院校所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教學理論必修課,對新時代大學生主流文化的傳播,中華文化的認同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必須予以重視和加強。

      二、文化認同的內(nèi)涵

      “文化認同,就是指對人們之間或個人同群體之間的共同文化的確認?!庇醒芯恐赋觯诙嘣幕尘跋?,“文化認同的構成包括民族(族群)文化認同和主流文化認同,兩者具有等效的生存價值?!盵2]其中“主流文化認同是人們對國家主體文化和社會規(guī)范的選擇,體認和情感依附,而民族文化認同則是個體獲得、保持與創(chuàng)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會心理過程。”[3]“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認同與主流文化認同的博弈具有一定的長期性。”[4]而本文所要闡釋的文化認同主要指的是對主流文化的認同。

      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史上,曾有許多民族在中國歷史舞臺亮相,他們共同開拓了廣袤的中國疆域,共同發(fā)展了繁榮的中國經(jīng)濟,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盵5]今天的五十六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了緊密聯(lián)合,牢不可破的整體,形成了相互依托,榮辱與共的歷史共識,各民族人民對國家認同、民族認同以及文化的認同空前高漲,并逐漸地凝聚成了具有深層相通性的共同價值取向。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多次強調(diào)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就強調(diào):“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盵6]十九大更是把“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進黨章,而且“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使人民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其幸福感不僅是主觀上的,更是客觀上的,是國家認同的體現(xiàn)?!盵7]因此,我們可以對當今文化認同進行這樣一個界定:在新時代的中國社會,我們所認同的中華民族文化應當是以五千年來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為基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為旗幟,體現(xiàn)新時代精神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

      三、《綱要》課程對大學生文化認同的重要意義

      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它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政治、經(jīng)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一個國家只有重視對文化教育的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才能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當前我國高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導向是高校教師肩負的神圣使命,而《綱要》作為高校所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在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幫助新時代大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新中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垂范作用。該課程的視域范圍是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從中國近現(xiàn)代史縱向發(fā)展的脈絡出發(fā),利用豐富的歷史素材,依托深厚的歷史積淀,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理論概括和帶有普適性的結論,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性,使大學生從學理、心理和歷史發(fā)展中認同中國共產(chǎn)黨,認同社會主義制度,認同中華民族文化。

      四、《綱要》課程在加強大學生文化認同方面的有效途徑

      《綱要》課程的學科性質決定了要積極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強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要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綱要》課程作為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必須要貫徹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培育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高校教師必須要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解決好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為此,應該從如下3個方面著手。

      (一)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效果上下功夫

      《綱要》思政課性質決定了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提高教學張力。首先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要把對歷史過往的人與事的興趣和理性的思考相結合,從而對理論的認識得以在思辨的過程中升華,使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上升為一種理性的思考。其次,《綱要》課教學要注重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大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毒V要》課要充分發(fā)掘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爭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在培育民族精神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強化中華民族精神的教育,這些精神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延續(xù),是講述近現(xiàn)代史的基本素材內(nèi)容,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產(chǎn)生民族文化認同的關鍵。同時,《綱要》課程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根本和基礎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有效地深化學生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度,增強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最后,還要從細節(jié)深處引導學生從國、家、個人三個層面,全面而深刻地去理解其內(nèi)涵,還應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項具體內(nèi)容的闡釋,深度解讀其產(chǎn)生的深刻意義與實踐要求。

      (二)開展實踐性教學,提高大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在創(chuàng)新手段上下功夫,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死氣沉沉”的“思修”課堂“活過來”。高校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把“課堂教學”轉向“課外實踐教學”。大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理解能力較高,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靈活采取教學措施,把學生表面的參與變?yōu)閷嵸|性的參與,重視實踐性教學,發(fā)揮學生主體積極性,從而增強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教師應充分發(fā)掘和利用本地區(qū)有關近現(xiàn)代史的教育資源,組織學生集體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跡、走訪革命老區(qū),之后撰寫調(diào)研報告并在課堂上匯報交流,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

      (三)豐富校園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自主接受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

      發(fā)揮《綱要》課程在學生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引導作用,深化教學內(nèi)容,強化教學理論效果,讓大學生自覺實現(xiàn)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除了在課堂教學、校外實踐上扎實推進外,充分發(fā)揮校園載體功能,開展充滿朝氣、健康向上和體現(xiàn)民族精神與時代特色的主題教育文化也是弘揚主旋律、積極引導大學生認同中華民族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綱要》課程在組織教學上也應朝此方向拓展,思政課教師應當組織、指導大學生積極參加與主題相關的社團活動、辯論賽、知識問答競賽、學術活動和演講賽等校園文化活動,從人際交往、知識展示等多方面入手,引領大學生文化包容、思想成長與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潛移默化地自覺接受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

      五、結語

      只有將中華文化認同教育很好地貫穿和滲透到《綱要》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有可能解決新時代大學生對民族文化認同的搖擺和疑惑之難題,并使《綱要》課成為講清道理、培育思想、堅定信念、受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 HU F W,WANG P,LI L J.Psychometr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Multiethnic Adolescent Cultur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4(4):1356-1368.

      [3]王沛,胡發(fā)穩(wěn).民族文化認同:內(nèi)涵與結構[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01-107.

      [4]張善鑫.民族教育: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艱難博弈——來自課程研究文獻的證據(jù)[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7(2):131-137.

      [5]韓玉瑜.增強文化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N].中國民族報,2019-7-19.

      [6]李海林,吳君.增強文化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N].貴州民族報,2019-9-20.

      [7]趙科,楊麗宏.民族認同、民族文化認同和主流文化認同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幸福感的影響[J].民族教育研究,2019(5):147-152.

      猜你喜歡
      文化認同綱要新時代
      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
      一圖讀懂這本《學習綱要》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試論香港電影中的“九七情結”
      文化認同對京津冀地區(qū)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影響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22:14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09:36
      《促進大數(shù)據(jù)發(fā)展行動綱要》解讀
      “三維”綱要促轉型 競進提質再跨越
      學習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36
      夏津县| 延安市| 白城市| 贺州市| 邵阳市| 尉氏县| 宣城市| 中山市| 蓬莱市| 孟村| 青岛市| 石河子市| 高碑店市| 万宁市| 维西| 九龙城区| 滦南县| 武胜县| 张北县| 汝城县| 西贡区| 错那县| 伊通| 琼结县| 饶阳县| 淮北市| 广宁县| 荥经县| 黄平县| 安康市| 敖汉旗| 神池县| 巴彦淖尔市| 英山县| 郧西县| 阜阳市| 双城市| 沙湾县| 安徽省| 介休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