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梅
(平南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貴港 537300)
陰道炎是婦科中最為常見的一組病癥,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外陰陰道的瘙癢、灼痛、刺激以及異常流液等[1]。臨床上常見的陰道炎包括細菌性陰道病、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以及幼女性陰道炎[2],不同陰道炎其致病菌不同。對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篩查,臨床上主要采取陰道分泌物顯微鏡鏡檢法[3]。該種方法操作簡便,但需要鏡檢操作者擁有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其結(jié)果判讀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容易出現(xiàn)診斷錯誤的情況[4]。陰道炎五聯(lián)檢測法是近年來逐漸應用于臨床的新方法,其是否能取代顯微鏡鏡檢法目前尚未有定論。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陰道炎患者采取不同的陰道分泌物檢測法,以探究陰道炎五聯(lián)檢測法的具體臨床診斷價值,研究流程為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在我院婦科進行治療的90例陰道炎患者,按照奇偶數(shù)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顯微鏡鏡檢法組和五聯(lián)檢測法組。兩組患者均表現(xiàn)為白帶異常、外陰瘙癢等癥狀,排除正處于經(jīng)期和絕經(jīng)期的患者。顯微鏡鏡檢法組患者平均年齡(46.92±4.81)歲;五聯(lián)檢測法組患者平均年齡(47.28±4.0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高。
1.2 研究方法
1.2.1 顯微鏡鏡檢法組:醫(yī)護人員在患者的陰道后穹窿處采用已消毒過的棉拭子進行陰道分泌物的采取,然后將其放置于裝有生理鹽水的試管中,充分混勻后及時送檢。在進行顯微鏡鏡檢前,先將適量裝有陰道分泌物的液體均勻涂抹于清潔玻片上,然后采用顯微鏡(品牌:奧林巴斯;型號:IX53)進行細菌、滴蟲、乳酸桿菌、白細胞以及念珠菌的檢查,其中乳酸桿菌需進行革蘭染色。
1.2.2 五聯(lián)檢測法組:取樣方法與顯微鏡鏡檢法組一致。然后采用陰道炎五聯(lián)檢測試劑盒(生產(chǎn)廠家: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豫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60058號)對樣本進行檢測。
1.3 判斷指標
1.3.1 顯微鏡鏡檢法:當乳酸桿菌>6個/HP,為乳酸桿菌陽性;當高倍鏡下觀察到滴蟲,為滴蟲陽性;當高倍鏡下觀察到念珠菌,為念珠菌陽性;當白細胞>15個/HP,為白細胞陽性。
1.3.2 五聯(lián)檢測法:過氧化氫呈淡黃色表明陰道菌群失調(diào),呈紅色或紫色表明有大量乳酸桿菌;白細胞酯酶呈藍色表明白細胞陽性;唾液酸苷酶呈紅色、藍色或者黑色時,表明細菌陽性;脯氨酸氨基肽酶呈黃色,表明細菌陽性;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呈黃色且pH小于4.8,表明滴蟲陽性; pH小于4.6表明念珠菌陽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檢出率均表示為(%),并進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測法的陰道炎陽性檢出率的比較分析。顯微鏡鏡檢法低于五聯(lián)法的陽性檢出率,兩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法的陰道炎陽性檢出情況分析(n,%)
2.2 兩組患者陽性檢出率的對比分析。五聯(lián)法在對于細菌以及滴蟲的陽性檢出率方面顯著高于顯微鏡鏡檢法(P<0.05),而在乳酸桿菌、白細胞和念珠菌的檢測方面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陰道炎發(fā)病率在我國女性中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女性健康產(chǎn)生了巨大威脅,并嚴重降低了女性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5]。臨床上常采用顯微鏡鏡檢法,其可從形態(tài)學上對陰道炎致病菌進行判別,但容易受到操作者技術(shù)和認知的影響。陰道分泌物五聯(lián)檢測法可通過檢測患者陰道分泌物中的唾液酸苷酶、白細胞酯酶、pH值、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過氧化氫以及脯氨酸氨基肽酶等指標來判斷致病菌狀態(tài),特異性和敏感性較高,不受操作者主觀影響,以逐漸在臨床上獲得應用[6]。本研究旨在探究兩種方法的臨床診斷價值,將陰道炎患者按照檢測方法的不同分為顯微鏡檢測法組和五聯(lián)法組,其結(jié)果為:顯微鏡鏡檢法和五聯(lián)法的陽性檢出率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五聯(lián)法在對于細菌以及滴蟲的陽性檢出率方面顯著高于顯微鏡鏡檢法(P<0.05),而在乳酸桿菌和念珠菌的檢測方面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該結(jié)果表明,陰道分泌物五聯(lián)檢測法操作簡單,不易受到操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且與陰道分泌物顯微鏡檢法在陰道炎檢出率方面差異不顯著,可替代顯微鏡鏡檢法。
表2 兩種檢測法對不同致病菌的檢出率分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