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義平
2018年,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基礎上,中央、浙江省、寧波市分別出臺了“31條措施”“76條實施意見”“80條惠臺措施”。2019年11月,國務院臺辦、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又聯(lián)合出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26條措施”。對此,寧波市臺辦深刻認識到落實落細惠臺措施對于服務中央對臺工作大局、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有著特殊意義,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實實在在把好事做好、把實事辦實。在2019年浙江省惠臺政策落實年活動開展過程中,寧波市臺辦以貫徹落實“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為契機,結合寧波實際,積極推進“四個一”服務,即堅持一個服務理念、建立一個服務機制、緊扣一個服務原則、形成一個服務方法,使各項惠臺政策得以有效落實,使臺胞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
堅持“兩岸一家親”服務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坝H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绷暯娇倳洀娬{,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近年來,寧波市臺辦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要求,從臺灣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的現(xiàn)實需求出發(fā),持續(xù)拓展甬臺經濟文化社會交流合作,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積極為臺灣同胞廣泛參與寧波經濟社會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率先在全省范圍出臺了寧波“80條惠臺措施”。這些措施不僅有“溫度”,而且有“力度”,涵蓋臺灣同胞來甬投資、甬臺貿易、甬臺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臺灣同胞在寧波學習實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臺灣同胞在甬居住生活等多領域多方面,覆蓋面廣,臺灣同胞受惠面大,成為貫徹落實中央“31條措施”的生動實踐,給在甬投資興業(yè)臺胞臺企帶來了“真金白銀”的獲得感。貫徹落實惠臺措施,體現(xiàn)了“兩岸一家親”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生活、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具體體現(xiàn),展現(xiàn)了大陸為臺灣同胞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誠意和善意。
寧波是兩岸交流的重點區(qū)域之一,也是臺灣同胞投資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集聚區(qū)。寧波引進臺胞投資規(guī)模大、時間長,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已累計引進臺資企業(yè)2759家,總投資259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81.8億美元。寧波每年接待臺胞8萬余人,在甬臺商臺胞約6000人,有11家臺灣制造業(yè)百強企業(yè)和45家臺灣上市公司落戶寧波。2018年,寧波對臺灣地區(qū)進出口總額為485.4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5.9%。臺灣地區(qū)是寧波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五大貿易伙伴,寧波口岸進口原產于臺灣的ECFA項下貨物總量已連續(xù)多年排名首位。
作為臺胞臺企聚集度較高的對臺工作重點地區(qū),寧波堅持“兩岸一家親”的服務理念,努力實現(xiàn)更多更快更優(yōu)的服務供給,通過落實各項惠臺措施做大服務格局。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汪洋在2019年兩岸企業(yè)家峰會上所說,“只要有利于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的事情,我們都用心用情用力”。
建立黨委政府領導主導、臺辦牽頭、部門協(xié)同的服務工作機制
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直接指導寧波“80條惠臺措施”的制定工作,要求在貫徹落實“31條措施”基礎上,結合寧波實際,進一步出臺有力度、有影響力的惠臺舉措。寧波“80條惠臺措施”由寧波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發(fā)文,在措施發(fā)布當日,市委、市政府召開惠臺措施貫徹落實推進會,要求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2019年以來,鄭柵潔就推進落實惠臺措施作出的批示已達10余次,寧波市委對臺工作領導小組兩位副組長牽頭召開惠臺措施政策協(xié)調會3次,針對臺胞反映問題逐一分析研究,及時解決難題。
寧波市臺辦作為牽頭部門,積極扛起責任,主動作為,面向臺胞體現(xiàn)親情真情,內部協(xié)調做到盡心盡力,借勢借力,督促、推動各項惠臺措施的落實。在2019年“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三服務”以及惠臺政策落實年活動開展過程中,組織實施惠臺措施落實情況專項調研,先后召開座談會10場次,走訪臺企30余家,發(fā)放問卷260余份,收集意見建議7個方面20余條,列出臺企臺胞生產生活等方面問題清單,挖掘梳理多個惠臺措施惠及臺胞的經典案例。
寧波市惠臺措施貫徹落實協(xié)調機制由40個成員單位貫徹落實。各成員單位密切協(xié)同,在政策細化、督促檢查、宣傳推介、解決問題等方面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努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實實在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認認真真當好“答卷人”。
緊扣同等待遇服務原則,盡最大努力滿足臺企臺胞需求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shù)貐^(q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睂幉ㄊ信_辦在貫徹“31條措施”“26條措施”“76條實施意見”過程中,重在吃透理解“同等待遇”政策精神,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滿足臺胞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需求,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方面,寧波市臺辦集中精力把現(xiàn)有的政策資源用足用好、落實落細、一抓到底,真正轉化為廣大臺胞的現(xiàn)實獲得感與認同感。另一方面,當臺企臺胞在寧波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不屬于現(xiàn)在的政策覆蓋范圍時,寧波市臺辦不是機械地從現(xiàn)有政策文本中找依據,而是從臺胞實際需求考慮出發(fā),按照同等待遇的原則,盡最大努力予以解決。凡是有利于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的事,凡是有利于臺資企業(yè)發(fā)展的事,都要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推動。
在浙江省惠臺政策落實年活動調研過程中,寧波市臺辦針對臺胞反映的意見,積極與人社、公安、交通、衛(wèi)健和鐵路等部門溝通協(xié)商,不少問題得以妥善解決。例如,臺胞參與醫(yī)保全覆蓋問題、ETC業(yè)務辦理問題、高鐵出行自助進站問題、就醫(yī)網上預約掛號問題等。此類問題的解決,使臺企臺胞充分享受到同等待遇給他們帶來的高效便捷。
形成清單式管理、會診式解決的服務工作方法
為更有效解決臺企臺胞提出的各類困難問題,作為市委、市政府臺灣事務主管部門,寧波市臺辦不是采取簡單的“三不了之”(一推了之、一聽了之、一說了之),而是上心用心、說到做到,實干擔當、狠抓落實,牽頭協(xié)調、督促推進各地各部門精準針對臺企臺胞的難點疑慮,提供關心方便,探索實施了清單式管理、會診式破難的工作方法。
對臺胞反映的問題,寧波市臺辦逐一梳理分析,實施清單式管理,及時同相關部門溝通協(xié)調,解決一個,銷號一個。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著重抓住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一是理清事實情況。對于臺胞反映的問題,當面聽取當事人、所在地政府、相關部門等多方面意見,了解真實情況,做到摸清摸透事實。二是探究問題原因。通過調研,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比如工作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堵點、技術層面存在的障礙、制度方面存在的矛盾等。三是明確責任主體。碰到問題后,在第一時間與責任單位溝通反映。四是推動落實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在規(guī)定時限內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并加以實施。
面對臺企臺胞提出的一些解決難度較大的“疑難雜癥”以及部門職能交叉的事項,寧波市臺辦通過會診式機制予以解決。由寧波市政府牽頭召集相關責任部門,舉行問題分析協(xié)調會,針對臺胞反映的問題逐個進行會診式研究分析。相關責任部門對照問題清單,說明問題成因和政策難點,并提出解決方案。同時,相關區(qū)縣(市)也積極推行會診式機制解決難題。如針對某臺資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用地指標未落實、土地報批環(huán)節(jié)多、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海曙區(qū)專門成立專案小組,從年度用地指標中拿出專項指標,加快審批流程,設法協(xié)調解決項目配套停車場等問題。目前,這一項目已開放試運營,投資商專門致信市政府,贊賞寧波優(yōu)質營商環(huán)境。
會診式機制解決了一批新問題、老難題,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務實,即以問題為導向,發(fā)揮“釘釘子”精神,發(fā)現(xiàn)問題盯住不放、深究到底;二是具體,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表現(xiàn)在問題清單具體化、部門責任具體化、解決措施具體化;三是精細,即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落實落細,措施切實可行。
通過實施浙江省惠臺政策落實年活動,寧波市臺辦解決了一批臺企臺胞關心的實際問題,臺胞對寧波認可度大為提高。不少臺胞表示,貫徹落實惠臺措施在臺資企業(yè)發(fā)展、臺胞居住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大支持,對寧波的投資和生活環(huán)境感到滿意。寧波被臺灣電電公會評為“臺商投資大陸極力推薦城市”。在去年的浙臺合作周寧波專場啟動儀式中,寧波市臺協(xié)會長黃圣朝提道:“惠臺措施讓更多臺企臺胞安心扎根寧波,把寧波當故鄉(xiāng)。選擇寧波,就是選擇未來!”臺胞在融入寧波的同時,也更多地回饋社會。2019年以來,寧波累計接收臺企臺胞捐贈近900萬元,臺商還在寧波對口幫扶地吉林延邊出資96萬元捐建了8個遠程智慧教室。不少臺胞積極參與城市公益志愿服務,將感情傾注在他們心目中的“第二故鄉(xiāng)”。
“兩岸一家親”,服務無止境。下一步,寧波市臺辦將按照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浙江省委、寧波市委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拓展深化惠臺政策,進一步改進、優(yōu)化工作方式,逐條研究“26條措施”,盡快出臺操作性強、可落地的具體辦法。同時,高度關注涉臺糾紛,針對臺資企業(yè)轉型升級、“畝均論英雄”考核、小規(guī)模傳統(tǒng)臺企發(fā)展受要素約束等方面難題,進行再研究再破解,真正把工作做實做深,取得實效。