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棟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貫穿整個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物理學生實驗能否順利開展,直接會影響到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而且根據(jù)省、市中考改革的最新消息,到2023年,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正式成為我市中考物理考試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初中物理實驗的重要性。但是從近年來我到各初中學校交流學習的情況來看,有些學校物理實驗的開展情況僅僅停留在老師做演示實驗或者看實驗視頻的層面上。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筆者反思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當前初中物理實驗開展不盡人意的原因
第一,實驗器材的嚴重不足。雖然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教育強區(qū)、教育強鎮(zhèn)的創(chuàng)建,但是,從我外出交流學習時看到的情況來看,有些學校的物理實驗器材還是相當緊缺的。去年我剛好有機會去一間全區(qū)中考綜合排名比較靠前的學校參加教研活動,上課的內(nèi)容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以為可以學習一下兄弟學校是如何開展物理分組實驗的,可是上課的時候我只看到老師拿了一套實驗器材到課室上課,整節(jié)課全班學生和老師就共用那一套器材。其實,缺乏實驗器材的不單止這間學校,還有很多學校的物理實驗室連學生電源、電流表、電壓表等基本的器材都沒有足夠的數(shù)量讓一個班開展分組實驗,更別說拿一整套光學或者電學的實驗箱給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了。
第二,教師做實驗的積極性不高。有些上了年紀的老師,他們總有這樣的想法,給學生做實驗浪費時間,并且不好管理,而且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還有可能損壞實驗器材,整個實驗課堂都是亂糟糟的,這樣的實驗課還倒不如讓學生留在課室看看實驗的視頻,或者做個演示實驗給他們看,然后有時間多做一些與考試相關的實驗題。
第三,學生分組實驗是做了,但是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有些年輕的老師,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在實驗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愿意帶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但是,經(jīng)過幾節(jié)物理分組實驗課下來,他們都忍不住搖頭,當你問他們最近的物理實驗課上得怎樣,他們往往會來這么一句:“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為什么好像沒有什么效果一樣?學生一到實驗室都很興奮,但不聽我指揮,結果到實驗室上課的效果好像比在課室上課的效果更差?!本枚弥?,有些年輕老師也開始不帶學生去實驗室上課,而改為在課室做演示實驗。
二、當前初中物理實驗開展不盡人意的解決辦法
第一,針對實驗器材不足的問題,學校要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購買實驗器材比起以前方便了很多,而且物美價廉,比如一套普通的初中物理電學實驗箱,里面已經(jīng)包含了初中電學實驗要用到的電源、開關、導線、小燈泡、電流表、電壓表、靈敏電流計、電阻、滑動變阻器、電磁鐵、線圈、發(fā)電機等,這樣一套完整的電學實驗箱可以同時給2-4個學生進行電學實驗,小一點的學校采購20套,大一點的學校采購50套就已經(jīng)能夠讓學生開展分組實驗了。為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物理實驗的重要作用,為了讓學生在即將到來的中考物理實驗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學校在器材的選購上應當給予足夠的支持。
第二,關于物理老師做實驗的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年紀大的老師不想帶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怕學生在實驗室里出亂子,怕管不住學生。其實老師們應該放松心態(tài),對于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要持包容的心理,因為學生換了一個環(huán)境上課,短暫的興奮和吵鬧也是正常的,就好比如我們老師外出參觀學習,中場休息的時候,都會到處看看,甚至拿出手機來拍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并且,學生進入實驗室之后肯定會對實驗室里面各種各樣的器材產(chǎn)生新鮮感和好奇心,當他們首次接觸到之前沒有見過的實驗器材,學生心底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興奮起來,所以學生到了實驗室有點吵鬧是很正常的。學生看到實驗器材很興奮,說明學生對那些實驗器材很有感興趣,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部分學生的求知欲已經(jīng)被提前激發(fā)出來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擔心的是學生對自己的上課內(nèi)容有沒有興趣,而不是擔心課堂會不會很亂,那種可控的、短暫的“混亂”狀態(tài)如果能夠加以控制和利用的話,將會大大提高物理實驗課堂的效率。那么,上課老師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其實方法很簡單,條件允許的話,多帶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盡可能減少因為環(huán)境的變換帶來的影響,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的次數(shù)多了,對實驗器材就會逐步了解和熟悉,那種吵吵鬧鬧的情況就會慢慢改善的。當然,每次上實驗課之前明確實驗室的上課紀律是上好物理實驗課的前提條件。
第三,針對做了實驗,但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問題。年輕老師想帶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xiàn)象,但是他們覺得學生做了實驗卻沒有受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師在學生做實驗之前,沒有給學生提出明確的實驗要求,以為把學生帶到實驗室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做實驗,學生在實驗前如果沒有得到老師的明確指引,他們的實驗過程往往是憑自己的興趣和想法。所以,每次實驗課之前,老師都必須要讓學生明確這次實驗的目的是做什么,實驗怎么做,實驗過程要收集哪些數(shù)據(jù)和記錄什么現(xiàn)象,最后通過實驗可能會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因此,在每次實驗課之前,老師必須設計好實驗的方案(實驗報告),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填寫好實驗方案(實驗報告),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在實驗課之前已經(jīng)在老師的指引下,有針對性地對整個實驗有了初步的了解,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到了實驗室之后動手實驗的盲目性。為了有效保證學生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實驗,老師在課前抽查學生的預習成果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上課老師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的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等分解成若干個問題,然后隨機提問不同的小組。如果該小組成員能回答出老師的問題,說明他們真的認真地預習了整個實驗,老師可以允許這部分學生領取實驗器材動手做實驗。如果學生回答不出這些與實驗有關的問題,說明學生的預習還沒有達到動手實驗的條件,這部分學生就暫時不能領取實驗器材,老師應該建議學生重新看書或者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該實驗進行梳理,直到學生真正理解實驗,才能讓學生領取實驗器材進行實驗。學生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預習和老師的指導后,對整個實驗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當他們動起手來就會真正知道實驗的過程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實驗課堂再也不是那種亂哄哄的、漫無目的的實驗課堂,學生會根據(jù)自己對實驗的理解在實驗過程中記錄到有用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物理實驗就會體現(xiàn)出它應有的效果。
物理實驗貫穿著整個物理教學,如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系統(tǒng)的長期課題,有待全體物理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努力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